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 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授和对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分析和 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当前现实,积极充分引用相关数据,更好地引导学 生观察和分析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德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和用途。 (5)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4)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5)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心国家财政支出 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 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授和对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分析和 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当前现实,积极充分引用相关数据,更好地引导学 生观察和分析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德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和用途。 (5)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 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3) 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4) 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5) 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心国家财政支出 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因素 (2) 我国的财政政策,预算和决算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运用 课堂导入 米 例法 3分钟 财政及其作用 讲授法、举例法20分钟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讲授法,提问法0分钟 小结 授法 分钟 教学内容: 课堂导入 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 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150亿人民币的投资。 资料二: 受三鹿影响,国内中国奶制品厂商纷纷停产整顿,善良的奶农看着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 掩面哭泣。大量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 重点支持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6个奶业主产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 农。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一次性下达,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 统筹安排使用。 资料 (课本64页)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以其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环保舒适的优势,成 为许多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但地铁的建设投入大(平均造价约为6亿元/千米), 成本回收周期长,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望“铁”兴叹
教学重点、难点: (1) 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因素 (2) 我国的财政政策,预算和决算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运用 课堂导入 举例法 3 分钟 财政及其作用 讲授法、举例法 20 分钟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讲授法,提问法 20 分钟 小结 讲授法 2 分钟 教学内容: 一、 课堂导入 (一) 资料一: 北京为了举办 2008 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 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 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 1045 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 150 亿人民币的投资。 资料二: 受三鹿影响,国内中国奶制品厂商纷纷停产整顿,善良的奶农看着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 掩面哭泣。大量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 3 亿元, 重点支持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 6 个奶业主产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 农。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一次性下达,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 统筹安排使用。 资料三: (课本 64 页)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以其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环保舒适的优势,成 为许多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但地铁的建设投入大(平均造价约为 6 亿元/千米), 成本回收周期长,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望“铁”兴叹
在关于修建地铁的探究活动中,教材设了三个问题,由第一问得知仅仅靠个人出资是不能兴 建地铁的,因为这些项目要求资金特别多,成本回收周期长,个人不愿意投资。但是,这些 公共项目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所以,需要政府参与投资兴建,由此也就回答了 第二问。由第三问得知,政府在提供各种各样的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公共服务。政府哪来那么 多钱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呢?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占有 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也就是说,国家必须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参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财政及其作用 (一)、财政的概念和地位 概念:财政是国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活动 本质: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二)、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概念: 1、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也称政府预算。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由中央和各级 地方机构组成决定的,并不能说国家预算就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 2、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也称政府决算。 分析: 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 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收支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但从实际经济内容 来看,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计划的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过程,政府决算则是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所以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 策。同时,由于政府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才能生效,因而预算又是国家的重要立 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
解读: 在关于修建地铁的探究活动中,教材设了三个问题,由第一问得知仅仅靠个人出资是不能兴 建地铁的,因为这些项目要求资金特别多,成本回收周期长,个人不愿意投资。但是,这些 公共项目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所以,需要政府参与投资兴建,由此也就回答了 第二问。由第三问得知,政府在提供各种各样的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公共服务。政府哪来那么 多钱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呢?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占有 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也就是说,国家必须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参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二、 财政及其作用 (一)、财政的概念和地位 概念:财政是国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活动。 本质: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二)、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概念: 1、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也称政府预算。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由中央和各级 地方机构组成决定的,并不能说国家预算就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 2、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也称政府决算。 分析: 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 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收支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但从实际经济内容 来看,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计划的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过程,政府决算则是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所以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 策。同时,由于政府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才能生效,因而预算又是国家的重要立 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
(1)二者的区别 其一,含义不同。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决算是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 其二,地位和作用不同。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 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家的职能。决算是 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査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 年经济工作的得失成败 (2)二者的联系 二者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可以成为国 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又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 (三)、财政的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学通常把财政的这个作用称为“收入再分配作用”。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是财政最古老、最基本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些事情市场干不了、搞不好, 才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活动筹集资金为居民提供这些产品与服务。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即通过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与增长,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作用。宏观 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要保持基本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维持基本平衡 以促使经济平稳运行。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 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维持基本平衡,以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运用相应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控,调控政策运用方向应该与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反,即“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向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 反。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差额缩小以至 平衡;在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 到供求平衡。 (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P66
(1)二者的区别。 其一,含义不同。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决算是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 其二,地位和作用不同。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 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家的职能。决算是 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 一年经济工作的得失成败。 (2)二者的联系。 二者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可以成为国 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又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 (三)、财政的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学通常把财政的这个作用称为“收入再分配作用”。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是财政最古老、最基本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些事情市场干不了、搞不好, 才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活动筹集资金为居民提供这些产品与服务。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即通过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与增长,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作用。宏观 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要保持基本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维持基本平衡, 以促使经济平稳运行。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 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维持基本平衡,以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运用相应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控,调控政策运用方向应该与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反,即“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向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 反。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差额缩小以至 平衡;在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 到供求平衡。 (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P66
(五)、财政政策 概念: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 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调控手段) 基本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 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 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 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 介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叫做中性或稳健性财政政策。2005年至2008 年11月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11月至今,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路透科威特11月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周日称,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 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2、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 能力: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岀结构,保障和 改善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重民生 保增长,促消费,活市场,统内外,利长远。 不要把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与政治稳定作用相混淆,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是指促使经济平稳 运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但是不要以为经济过热时就必须和应该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经 济过冷时就必须和应该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并不是非用不可的。在一些国家,如 果经济出现问题,就不大用财政政策,而喜欢用货币政策。因此,要注意教材“可以运用” 四个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五)、财政政策 概念: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 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调控手段) 基本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 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 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 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 介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叫做中性或稳健性财政政策。2005 年至 2008 年 11 月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 年 11 月至今,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路透科威特 11 月 1 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周日称,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 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2、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 能力;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 改善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重民生, 保增长,促消费,活市场,统内外,利长远。 不要把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与政治稳定作用相混淆,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是指促使经济平稳 运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但是不要以为经济过热时就必须和应该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经 济过冷时就必须和应该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并不是非用不可的。在一些国家,如 果经济出现问题,就不大用财政政策,而喜欢用货币政策。因此,要注意教材“可以运用” 四个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