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单选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市场 B.计划 C.企业 D.生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强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 C.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D.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A.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市场 B.计划机制自觉调控的市场 C.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市场 D.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互相冲突的市场 4.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类型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独资企业 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单选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 A.市场 B.计划 C.企业 D.生产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强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 C.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D.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 A.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市场 B.计划机制自觉调控的市场 C.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市场 D.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互相冲突的市场 4.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类型是( )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独资企业 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A.承包经营 B.租赁经营 C.拍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就其内容来看主要是培育和规范() A.商品市场 B.生产要素市场 C.技术市场 D.人才市场 7.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由计划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相结合价格形成机制 B.建立以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价格形成机制 C.建立反映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价格形成机制 D.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8.在生产要素市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商品市场 B.技术市场 C.金融市场 D.人才市场 9.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主要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优抚安置
A.承包经营 B.租赁经营 C.拍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就其内容来看主要是培育和规范( ) A.商品市场 B.生产要素市场 C.技术市场 D.人才市场 7.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由计划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相结合价格形成机制 B.建立以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价格形成机制 C.建立反映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价格形成机制 D.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8.在生产要素市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商品市场 B.技术市场 C.金融市场 D.人才市场 9.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主要的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优抚安置
多选题 1.市场机制包括() 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计划机制 E.调控机制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C.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E.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A.国家干预 B.产权清晰 C.权责明确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4.市场体系包括() A.消费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人才市场 D.技术市场
二.多选题 1.市场机制包括( )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计划机制 E.调控机制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C.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E.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 A.国家干预 B.产权清晰 C.权责明确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4.市场体系包括( ) A.消费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人才市场 D.技术市场
E.信息市场 5.社会保险包括()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社会福利 E.社会救济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2、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四.辨析题 1.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因此,宏观调控对促进经济发展 的作用就减弱了 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因此,劳动力是 商品,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 五.材料题 以下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1 1979-1991年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小阶段:1979-1984年, 是经济调整与改革的起步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重点是农村改 革,核心是解散人民公社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别处于 试点探索阶段,创办了经济特区,对国企放权让利,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与经 济责任制。1984一198年,是推行全面经济改革的阶段,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 城市,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主要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 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从宪法上确认与保护了私营经济,国有企业探 索了租赁制、股份制,新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颁布《企业破产法》,价格管理
E.信息市场 5.社会保险包括( )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社会福利 E.社会救济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2、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四.辨析题 1.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因此,宏观调控对促进经济发展 的作用就减弱了 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因此,劳动力是 商品,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 五.材料题 以下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1979—1991 年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小阶段:1979 一 1984 年, 是经济调整与改革的起步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重点是农村改 革,核心是解散人民公社.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别处于 试点.探索阶段,创办了经济特区,对国企放权让利,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与经 济责任制。1984 一 1988 年,是推行全面经济改革的阶段,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 城市,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主要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 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从宪法上确认与保护了私营经济,国有企业探 索了租赁制、股份制,新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颁布《企业破产法》,价格管理
由过去构调整为主改为放开为主,农产品生产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1988-1991 年,这一阶段的主线是治理整顿维护稳定,在微观层面上,市场化程度仍在提 髙,定量票征逐步消士,非公有制经济仍在以各种形式发展。190年底上海深 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1991年底6有14家上市公司,1991年中国第一只B股 向海外发行,等等。1992年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这 时期,市场化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放开粮价、汇率并轨、分税制出台、颁布公司 法、合同法等。1997年之后国企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正 不断向纵深发展。 材料2 (1)改革以来,我国大幅度减少指令性计划,总体上实行指导性计划。目前, 已全部取消了农业生产领域的指令性计划,工业指令性计划产品也由1980年的 120种减少到目前的12种,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1%。(2)三种价格形式在各 类商品定价中的比重 年份19781985198819911993 农产品收购: 国家定价(%)9443702402210.3 国家指导价(%)23.019020.070 市场调节价(%)5640.0570578827 零售商品 国家定价(%)97047028.920.912.0 国家指导价(%)19.021.810340 市场调节价(%)3.034.049.368.8840 工业生产资料 国家定价(%)100.036.012.0 国家指导价(%)18.37.0 市场调节价(%)45.7810 材料3 (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由过去构调整为主改为放开为主,农产品生产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1988 一 1991 年,这一阶段的主线是治理整顿.维护稳定,在微观层面上,市场化程度仍在提 高,定量票征逐步消士,非公有制经济仍在以各种形式发展。1990 年底上海.深 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1991 年底.6 有 14 家上市公司,1991 年中国第一只 B 股 向海外发行,等等。1992 年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这一 时期,市场化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放开粮价、汇率并轨、分税制出台、颁布公司 法、合同法等。1997 年之后国企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正 不断向纵深发展。 材料 2 (1)改革以来,我国大幅度减少指令性计划,总体上实行指导性计划。目前, 已全部取消了农业生产领域的指令性计划,工业指令性计划产品也由 1980 年的 120 种减少到目前的 12 种,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4.1%。(2)三种价格形式在各 类商品定价中的比重: 年份 1978 1985 1988 1991 1993 农产品收购: 国家定价 (%) 94.4 37.0 24.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 23.0 19.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 5.64 0.05 7.05 7.88 2.7 零售商品: 国家定价 (%) 97.0 47.0 28.9 20.9 12.0 国家指导价 (%) 19.0 21.8 10.3 4.0 市场调节价 (%) 3.0 34.0 49.3 68.8 84.0 工业生产资料: 国家定价 (%) 100.0 36.0 12.0 国家指导价 (%) 18.3 7.0 , 市场调节价 (%) 45.7 81.0 材料 3 (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