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接受的劳务量×计划单位成本第二步:成本差异的计算实际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转出的差异第三步:差异的处理(1)将差异按辅助生产外部各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分配(2)将差异全部分配计入管理费用3、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计划单位成本制定得比较准确的情况。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费用。4、例资料见例一假如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1元,立方米汽计划单位成本为55元。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年月供合计供汽辅助生产车间名称电352360340000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劳务供应数量3830006.800155计划单位成本数量510供电手辅助生金额28050辅助生产车数量间耗用产成本22 200供汽金额22 20022200数量3.500210 000甲产品金额210 000192500402500基本生产车基本生数量975001 500间耗用产成本乙产品金额9750082.500180 000小计307 500275000582500400数量11200制造费用金额11 20022 00033200数量20014.800销售费用金额1480011 00025800小计26 00033 00059 000690数量27300管理部门金额27300795065250383000374 000757000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380410辅助生产实际成本3622002.59011 800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电车间实际成本=352360+28050=380410元供汽车间实际成本=340000+22200=362200元(四)代数分配法
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接受的劳务量×计划单位成本 第二步:成本差异的计算 实际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转出的差异 第三步:差异的处理 ⑴将差异按辅助生产外部各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分配 ⑵将差异全部分配计入管理费用 3、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计划单位成本制定得比较准确的情况。 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费用。 4、例 资料见例一 假如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 1 元,立方米汽计划单位成本为 55 元。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年 月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供 电 供汽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352 360 340 000 劳务供应数量 383 000 6 800 计划单位成本 1 55 辅助生产车 间耗用 辅助生 产成本 供电 数量 510 金额 28 050 供汽 数量 22 200 金额 22 200 22 200 基本生产车 间耗用 基本生 产成本 甲产品 数量 210 000 3 500 金额 210 000 192 500 402 500 乙产品 数量 97 500 1 500 金额 97 500 82 500 180 000 小计 307 500 275 000 582 500 制造费用 数量 11 200 400 金额 11 200 22 000 33 200 销售费用 数量 14 800 200 金额 14 800 11 000 25 800 小计 26 000 33 000 59 000 管理部门 数量 27 300 690 金额 27 300 7 950 65 250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383 000 374 000 757 00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380 410 362 200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2 590 11 800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352 360+28 050=380 410 元 供汽车间实际成本=340 000+22 200=362 200 元 (四)代数分配法
1、定义代数分配法是指按照数学中解联立方程式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先计算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同时向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受益单位一次进行分配。该方法的优点是分配结果准确。这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缺点是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复杂。2、计算方法第一步:将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设为未知数。第二步: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设立方程式,并计算出单位成本。该辅该辅助生某辅助该产品某辅助助生产车间耗生产车生产车或该辅产车用其他辅助生产间提供间产品XX=间直+助生产车产品或劳务的或劳务接发间产品或单位成劳务的的单位生的劳务的数本数量成本费用量第三步: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少或会计工作已实现电算化的企业。4、例资料同例一设电的单位成本为x,汽的单位成本为y,方程式为383000x=352360+510y6800y=340000+22200xX=0. 99y=53. 2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供电供汽合计辅助生产车间名称340 000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523603830006800劳务供应数量用代数分配法算出的实际单位成本0.9953. 23供辅助数量510电生产车金额27 14727 147辅助生供数量车间产成本22200汽耗用金额2197821 978基本数量3 500210000甲产品基本生生产金额207900186305394205车间产成本数量975001 500乙产品耗用金额9652579 845176370
1、定义 代数分配法是指按照数学中解联立方程式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 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 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先计算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同时向辅 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受益单位一次进行分配。 该方法的优点是分配结果准确。这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缺点是 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复杂。 2、计算方法 第一步:将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设为未知数。 第二步: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设立方程式, 并计算出单位成本。 某辅助 生产车 间提供 产品或 劳务的 数量 × 该产品 或该辅 助生产 劳务的 单位成 本 = 该 辅 助 生 产 车 间 直 接 发 生 的 费用 + 该辅助生 产车间耗 用其他辅 助生产车 间产品或 劳务的数 量 × 某辅助 生产车 间产品 或劳务 的单位 成本 第三步: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 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3、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少或会计工作已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4、例 资料同例一 设电的单位成本为 x,汽的单位成本为 y,方程式为 383 000x=352360+510y 6 800y=340 000+22 200x X=0.99 y=53.23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供电 供汽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352 360 340 000 劳务供应数量 383 000 6 800 用代数分配法算出的实际单位成本 0.99 53.23 辅 助 生 产 车 间 耗用 辅助生 产成本 供 电 数量 510 金额 27 147 27 147 供 汽 数量 22 200 金额 21 978 21 978 基 本 生 产 车 间 耗用 基本生 产成本 甲产品 数量 210 000 3 500 金额 207 900 186 305 394 205 乙产品 数量 97 500 1 500 金额 96 525 79 845 176 370
