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记物的评价 ●CKMB亚型和肌红蛋白诊断早期(6小时内)MI最有 效,而cInT/cTn则对心脏有高度特异性,病程晚期诊 断MI最有效。 ●肌钙蛋白(cnT/cTn)能够发现少量心肌损害,即 “微灶性MP(微梗死),并且肌钙蛋白的浓度对预 后的评价更有意义 CK-MB是大面积MI有用的标记物,但是CKMB正常 不能除外微梗死,也不能除外微梗死不良后果的危险。 CKMB要连续测定。 使用肌钙蛋白时,临床医务人员和检验科人员要熟悉 使用方法,努力协作,缩短测定时间 ●强调:发病6小时内,肌钙蛋白可以不升高,此时如果 阴性,在发病8-12小时应再次测定
心肌标记物的评价 ⚫ CK-MB亚型和肌红蛋白诊断早期(6小时内)MI最有 效,而cTnT/cTnI则对心脏有高度特异性,病程晚期诊 断MI最有效。 ⚫ 肌钙蛋白( cTnT/cTnI )能够发现少量心肌损害,即 “微灶性MI”(微梗死),并且肌钙蛋白的浓度对预 后的评价更有意义。 ⚫ CK-MB是大面积MI有用的标记物,但是CK-MB正常 不能除外微梗死,也不能除外微梗死不良后果的危险。 CK-MB要连续测定。 ⚫ 使用肌钙蛋白时,临床医务人员和检验科人员要熟悉 使用方法,努力协作,缩短测定时间。 ⚫ 强调:发病6小时内,肌钙蛋白可以不升高,此时如果 阴性,在发病8-12小时应再次测定
如何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一)? 组别 绞痛类别 发作时持续cTnT/ (危险性) ST压低幅度时间 TnI 低初发、恶化劳力型1mm<20min正常 无静息时发作 中A.1个月内出现的 正常 静息性心绞痛 >1mm<20min或轻度 B梗死后心绞痛 升高 高A48小时内反复 发作静息性心绞痛>1mm>20min升高 B梗死后心绞痛
如何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一)? ————————————————————————— 组别 心绞痛类别 发作时 持续 cTnT/ (危险性) ST压低幅度 时间 cTnI ————————————————————————— 低 初发、恶化劳力型 ≤1mm <20min 正常 无静息时发作 中 A.1个月内出现的 正常 静息性心绞痛 >1mm <20min 或轻度 B.梗死后心绞痛 升高 高 A.48小时内反复 发作静息性心绞痛 >1mm >20min 升高 B.梗死后心绞痛 —————————————————————————
如何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 ●注解: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度分层上调一级,心 绞痛为非梗死区缺血所致时,视为高度危险组; ●LVEF<40%,视为高度危险组; ●心绞痛发作时并发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返流 严重心律失常或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为高度危险组; ●当横向指标不一致时,按危险度高的指标分类;
如何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二)? ⚫ 注解: ⚫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度分层上调一级,心 绞痛为非梗死区缺血所致时,视为高度危险组; ⚫ LVEF<40%,视为高度危险组; ⚫ 心绞痛发作时并发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返流、 严重心律失常或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为高度危险组; ⚫ 当横向指标不一致时,按危险度高的指标分类;
ACS的处理流程 胸闷不适或胸痛 非心原性因素 早期心电图评价 急性冠脉综合征 UA或 NSTEM处理策略无ST段抬高ST段抬髙早期再灌注策略 血清标志物评价 NSTEMI STEMI 48小时后评价 UA 非Q波MI 波MI
ACS的处理流程 胸闷不适或胸痛 非心原性因素 早期心电图评价 急性冠脉综合征 UA或NSTEMI处理策略 无ST段抬高 ST段抬高 早期再灌注策略 血清标志物评价 UA NSTEMI STEMI 48小时后评价 UA 非Q波MI Q波MI
二、SEM的诊断与 处理
二、STEMI的诊断与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