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20630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年初中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 参照《淄博市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的精神,突岀语文 学科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判断、鉴赏、应 用和表达等能力,引导广大教师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能独立识字,准确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 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熟练地使用工具书 2.积累并能正确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和熟语(含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3.能了解关于字、词、句的基本语法知识。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病。能辨别不同句 式并鉴赏其表达效果。理解和辨识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准确分析常用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表达作用 4.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阅读其代表作品,并能做出自己 的评价。识记教材涉及的重要文学文化常识。 6.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7.在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组织语言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背诵默写课本中要求积累背诵的古诗文名句,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应用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3-30 1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 年初中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 参照《淄博市 2016 年初中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的精神,突出语文 学科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判断、鉴赏、应 用和表达等能力,引导广大教师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能独立识字,准确识记 3500 个常用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 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熟练地使用工具书。 2.积累并能正确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和熟语(含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3.能了解关于字、词、句的基本语法知识。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病。能辨别不同句 式并鉴赏其表达效果。理解和辨识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准确分析常用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表达作用。 4.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阅读其代表作品,并能做出自己 的评价。识记教材涉及的重要文学文化常识。 6.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7.在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组织语言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 背诵默写课本中要求积累背诵的古诗文名句,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应用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20630 2.古诗词赏析以课内要求积累的古代诗词为主,能准确理解分析诗词的主要内容、思 想情感和表达特色,能初步鉴赏诗词中的名句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能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利用课内积累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等知识,借 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解释和翻译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分析文言文的基 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1.掌握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在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中,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 要点;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归纳作者的行文思路:发现文中重要信息,提炼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2.能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能根据文本的文体 特点,选取恰当的阅读方式。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辨析说明的方法,获取主要的信息,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 读议论性文章,能抓住作者观点,分析论证的内在逻辑,能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能辨析 常见的论证方法,并能联系实际对文章的观点做出评判。 3.欣赏文学作品,能根据不同文体确立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视角。能探究不同作家不同 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表达技巧,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结合 文中的关键语句或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赏析。能初步领悟作品的主旨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能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地推断、联想和拓展,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 的内容、观点、语言和写法等提出自己的判断、思考和评价。 5.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阅读视野。 (四)综合性学习 1.能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多种语言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3-30 2 2.古诗词赏析以课内要求积累的古代诗词为主,能准确理解分析诗词的主要内容、思 想情感和表达特色,能初步鉴赏诗词中的名句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3. 能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利用课内积累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等知识,借 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解释和翻译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分析文言文的基 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1.掌握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在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中,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 要点;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归纳作者的行文思路;发现文中重要信息,提炼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2. 能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能根据文本的文体 特点,选取恰当的阅读方式。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辨析说明的方法,获取主要的信息,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 读议论性文章,能抓住作者观点,分析论证的内在逻辑,能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能辨析 常见的论证方法,并能联系实际对文章的观点做出评判。 3.欣赏文学作品,能根据不同文体确立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视角。能探究不同作家不同 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表达技巧,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结合 文中的关键语句或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赏析。能初步领悟作品的主旨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能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地推断、联想和拓展,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 的内容、观点、语言和写法等提出自己的判断、思考和评价。 5.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阅读视野。 (四)综合性学习 1. 能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多种语言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20630 2.具有较宽阔的课外阅读视野,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对经典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和 赏析能力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能辨别、评价社会常见的文化现象。 4.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 的结论。 5.具有一定的书法常识,书写规范、美观。 (五)写作 1.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写作有真情实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 2.能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灵活选择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做到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3.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 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 4.语言规范流畅,能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恰当地借助修辞手法增强语 言的表现力,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5.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修辞语法等知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6.书写认真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总分:120分 试卷结构 第I卷(选择题)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3-30 3 2.具有较宽阔的课外阅读视野,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对经典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和 赏析能力。 3.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能辨别、评价社会常见的文化现象。 4.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 的结论。 5.具有一定的书法常识,书写规范、美观。 (五)写作 1. 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写作有真情实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 2. 能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灵活选择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做到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3. 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 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 4. 语言规范流畅,能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恰当地借助修辞手法增强语 言的表现力,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5.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修辞语法等知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6. 书写认真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总分:120 分 试卷结构: 第 I 卷(选择题)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20630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l卷(非选择题)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专题性学习 五、写作 附:淄博市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样题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3-30 4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专题性学习 五、写作 附:淄博市 2016 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样题
淄博市2016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20630 淄博市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样题 第I卷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杆虛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 百态,情趣盎然。慢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gu a ng)。竹 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淘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_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 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he)清风明月,丙(淡泊/淡薄)功名利 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sh白),不为(w∈i)世俗所曲。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旷( guang)神怡情趣盎然 B.唱和(he) 慢步 C.折(she)腰 淘冶 D.为(wei) 曲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博大精深淡簿B.既源远流长淡泊 C.即博大精深淡泊D.即源远流长淡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 尖上的传奇 B.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蓍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C.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捋张金龙过五关斩六捋,勇夺金牌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6-3-30 5 淄博市 2016 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 文 样 题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 题。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杆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 百态,情趣盎.然。慢.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guǎng)。竹 甲 (即 /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淘.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乙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 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hè)清风明月, 丙 (淡泊/淡薄)功名利 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shé),不为.(wéi)世俗所曲.。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旷(guǎng)神怡 情趣盎.然 B.唱和(hè) 慢.步 C.折(shé)腰 淘.冶 D.为(wéi) 曲.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 博大精深 淡薄 B.既 源远流长 淡泊 C.即 博大精深 淡泊 D.即 源远流长 淡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 ....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 尖上的传奇”。 B.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C.在第 23 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 ......,勇夺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