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答案:(1)①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 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 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 ②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 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个物象之中 ③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 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 “费”字炼字极佳。诗人没有直接写沙漠夜行的困难,而用“费马蹄” 间接体现,“马蹄”之“费”,明指对马蹄的磨损,暗含沙软难行,足见行进的 艰难。 ⑤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 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手法1 分,分析2分。有列举其他手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进入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 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分析2分)表达诗人不畏 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 (1分),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2分) 七、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 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 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 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 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 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 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 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 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 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 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 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 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 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密敕中尉奏免勋官 敕:下令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3分)
10.答案:(1)①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 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 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 ②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 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个物象之中 ③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 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 ④“费”字炼字极佳。诗人没有直接写沙漠夜行的困难,而用“费马蹄” 间接体现,“马蹄”之“费”,明指对马蹄的磨损,暗含沙软难行,足见行进的 艰难。 ⑤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 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手法 1 分,分析 2 分。有列举其他手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1. 答案: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进入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 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分析 2 分)表达诗人不畏 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 (1 分),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2 分) 七、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 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 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 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 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 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 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 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 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 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 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 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 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 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密敕中尉奏免勋官 敕:下令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3 分)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 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 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 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②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 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 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 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 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 宜以为后。”(5)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 遂诛勋。(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两题。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8.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全诗体现了 诗人怎样的情致?(5分) 9.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6分) 4.A(动词,“写书信”) 5.D(①太祖封勋官职⑤鲍勋私解邕事⑥鲍勋廉而能施) 6.B(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 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7.①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 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5分) 3“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 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5分) 8.(5分) (1)栀子花呈白色,又因其在夏季开花,所以喻其花魂为雪铸,喻其花为 冰质,以突出其冰清玉洁的形象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清凉之气、舒爽之感
① 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 勋不 敢擅纵,具列上 ③ 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 百僚严 惮,罔不肃然 ⑤ 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 勋内行 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 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 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 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 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 宜以为后。”(5)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 遂诛勋。(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两题。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8.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全诗体现了 诗人怎样的情致?(5 分) 9.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6 分) 4.A(动词,“写书信”) 5.D(①太祖封勋官职 ⑤鲍勋私解邕事 ⑥鲍勋廉而能施) 6.B(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 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7.①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 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5 分) ② “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 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5 分) 8.(5 分) (1)栀子花呈白色,又因其在夏季开花,所以喻其花魂为雪铸,喻其花为 冰质,以突出其冰清玉洁的形象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清凉之气、舒爽之感
(2)体现了诗人对夏夜梔子花形象的喜爱以及由栀子花、夜风所营造的清 新、雅致、幽静、恬适氛围的欣赏、沉醉 9.(6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 ①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写出了“栀子花”在夜风中的风情。 送”,夏夜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 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感。 ③如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岀幽美恬静的意境。 八、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 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 岁,赵王贤之,未及迁。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 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 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 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 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 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 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 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 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 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 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 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 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 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 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 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 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常暴坐宛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 故不大出游。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节选自《汉书卷三十七》)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贤:以…为贤,认为贤能 B.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说:通“悦”,高兴,愉悦 C.今梁王不伏诛。诛:讨伐 D.鲁王闻之,大惭。惭:惭愧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B.随张王,以身死之 輮以为轮 C.如其伏诛,而后太食不甘味 序八州而朝同列 D.景帝君叔案梁,具得其事 其孰能讥之乎
(2)体现了诗人对夏夜栀子花形象的喜爱以及由栀子花、夜风所营造的清 新、雅致、幽静、恬适氛围的欣赏、沉醉。 9.(6 分,每答对一点给 2 分) ①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写出了“栀子花”在夜风中的风情。 ②一“牵”一“送”,夏夜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 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感。 ③如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八、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 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 岁,赵王贤之,未及迁。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 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 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 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 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 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 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 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 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 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 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 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 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 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 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 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 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常暴坐宛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 故不大出游。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节选自《汉书卷三十七》)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贤:以…为贤,认为贤能 B.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说:通“悦”,高兴,愉悦 C.今梁王不伏诛。诛:讨伐 D.鲁王闻之,大惭。 惭:惭愧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B.随张王,以身死之 輮以为轮 C.如其伏诛,而后太食不甘味 序八州而朝同列 D.景帝君叔案梁,具得其事 其孰能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