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选择题 1.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A.税收收入B.利润收入C.债务收入D.收费、罚没和公用事业收费中上缴国家的 部分 【解析】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故应选A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2.下列属于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是() ①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②国家发行的国债③企业发行的债券④个人缴纳的所得 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构成·排除③;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丶国债丶个人缴纳的所得 税都构成国家财政收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3·下边曲线图启示我们()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总量曲线 A.国家只有提高税率’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B·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C·分配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 D·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解析】图表眀·在一定范围內·税率越高财政收入越多·越过一定范围税率越高财政收入 反而越少·这后示我们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故选B 4.随着GDP増速的减缓,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可能会出现下降。上述材料启示 我们,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 A.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B.增加税收,广开财源 C.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D.大量发行纸币,增加社会财富 【解析】GDP的增长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后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 济·A项正确·B丶C两项与题意无矢·D项说法错误·纸币的大量发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 只能是造成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故选A 5.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是(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一、选择题 1.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收费、罚没和公用事业收费中上缴国家的 部分 【解析】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故应选 A 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2.下列属于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是( ) ①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②国家发行的国债 ③企业发行的债券 ④个人缴纳的所得 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构成,排除③;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国债、个人缴纳的所得 税都构成国家财政收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C 项。 3.下边曲线图启示我们( ) A.国家只有提高税率,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B.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C.分配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 D.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解析】图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税率越高财政收入越多,越过一定范围税率越高财政收入 反而越少,这启示我们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故选 B。 4.随着 GDP 增速的减缓,2016 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可能会出现下降。上述材料启示 我们,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 ) A.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B.增加税收,广开财源 C.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D.大量发行纸币,增加社会财富 【解析】GDP 的增长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启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 济,A 项正确。B、C 两项与题意无关。D 项说法错误,纸币的大量发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 只能是造成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故选 A。 5.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是( )
①山东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②我国投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③2015年山东计划完成17万套保障性住房④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作用∽①全民医保和③建保障性住昺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 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故答案为B·②是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④是财政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6·以下经济现象和相关财政作用对应最直接、最贴切的是() 经济现象 财政作用 国家投资建设的大西高铁正式开通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央紧急拨付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81亿元 为了实现“扩内需丶保增长”,加大经济建设支出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国家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促进公平和改善民生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解析】国家投资建设高铁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①正确;中央拨款救灾 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改善民生·②错误;加大经济建设支出·是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 作用·③错误;提高养老金水平·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改善民生·④正确·故选B 7.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 以采用的财政措施有() ①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④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揞施·经济増长滞缓属于通货紧缩·应该増加支岀·增发国债·减少 税收和财政收入·①④正确而降低存贷款利率·不是财政政策·故②不符合题意;③不符 合题意·故选D 8·一般来说,当经济过热丶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所采取的手段是()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B·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C·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①山东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②我国投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③2015 年山东计划完成 17 万套保障性住房 ④2016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作用。①全民医保和③建保障性住房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 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故答案为 B。②是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④是财政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 B。 6.以下经济现象和相关财政作用对应最直接、最贴切的是( ) 经济现象 财政作用 ① 国家投资建设的大西高铁正式开通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央紧急拨付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2.81 亿元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 为了实现“扩内需、保增长”,加大经济建设支出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 国家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促进公平和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国家投资建设高铁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①正确;中央拨款救灾, 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改善民生,②错误;加大经济建设支出,是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 作用,③错误;提高养老金水平,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改善民生,④正确。故选 B。 7.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 以采用的财政措施有( ) ①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④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措施。经济增长滞缓属于通货紧缩,应该增加支出,增发国债,减少 税收和财政收入,①④正确。而降低存贷款利率,不是财政政策,故②不符合题意;③不符 合题意。故选 D。 8.一般来说,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所采取的手段是(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B.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C.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解析】在经济过热丶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丶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丶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 温”·故选D 9.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 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将意味着() A.经济发展有充足的后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物质保障 B.资金储备充足,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C.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D.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加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解析】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将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故选C项;其 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均不能入选·故选C。 10·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①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②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 的增加 ③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④不利于发挥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 作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解析】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丶企业丶个人三者的所得存在此消彼长的尖系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样不利于企业生产的 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故①②正确·答案为A 项·③是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少的最终影响·④抹杀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故 选A 11·2017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 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B·减轻企业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适当的财政赤字增加国家的投资需求·形成社会购买力·增加社会总需求·而消费 是生产的动力·进而拉动经济发展·D符合题意;适度的财政赤字增加的是社会总需求·不 是社会总供给·A与题意无尖;形成财政赤字可能会减轻企业的税负·但与改善结构没有直
