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相对下降,间接投资迅速上升,以国际间债券和股票发行为主的证 券化融资逐步取代以银团贷款为主的中长期间接融资,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主要 的资金来源。金融证券化,是指借款人与货款人之间进行直接融资的活动,是金 融机构在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以其拥有的资产为基础在市场上发行债券和 其它有价证券。它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外汇等各类 市场联结起来,使储蓄存款、信贷银行、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等经营 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实现资金在股票或债券或外汇市等不同种类市场上的跨 国流动,又能在不同种类市场之间迅速转移。1997年,全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 量为7万亿~75万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近4万亿美元,国际游资在72万亿~75 万亿美元。现在,全球日外汇交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金融一体 化市场网络形成,全球银行向大型化和综合化发展,这些都以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化 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航天技术、海洋开发等 为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向高科技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科学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把各国联系起来。在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 和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已从20世纪初的5%2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技 术和信息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获得外来技术和信息已成 为各国产业升级、参与国际分工、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以物化产品 的高技术出口、许可证贸易、科技人才交流和在国外设立科研机构为内容的国际 技术转让和交流,发展迅速。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 口占30%40%;世界技术交易量迅速上升,从1979年的14万件增加到1996年 的32万件。技术转让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将其国内的标准化 技术和成熟产业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梯次转移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 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对象,人才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20世纪90年 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信息产业已超过传统产业并改变 着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而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产业,覆盖全球的 互联网络使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贮存变得髙效快捷,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大 规模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业务。因此,技术和信息的跨国传播和产 业转移把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融合。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战后,以电子、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国际直接投资相对下降,间接投资迅速上升,以国际间债券和股票发行为主的证 券化融资逐步取代以银团贷款为主的中长期间接融资,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主要 的资金来源。金融证券化,是指借款人与货款人之间进行直接融资的活动,是金 融机构在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以其拥有的资产为基础在市场上发行债券和 其它有价证券。它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外汇等各类 市场联结起来,使储蓄存款、信贷银行、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等经营 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实现资金在股票或债券或外汇市等不同种类市场上的跨 国流动,又能在不同种类市场之间迅速转移。1997 年,全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 量为 7 万亿~7.5 万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近 4 万亿美元,国际游资在 7.2 万亿~7.5 万亿美元。现在,全球日外汇交易额超过 2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金融一体 化市场网络形成,全球银行向大型化和综合化发展,这些都以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化 80 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航天技术、海洋开发等 为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向高科技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科学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把各国联系起来。在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 和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已从 20 世纪初的 5%~20%提高到现在的 70%以上。技 术和信息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获得外来技术和信息已成 为各国产业升级、参与国际分工、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以物化产品 的高技术出口、许可证贸易、科技人才交流和在国外设立科研机构为内容的国际 技术转让和交流,发展迅速。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 口占 30%~40%;世界技术交易量迅速上升,从 1979 年的 14 万件增加到 1996 年 的 32 万件。技术转让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将其国内的标准化 技术和成熟产业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梯次转移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 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对象,人才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20 世纪 90 年 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每年以 20%的速度增长,信息产业已超过传统产业并改变 着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而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产业,覆盖全球的 互联网络使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贮存变得高效快捷,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大 规模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业务。因此,技术和信息的跨国传播和产 业转移把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融合。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战后,以电子、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引起了发达国家新的产业革命,出现了新兴工业部门,传统工业也得到了技术改 造。新兴工业部门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 投资规模大,其生产和市场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一国范围,要求在国际范围内进行 分工协作。适应生产国际化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国外扩展,建立起大量的分支机 构和子公司。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1968-1969年,发达国家 的跨国公司达到7276家,1973年增加到9481家,1993年增加到37万家。1996 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达到44508家,这些公司在全球的附属企业总数达276659 家。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总数为36380家,占跨国公司总数的81.7%。按 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立有经 营实体,这种实体是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 和共同战略目标;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共同分享资源、信息, 同时负担责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的积极作用 1、跨国公司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分布在国外的子公司网的形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体化生产和 销售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1995年,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销售 额是6.