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运动目标检训及测速 第8章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8.1多卜勒效应及其在雷达中的应用 8,2动目标显示雷达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 8.3盲速、盲相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 84回波和杂波的频谱及动且标显示滤波器 8.5动目标显示雷达的工作质量及质量指标 86动目标检测(MTD 8.7自适应动目标显示系统 8.8速度测量 BACK
第 8 章 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第 8 章 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8.1 多卜勒效应及其在雷达中的应用 8.2 动目标显示雷达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 8.3 盲速、 盲相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 8.4 回波和杂波的频谱及动目标显示滤波器 8.5 动目标显示雷达的工作质量及质量指标 8.6 动目标检测(MTD) 8.7 自适应动目标显示系统 8.8 速度测量
第8章运动目标检训及测速 81多卜勒效应及其在雷达中的应用 811多卜勒效应 1.雷达发射连续波的情况 这时发射信号可表示为 s(t)=A cos(@ot+o) 式中,O0为发射角频率,g为初相;A为振幅
第 8 章 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8.1 多卜勒效应及其在雷达中的应用 8.1.1 多卜勒效应 1. 雷达发射连续波的情况 这时发射信号可表示为 s(t) = A cos(ω0 t + φ) 式中, ω0为发射角频率, φ为初相; A为振幅
第8章运动目标检训及测速 在雷达发射站处接收到由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s、()为 s,(t)=k(t-1)= kAos[o(t-t1)+](81.1 式中,=2Rc,为回波滞后于发射信号的时间,其中R为目标和 雷达站间的距离;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它等 于光速;k为回波的衰减系数 如果目标固定不动,则距离R为常数。回波与发射信号之间 有固定相位差o1=2f6·2RC=(2兀/)2R,它是电磁波往返于雷 达与目标之间所产生的相位滞后
第 8 章 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在雷达发射站处接收到由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sr (t)为 ( ) ( ) cos[ ( ) ] sr t = k s t − t r = k A 0 t − t r + (8.1.1) 式中, t r = 2R/c, 为回波滞后于发射信号的时间, 其中R为目标和 雷达站间的距离; 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它等 于光速; k为回波的衰减系数。 如果目标固定不动, 则距离R为常数。回波与发射信号之间 有固定相位差ω0 t r =2πf0·2R/c = (2π/λ) 2R, 它是电磁波往返于雷 达与目标之间所产生的相位滞后
第8章运动目标检训及测速 当目标与雷达站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则距离R随时间变化。 设目标以匀速相对雷达站运动,则在时间时刻,目标与雷达站间 的距离R(1)为 R(1)=R0-t 式中,R0为≠=0时的距离;v为目标相对雷达站的径向运动速度。 式(8.1.1)说明,在时刻接收到的波形s()上的某点,是在时 刻发射的。由于通常雷达和目标间的相对运动速度v远小于电磁 波速度c,故时延t可近似写为 2R(t) (R0-v) (8.1.1)
第 8 章 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当目标与雷达站之间有相对运动时, 则距离R随时间变化。 设目标以匀速相对雷达站运动, 则在时间t时刻, 目标与雷达站间 的距离R(t)为 R(t) = R0 - vr t 式中,R0 为 t=0 时的距离;vr为目标相对雷达站的径向运动速度。 式(8.1.1)说明, 在t时刻接收到的波形sr (t)上的某点, 是在t-t r时 刻发射的。由于通常雷达和目标间的相对运动速度vr远小于电磁 波速度c, 故时延t r可近似写为 ( ) 2 ( ) 2 0 R v t c c R t t r = = − r (8.1.1)
第8章运动目标检训及测速 回波信号比起发射信号来,高频相位差 =-041=-0o-(R0-v1)=-2丌(R0-v1) 是时间的函数,在径向速度v为常数时,产生频率差为 (8.1.3) 这就是多卜勒频率,它正比于相对运动的速度而反比于工作波长 λ。当目标飞向雷达站时,多卜勒频率为正值,接收信号频率高于 发射信号频率,而当目标背离雷达站飞行时,多卜勒频率为负值. 接收信号频率低于发射信号频率
第 8 章 运动目标检测及测速 回波信号比起发射信号来, 高频相位差 ( ) 2 ( ) 2 2 0 0 0 0 R v t R v t c t = − r = − − r = − − r 是时间t的函数, 在径向速度vr为常数时, 产生频率差为 d r v dt d f 2 2 1 = = (8.1.3) 这就是多卜勒频率, 它正比于相对运动的速度而反比于工作波长 λ。当目标飞向雷达站时, 多卜勒频率为正值, 接收信号频率高于 发射信号频率, 而当目标背离雷达站飞行时, 多卜勒频率为负值, 接收信号频率低于发射信号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