【解析】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 温”,故选 D。 9.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 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将意味着( ) A.经济发展有充足的后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物质保障 B.资金储备充足,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C.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D.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加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解析】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将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故选 C 项;其 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均不能入选。故选 C。 10.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 ①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②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 的增加 ③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④不利于发挥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 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所得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样不利于企业生产的 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故①②正确,答案为 A 项。③是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少的最终影响,④抹杀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故 选 A。 11.2017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 2.38 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 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B.减轻企业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适当的财政赤字增加国家的投资需求,形成社会购买力,增加社会总需求,而消费 是生产的动力,进而拉动经济发展,D 符合题意;适度的财政赤字增加的是社会总需求,不 是社会总供给,A 与题意无关;形成财政赤字可能会减轻企业的税负,但与改善结构没有直
接尖系·B不选;材料没有涉及预箅的内容·所以不能够反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完善·排除 C·故选D 12.在汉语中,“税”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在英文中“tax” 译为“税”,指为公共目的向政府支付货币。从本质上看,我国税收和西方税收都是() ①以相同的税率征收的 ②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 ③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④国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收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 收入的基本形式·故应选②③;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其税种有所不同·税率也各不相同·① 错误;④说法错误。故选B 13.2016年3月实施的《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指出,网络食品经营者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销售凭证。此规定() ①有助于为实体店和网店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②可以防止网络食品经营者的偷税、骗税 ③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会加重网络食品经营企业的负担,不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C.②③ 【解析】《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尖规定 向消费者出貝发栗等销售凭证·有助于为实体店和网店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为消费者的 消费行为提供凭证·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故选 14·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岀在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φ草案的立法原则是“税负平移”·从排污 费“平移”到环保税’征收对象等都与现行排污费保持一致。冋时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 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保 税”。上述要求() ①意在督促公民自觉诚信纳税②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③意在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④有利于防止企业偷漏税行为 ②2 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国家对环境保拆进行征税·并且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 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保税”·说明该法律草案是
接关系,B 不选;材料没有涉及预算的内容,所以不能够反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完善,排除 C。故选 D。 12.在汉语中,“税”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在英文中“tax” 译为“税”,指为公共目的向政府支付货币。从本质上看,我国税收和西方税收都是 ( ) ①以相同的税率征收的 ②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 ③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④国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 收入的基本形式,故应选②③;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其税种有所不同,税率也各不相同,① 错误;④说法错误。故选 B。 13.2016 年 3 月实施的《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指出,网络食品经营者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销售凭证。此规定( ) ①有助于为实体店和网店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②可以防止网络食品经营者的偷税、骗税 ③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会加重网络食品经营企业的负担,不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销售凭证,有助于为实体店和网店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为消费者的 消费行为提供凭证,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①③符合题意。②④ 说法错误。故选 B。 14.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出在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草案的立法原则是“税负平移”,从排污 费“平移”到环保税,征收对象等都与现行排污费保持一致。同时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 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0%的,减半征收环保 税”。上述要求( ) ①意在督促公民自觉诚信纳税 ②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③意在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④有利于防止企业偷漏税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家对环境保护进行征税,并且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 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0%的,减半征收环保税”,说明该法律草案是
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屐·而非督促公民自觉诚信纳税·故排除①·③符合题意;草案的立法 原则是“税负平移”·从排污费“平移”到环保税·征收对象等都与现行排污费保持一致·说明 税收具有固定性·②符合题意;该草案与防止企业偷漏税行为无矢·排除④·故选C 15.对下面漫画中的行为进行依法制裁,说明税收具有() 要大幅度提高违法失信成本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返还性 【解析】税收的基本特征都是对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约束·强制性要求税务机尖依法征税 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否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对题图中行为的制裁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 征·故选 16.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表现为( 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 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统一于税法,缺一不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③表述错误·三者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①②④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联系的认识正确·故选D 17.某批发公司4月份购进彩电1000台,购入价200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210万元。该 月支付本公司20名员工工资8万元,支付各项费用4万元。本材料涉及应纳税的税种有() ①企业所得税②增值税③个人所得税④行为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从题干中公司的经营状况看·这个月公司增值210万元-200万元=10万元·故应 纳增值税;每位员工工资:8万÷20=4000元·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故选B 18.《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 终了后3个月内,应当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这一规定有利于() ①培养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②公民依法享有纳税人的权利 ③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④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而非督促公民自觉诚信纳税,故排除①,③符合题意;草案的立法 原则是“税负平移”,从排污费“平移”到环保税,征收对象等都与现行排污费保持一致,说明 税收具有固定性,②符合题意;该草案与防止企业偷漏税行为无关,排除④。故选 C。 15.对下面漫画中的行为进行依法制裁,说明税收具有(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返还性 【解析】税收的基本特征都是对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约束。强制性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否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对题图中行为的制裁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 征。故选 A。 16.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表现为( ) 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 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统一于税法,缺一不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③表述错误,三者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①②④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联系的认识正确,故选 D。 17.某批发公司 4 月份购进彩电 1 000 台,购入价 200 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 210 万元。该 月支付本公司20名员工工资8万元,支付各项费用4万元。本材料涉及应纳税的税种有( ) ①企业所得税 ②增值税 ③个人所得税 ④行为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从题干中公司的经营状况看,这个月公司增值 210 万元-200 万元=10 万元,故应 纳增值税;每位员工工资:8 万÷20=4 000 元,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故选 B。 18.《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年所得 12 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 终了后 3 个月内,应当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培养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 ②公民依法享有纳税人的权利 ③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④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