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 键 分子 k 键 分子 k H-F HF 9.7 H-C CH2-CH2 5.1 H-C1 HC1 4.8 H-C CH≡CH 5.9 H-Br HBr 4.1 C-C1 CH3Cl 3.4 H-I HI 3.2 C-C 4.5.5.6 H-0 H20 7.8 C=C 9.5w9.9 H- H2S 4.3 C=C 15m17 H-N NH3 6.5 C-0 12m13 H-C CHaX 4.7w5.0 C=0 16~18 键类型 -C=C一>一C=C— >CC- 力常数 15~17 9.5≈9.9 4.55.6 峰位 4.5μm 6.0um 7.0um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越大)原子折合质 量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 区
表 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 键类型 —CC — > —C =C — > —C — C — 力常数 15 17 9.5 9.9 4.5 5.6 峰位 4.5m 6.0 m 7.0 m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 量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 区
例题: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9.9,令其为 9.6,计算波数值 9.6 入 1212 =1650cm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cm1
例题: 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 9.9 ,令其为 9.6, 计算波数值 1 1650cm 12/2 9.6 1370 μ k 1370 μ k 2πc 1 λ 1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满足的两个条件 ■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 需跃迁能量相同。 ■2、辐射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即,有偶 极矩变化,振动过程导致偶极矩的变化和 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构成分子的原子不 同,极性不同,所需能量也各不相同。不 是所有振动都有红外跃迁,必须偶极矩有 变化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满足的两个条件 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 需跃迁能量相同。 2、辐射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即,有偶 极矩变化,振动过程导致偶极矩的变化和 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构成分子的原子不 同,极性不同,所需能量也各不相同。不 是所有振动都有红外跃迁,必须偶极矩有 变化
2、非谐振子 较小时,真实分子振动情况与谐振子振动比 较接近,将双原子分子看作是谐振子 E 3 2 B E2 3 D 2 B V=0 00 谐振子(a)及非谐振子(b)的势能曲线
υ较小时,真实分子振动情况与谐振子振动比 较接近,将双原子分子看作是谐振子 2、非谐振子
基频峰: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基态振动能级 (v=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v=1)时,所 产生的吸收峰称为≈。 倍频峰:在红外吸收光谱上除基频峰外,还有振 动能级由基态()=0)跃迁至第二激发态() =2)、第三激发态(0=3).,所产生的吸收 峰称为~
基频峰: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基态振动能级 (υ=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υ =1)时,所 产生的吸收峰称为~。 倍频峰:在红外吸收光谱上除基频峰外,还有振 动能级由基态(υ =0)跃迁至第二激发态(υ =2)、第三激发态(υ=3),所产生的吸收 峰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