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49万亿美元;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50%左右;在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占全 部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的75%;跨国公司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1996年 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的总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 值的1/4 2、跨国公司推动了生产的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内部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经营内部化表现为信息内部 化、资本货物内部化、中间产品交易内部化、最终产品价格内部化、资金调拨内 部化等。产业内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由跨国公司来实现。产业内分工的发展,标 志着国际分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随着内部化的发展和国外子公司经营规模的扩 大,跨国公司把子公司所在的国家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在80年代以后,新科 技革命浪潮,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部门,从标准 技术产业转向髙新技术产业,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 将生产边界延伸到全球最有效率的地区,把不适合在本国发展的产业转移到生产 要素最便宜的地区生产,有利于优化母国和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国际 分工格局,促进了世界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转 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跨国公司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引起了发达国家新的产业革命,出现了新兴工业部门,传统工业也得到了技术改 造。新兴工业部门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 投资规模大,其生产和市场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一国范围,要求在国际范围内进行 分工协作。适应生产国际化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国外扩展,建立起大量的分支机 构和子公司。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1968~1969 年,发达国家 的跨国公司达到 7276 家,1973 年增加到 9481 家,1993 年增加到 3.7 万家。1996 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达到 44508 家,这些公司在全球的附属企业总数达 276659 家。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总数为 36380 家,占跨国公司总数的 81.7%。按 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立有经 营实体,这种实体是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 和共同战略目标;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共同分享资源、信息, 同时负担责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的积极作用 1、跨国公司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分布在国外的子公司网的形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体化生产和 销售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1995 年,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销售 额是 6.1 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 4.9 万亿美元;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 50%左右;在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占全 部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的 75%;跨国公司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50%; 1996 年 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的总资产超过 3 万亿美元,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 值的 1/4。 2、跨国公司推动了生产的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内部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经营内部化表现为信息内部 化、资本货物内部化、中间产品交易内部化、最终产品价格内部化、资金调拨内 部化等。产业内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由跨国公司来实现。产业内分工的发展,标 志着国际分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随着内部化的发展和国外子公司经营规模的扩 大,跨国公司把子公司所在的国家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在 80 年代以后,新科 技革命浪潮,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部门,从标准 技术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 将生产边界延伸到全球最有效率的地区,把不适合在本国发展的产业转移到生产 要素最便宜的地区生产,有利于优化母国和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国际 分工格局,促进了世界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转 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跨国公司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是跨国公司的一项经营原则。融资来源除 了总公司提供一部分外,很大部分是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以各种形式筹集和利用 公司利润再投资。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主要是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向 国际银团贷款,在国际股票市场上发行和上市本公司的股票,在东道国的债券和 股票市场上借入贷款资金或发行和上市交易本公司的股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和金融创新工具的増多,使跨国公司的融资战略有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可以说, 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融资是为了增加投资。国 际直接投资同跨国公司多渠道融资有直接联系,影响其直接投资的流向。从跨国 公司对外投资的流向来看,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东亚,因为 具有熟练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而成 为跨国公司竟相投资的热点地区。 4、跨国公司加剧了全球竞争 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迁和竞争的激化,以及各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放松管制、减少干预等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跨国兼并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 种重要形式。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显示,1996年,全球企业兼并、合 并和收购的案件有5540例,交易金额达2700多亿美元。2000年,全球跨国购 并交易总额为3.5万亿美元,把跨国兼并推向高潮。2001年下降到2万亿美元左 右,2002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并购数量为8340件,企业跨国并购规模大幅减少。 受美国和欧洲大公司企业丑闻、企业整体赢利下降等因素影响,跨国公司从过去 追求外部扩张向加强内部整合转变,除了对美国和中国等重点国家加强投资以 外,从总体上向着“少而精”的全球战略转变。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使得这次兼并的的主战场仍然是美国,以“全球化公司”为目标的大企业间的“强 强”合并成为美、欧、日、加等发达国家企业兼并的强音,并带动新加坡、韩国、 香港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加入全球企业购并的行列。兼并的行业分布广泛,横 向兼并成为主流的兼并方式。发达国家加强了对中国、印度、印尼、土耳其、巴 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购并活动。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了取 得新技术,也加快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也不同程度地加入到跨国并购,买 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有了发展。 5、跨国公司推动了科学技术在全球的扩散 跨国公司在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占全部专利技术国际使 用费的75%,这说明跨国公司是推动科学技术在全球扩散的一个主要途径。跨国 公司在海外的扩张,必然促使工业研究与开发投资移向海外。知识在全球的迅速 传播和国外廉价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跨国公司在海外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活 动提供了条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跨国公司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是跨国公司的一项经营原则。融资来源除 了总公司提供一部分外,很大部分是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以各种形式筹集和利用 公司利润再投资。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主要是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向 国际银团贷款,在国际股票市场上发行和上市本公司的股票,在东道国的债券和 股票市场上借入贷款资金或发行和上市交易本公司的股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和金融创新工具的增多,使跨国公司的融资战略有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可以说, 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融资是为了增加投资。