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主要指经脉瑜穴分部的上下对应关系人体头面胸背标一上部口人体四肢下端本下部
标 上部 人 体 头 面 胸 背 人 体 头 面 胸 背 本 下部 人 体 四 肢 下 端 人 体 四 肢 下 端 标本 主 要 指 经 脉 腧 穴 分 部 的 上 下 对 应 关 系
古人认为气街是经气集中、通行的地方。气街理论将人体分为四段,每一街基本上都有自己所属的部位。与经脉的纵向循行不同的是,气街理论强调的是每一部位的经气是横向互通,每一街前后互应,内外相通。四海是用“髓之海”、“气之海”、“水谷之海”“血之海”来表示四个不同部位,而且,更加强调经气在这些不同部位的集聚
古人认为气街是经气集中、通行的地方。气街 理论将人体分为四段,每一街基本上都有自己 所属的部位。与经脉的纵向循行不同的是,气 街理论强调的是每一部位的经气是横向互通, 每一街前后互应,内外相通。 四海是用“髓之海”、“气之海”、“水谷之海”、 “血之海”来表示四个不同部位,而且,更加强 调经气在这些不同部位的集聚
《黄帝内经》中的穴理论(一)穴含义1.在《黄帝内经》中,有“节”、“气府”“气穴”、“溪”、“谷”、“脉气研发”、“骨空等名称。2.穴的含义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3.穴还是人体防御疾病及感受疾病的部位
《黄帝内经》中的腧穴理论 (一)腧穴含义 1.在《黄帝内经》中,有 “节” 、 “气府” 、 “气穴” 、 “溪” 、 “谷” 、 “脉气研发” 、 “骨 空”等名称 . 2.腧穴的含义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3.腧穴还是人体防御疾病及感受疾病的部 位
(二)穴数目1.现在一般认为有160个左右2.《黄帝内经》中的穴要多于160个3.《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中却明确提出穴有365个
(二)腧穴数目 1.现在一般认为有160个左右 2. 《黄帝内经》中的腧穴要多于160个 3. 《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中却明确提 出腧穴有365个
(三)穴定位方法1、骨度分寸法2、自然标志取穴法。3、“以痛为输”法4、骨度与“以痛为输”结合取穴
(三)腧穴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法。 2、自然标志取穴法。 3、 “以痛为输”法 4、骨度与“以痛为输”结合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