小计304425266 150570575数量40011200制造费用金额2129211 08832380数量20014 800销售费用金额14 65210 64625298小计576782574031938数量69027 300管理部门金额270273672963756741 134分配金额合计379170361 964(五)顺序分配法1、定义顺序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收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出去。该方法的特点是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排在前面的车间先将费用分配出去,不承担后面的车间的费用,排在后面的车间后将费用分配出去,要承担前面车间的费用。该方法的优缺点:与直接分配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增加,分配的正确性有所提高。2、计算方法该辅助生按顺序由其他辅产车间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分配转入的费用某辅助生产用之和费用顺序分该辅助生配率已进行分配辅助产车间生产车间提供的劳接受的劳务数量务总量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接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率顺序分配法下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用可以按价值大小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相互接受劳务费用多少来排列。接受的劳务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对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劳务总量)3、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4、例资料同例一,由于供电车间耗用供汽车间的费用少,而供汽车间耗用供电车间的费用多,因此,供电车间排列在先,先将费用分配出去。供汽车间排列在后,其所分配的费用包括两部分,即本车间发生的费用和供电车间转入的费用。由于分配对象不包括供电车间,因此所分配的劳务数量不包括供电车间耗用的510立方米的汽
小计 304 425 266 150 570 575 制造费用 数量 11 200 400 金额 11 088 21 292 32 380 销售费用 数量 14 800 200 金额 14 652 10 646 25 298 小计 25 740 31 938 57 678 管理部门 数量 27 300 690 金额 27 027 36 729 63 756 分配金额合计 379 170 361 964 741 134 (五)顺序分配法 1、定义 顺序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 顺序排列,收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 后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出去。 该方法的特点是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排在前面的车 间先将费用分配出去,不承担后面的车间的费用,排在后面的车间后将费用分配 出去,要承担前面车间的费用。 该方法的优缺点:与直接分配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增加,分配的正确性有所 提高。 2、计算方法 某辅助生产 费用顺序分 配率 = 该辅助生 产车间 归集的费 用 + 按顺序由其他辅 助生产车间 分配转入的费用 之和 该辅助生 产车间 提供的劳 务总量 - 已进行分配辅助 生产车间 接受的劳务数量 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接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 顺序分配率 顺序分配法下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用可以按价值大小进行排序,也可以按 相互接受劳务费用多少来排列。 接受的劳务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对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单位 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劳务总量) 3、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4、例 资料同例一,由于供电车间耗用供汽车间的费用少,而供汽车间耗用 供电车间的费用多,因此,供电车间排列在先,先将费用分配出去。供汽车间排 列在后,其所分配的费用包括两部分,即本车间发生的费用和供电车间转入的费 用。由于分配对象不包括供电车间,因此所分配的劳务数量不包括供电车间耗用 的 510 立方米的汽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年月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分配金额合计甲产品N制造费月销售费用F管理部智供电车间供汽车间曲门车间部门配费用配费用肉消量消量A熊熊熊熊铃熊A曹曹福曹登曹福曹福登93400038000353602902042421000273002511635360-3000-33600. 922220019200975008970011200103041480013616电费C20550364249859502292069039544-6290-36441.500114604002005000646606936039750332242507617560第四章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归集(一)制造费用的构成1、制造费用的定义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2、制造费用的构成制造费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生产工人的劳动保护费等:制造费用中还有一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保险费、生产工具摊销等:制造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的性质本应属于管理费用,但由于它们是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与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很难严格划分,为简化核算,将它们作为制造费用核算,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车间管理用房屋的照明费、水费、差旅费、办公费等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年 月 车间部门 辅助生产 基本生产 管理部 门 分配金额合计 供电车间 供汽车间 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 用 销售费用 消 量 配费用 分 率 消 量 配费用 分 率 消 量 金额 消 量 金额 消 量 金额 消 量 金额 消 量 金额 38000 35360 6 290 34000 电费 - 3000 - 3360 0.92 22200 20424 21000 19200 97500 89700 11200 10304 14800 13616 27300 25116 35360 汽费 分配 - 6290 -364 4 57.30 3 500 20550 1 500 85950 400 22920 200 11460 690 39544 36424 合计 金额 分配 39750 1756 0 33224 25076 64660 69360 第四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一)制造费用的构成 1、制造费用的定义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 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2、制造费用的构成 制造费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生 产工人的劳动保护费等;制造费用中还有一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 要求或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租赁费、保险费、生产工具摊销等;制造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 费用,这些费用的性质本应属于管理费用,但由于它们是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 与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很难严格划分,为简化核算,将它们作为制造费用核算, 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车间管理用房屋的照明费、水费、差旅费、办公费等
