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11.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收入角度(总供给):GDI=C+S+T 支出角度(总需求):GDP=C+I+G+(X-M) 收入=支出:C+S+T=C+I+G+(X-M) S+T=I+G+(- M 储蓄=投资:S+(T-G)+(M-X)=I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 国外储蓄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
上海金融学院 经济系 西 方 经 济 学 11.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 收入角度(总供给):GDI = C + S + T – 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 C + I + G +(X – M) 收入 =支出: C + S + T = C + I + G +(X – M) S + T = I + G +(X – M) 储蓄 = 投资: S + (T – G) +( M –X) = I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 国外储蓄
西方经济学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 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黄敏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
上海金融学院 经济系 西 方 经 济 学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 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黄敏
西方经济学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
上海金融学院 经济系 西 方 经 济 学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 12.1宏观均衡的概念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假设 两部门:企业、居民户 价格不变 GDP、NDP、NⅠ、PⅠ、DPI为同一概念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
上海金融学院 经济系 西 方 经 济 学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假设: – 两部门:企业、居民户 – 价格不变 – GDP、NDP、NI、PI、DPI为同一概念
西方经济学 12.1宏观均衡的概念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收入-支出法) 国民产出(国民收入)=总支出(总需求 Y AE (AD 总支出(总需求):AE(AD)=C+I 均衡产出 YY=C+I 意愿消费意愿投资 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0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
上海金融学院 经济系 西 方 经 济 学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收入-支出法) – 国民产出(国民收入)= 总支出(总需求) Y = AE (AD) 总支出(总需求):AE(AD) = C + I 均衡产出: Y = C + I 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 = 计划支出 + 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 0 意愿消费 意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