国 际直接投资同跨国公司多渠道融资有直接联系,影响其直接投资的流向。从跨国 公司对外投资的流向来看,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东亚,因为 具有熟练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而成 为跨国公司竟相投资的热点地区。 4、跨国公司加剧了全球竞争 90 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迁和竞争的激化,以及各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放松管制、减少干预等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跨国兼并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 一种重要形式。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显示,1996 年,全球企业兼并、合 并和收购的案件有 5540 例,交易金额达 2700 多亿美元。2000 年,全球跨国购 并交易总额为 3.5 万亿美元,把跨国兼并推向高潮。2001 年下降到 2 万亿美元左 右,2002 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并购数量为 8340 件,企业跨国并购规模大幅减少。 受美国和欧洲大公司企业丑闻、企业整体赢利下降等因素影响,跨国公司从过去 追求外部扩张向加强内部整合转变,除了对美国和中国等重点国家加强投资以 外,从总体上向着“少而精”的全球战略转变。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使得这次兼并的的主战场仍然是美国,以“全球化公司”为目标的大企业间的“强 强”合并成为美、欧、日、加等发达国家企业兼并的强音,并带动新加坡、韩国、 香港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加入全球企业购并的行列。兼并的行业分布广泛,横 向兼并成为主流的兼并方式。发达国家加强了对中国、印度、印尼、土耳其、巴 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购并活动。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了取 得新技术,也加快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也不同程度地加入到跨国并购,买 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有了发展。 5、跨国公司推动了科学技术在全球的扩散 跨国公司在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占全部专利技术国际使 用费的 75%,这说明跨国公司是推动科学技术在全球扩散的一个主要途径。跨国 公司在海外的扩张,必然促使工业研究与开发投资移向海外。知识在全球的迅速 传播和国外廉价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跨国公司在海外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活 动提供了条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跨国公司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
在海外的研究和开发投资激增,使技术创新与技术流动出现全球化趋势,促进了 各国技术优势互补和世界科技术的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交通运输、 通讯联络、信息传递的革命,在时空上缩短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的距离,为跨 国公司的“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之间进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企业内分工协 作和业务的开展提供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和传递设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为跨 国公司在全球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实力,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市场垄断优势、产 品差异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际投资选择的区位优势,从国内 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金融、劳务等各个领域,形成国际性的生产体系和经营 体系;在全球范围合理配置资源,把产品设计、生产与工艺、产品销售、零部件 的采购等再生产各环节安排在成本低、效益好的地区。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既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最大利 益和长远利益;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生产的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 的扩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具有消极作用,这表现在:第一,加剧了国 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跨国公司拥有大量流动资金,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据有关统计,在全球流动的私人资本中,约有一半以上是跨国公司所控制。 跨国公司资金调拨内部化所带来的大规模资金在母子公司之间的转移,利用国际 汇率差异转移资金在证券市场上套利套汇,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逃避税收等,都是 造成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第二,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发展也有不良影 响。跨国公司制定垄断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损害了东道国企业的利益。跨国 公司通过转移价格,逃避了东道国的税收和外汇管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贸易形 成了控制,引发了各国争夺市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妨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 发展。第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重要工业部门的控制,一是妨碍了东道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二是影响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并加剧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各国 经济发展都多多少少要受到本国资源的限制,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在相互
在海外的研究和开发投资激增,使技术创新与技术流动出现全球化趋势,促进了 各国技术优势互补和世界科技术的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交通运输、 通讯联络、信息传递的革命,在时空上缩短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的距离,为跨 国公司的“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之间进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企业内分工协 作和业务的开展提供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和传递设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为跨 国公司在全球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实力,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市场垄断优势、产 品差异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际投资选择的区位优势,从国内 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金融、劳务等各个领域,形成国际性的生产体系和经营 体系;在全球范围合理配置资源,把产品设计、生产与工艺、产品销售、零部件 的采购等再生产各环节安排在成本低、效益好的地区。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既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最大利 益和长远利益;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生产的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 的扩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具有消极作用,这表现在:第一,加剧了国 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跨国公司拥有大量流动资金,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据有关统计,在全球流动的私人资本中,约有一半以上是跨国公司所控制。 跨国公司资金调拨内部化所带来的大规模资金在母子公司之间的转移,利用国际 汇率差异转移资金在证券市场上套利套汇,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逃避税收等,都是 造成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第二,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发展也有不良影 响。跨国公司制定垄断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损害了东道国企业的利益。跨国 公司通过转移价格,逃避了东道国的税收和外汇管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贸易形 成了控制,引发了各国争夺市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妨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 发展。第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重要工业部门的控制,一是妨碍了东道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二是影响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并加剧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各国 经济发展都多多少少要受到本国资源的限制,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在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