(二)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的。该科目的借方用于归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在制造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分配表计入“制造费用”的借方,如职工薪酬分配、折旧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等,月未,“制造费用”总账和明细账的借方为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数额,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其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中。该科目的贷方反映的是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未一般股无余额,制造费用按不同车间设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便于进行成本管理。二、制造费用的分配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合理地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由于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水平不同,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按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该将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汇总起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如果一个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就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中。如果一个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其制造费用就是间接计入费用,应当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将其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分配制造费用时,需要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按照标准不同,分配的方法不同。(一)实际分配率方法实际分配率方法是根据当月实际制造费用及其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由于标准不同,具体方法为以下三种:1、生产工时比例法该方法是以各种产品所耗的实际(或定额)工时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工时资料比较方便取得。但缺点是忽视了各种生产工时每小时制造费用水平不同。2、直接工资比例法该方法是以产品成本中的直接工资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3、联合分配法该方法是根据制造费用各类费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分别选择合理的标准进行分配。【资料】海东企业基本生产第一车间生产甲、乙、内三种产品,20×7年8月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26400元,甲、乙、丙三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生产工时和机器工时见表5一1
(二)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的。该科目的借方用于 归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在制造费用发生 时,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分配表计入“制造费用”的借方,如 职工薪酬分配、折旧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等,月末,“制造费用” 总账和明细账的借方为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数额,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其分配 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中。 该科目的贷方反映的是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一般无余额。 制造费用按不同车间设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分别反映各车间各 项费用的发生情况,便于进行成本管理。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合理地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由于各车间的制 造费用水平不同,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按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该将各车间的制 造费用汇总起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如果一个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 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就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中。如果一个车间生产多种产 品,其制造费用就是间接计入费用,应当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将其分配计入各 种产品成本中。 分配制造费用时,需要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按照标准不同,分配的方法不 同。 (一)实际分配率方法 实际分配率方法是根据当月实际制造费用及其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 由于标准不同,具体方法为以下三种: 1、生产工时比例法 该方法是以各种产品所耗的实际(或定额)工时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 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 各种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工时资料比较方便取得。但缺点是忽视了各种生产工时 每小时制造费用水平不同。 2、直接工资比例法 该方法是以产品成本中的直接工资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3、联合分配法 该方法是根据制造费用各类费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分别选择合理 的标准进行分配。 【资料】海东企业基本生产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20×7 年 8 月 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 26 400 元,甲、乙、丙三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生产 工时和机器工时见表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