汊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社会契约论 法卢校著
译者前言 卢梭(.J. Rousseau,1712-1778)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最卓 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他的《社会契约 论》一书为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 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 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 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本书立论的观点虽然基本上是唯心主 义的,但在十八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提出,终究起过 进步的历史作用。社会契约的理论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 民主理想:针对封建制度和等级特权,提出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斗 口号,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美国革命的《独立宣言》 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两国的宪法,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继承 和体现了卢梭的理论精神和政治理想 本书已经成为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处在革命时代 的各国资产阶级曾经把卢梭的这本《社会契约论》当作福音。以卢梭 为代表的天赋人权思想在本世纪的初期传到我国,在我国旧民主主义 革命阶段曾经产生过一定的思想影响 同时也要看到,卢梭并没有能超出他自己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 他理想中的永恒正义和理性王国,归根结底,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时期代表小资产阶级(小私有者)的利益和要求的呼声,而天赋人权 的学说实质上也只是那个阶级所有制的理想化与理论化而己。所以本
译 者 前 言 卢 梭 ( J . J . R o u s s e a u , 1 7 1 2 — 1 7 7 8 ) 是 十 八 世 纪 启 蒙 运 动 最 卓 越 的 代 表 人 物 之 一 , 是 法 国 大 革 命 的 思 想 先 驱 者 。 他 的 《 社 会 契 约 论 》 一 书 为 十 八 世 纪 末 法 国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和 美 国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提 供 了 理 论 纲 领 。 本 书 的 中 心 思 想 是 : 人 是 生 而 自 由 与 平 等 的 , 国 家 只 能 是 自 由 的 人 民 自 由 协 议 的 产 物 , 如 果 自 由 被 强 力 所 剥 夺 , 则 被 剥 夺 了 自 由 的 人 民 有 革 命 的 权 利 , 可 以 用 强 力 夺 回 自 己 的 自 由 ; 国 家 的 主 权 在 人 民 , 而 最 好 的 政 体 应 该 是 民 主 共 和 国 。 本 书 立 论 的 观 点 虽 然 基 本 上 是 唯 心 主 义 的 , 但 在 十 八 世 纪 下 半 叶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的 前 夜 提 出 , 终 究 起 过 进 步 的 历 史 作 用 。 社 会 契 约 的 理 论 集 中 地 反 映 了 资 产 阶 级 上 升 时 期 的 民 主 理 想 : 针 对 封 建 制 度 和 等 级 特 权 , 提 出 了 争 取 自 由 和 平 等 的 战 斗 口 号 , 并 要 求 建 立 资 产 阶 级 的 民 主 共 和 国 。 美 国 革 命 的 《 独 立 宣 言 》 、 法 国 革 命 的 《 人 权 宣 言 》 以 及 两 国 的 宪 法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都 直 接 继 承 和 体 现 了 卢 梭 的 理 论 精 神 和 政 治 理 想 。 本 书 已 经 成 为 世 界 思 想 史 上 的 重 要 古 典 文 献 之 一 ; 处 在 革 命 时 代 的 各 国 资 产 阶 级 曾 经 把 卢 梭 的 这 本 《 社 会 契 约 论 》 当 作 福 音 。 以 卢 梭 为 代 表 的 天 赋 人 权 思 想 在 本 世 纪 的 初 期 传 到 我 国 , 在 我 国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阶 段 曾 经 产 生 过 一 定 的 思 想 影 响 。 同 时 也 要 看 到 , 卢 梭 并 没 有 能 超 出 他 自 己 时 代 的 和 阶 级 的 局 限 。 他 理 想 中 的 永 恒 正 义 和 理 性 王 国 , 归 根 结 底 , 只 是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时 期 代 表 小 资 产 阶 级 ( 小 私 有 者 ) 的 利 益 和 要 求 的 呼 声 , 而 天 赋 人 权 的 学 说 实 质 上 也 只 是 那 个 阶 级 所 有 制 的 理 想 化 与 理 论 化 而 已 。 所 以 本
译者前言 书虽然有着许多光辉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法因素,但同时也包括了大量 空想的、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加以分析的 本书根据奥比蔼( A uber)版,摩·哈伯瓦斯M. Halbwachs) 注释本译出,翻译过程中对照了1827年菲尔涅(urne)版《卢梭全 集》本和比较通行的另外几种版本。凡遇各本在文字上有出入的地方, 均在脚注中注明 译本曾于1958年以《民约论》书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现在更名 为《社会契约论》移交商务印书馆重版。乘这次重版的机会,我对全 书译文做了较大的修订;但由于自己水平所限,译文和注释中错误或 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能得到专业工作者和读者们的指正 1963年11月 此次再版,又根据伏汉C.E. V augean)本(剑桥两卷本,1962, 及龙门一卷本,1914)和波拉翁G. Beaulac on)本(格拉赛一卷本 1920)全部重校过。注释亦有较大的增删,大多采自哈伯瓦斯,伏汉 波拉翁各家以及其他通行各本,个别地方亦间下己意,以期有助于理 解原文。《日内瓦手稿》第二章有关国家起源的理论,与本书中一些基 本论点,颇多可以互相参证之处,为历来的研究者所重视,此次亦 并译出,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1979年3月
书 虽 然 有 着 许 多 光 辉 的 民 主 思 想 和 辩 证 法 因 素 , 但 同 时 也 包 括 了 大 量 空 想 的 、 反 科 学 的 观 点 和 方 法 。 这 是 我 们 应 该 注 意 加 以 分 析 的 。 本 书 根 据 奥 比 蔼 ( A u b i e r ) 版 , 摩 · 哈 伯 瓦 斯 ( M . H a l b w a c h s ) 注 释 本 译 出 , 翻 译 过 程 中 对 照 了 1 8 2 7 年 菲 尔 涅 ( F u r n e ) 版 《 卢 梭 全 集 》 本 和 比 较 通 行 的 另 外 几 种 版 本 。 凡 遇 各 本 在 文 字 上 有 出 入 的 地 方 , 均 在 脚 注 中 注 明 。 译 本 曾 于 1 9 5 8 年 以 《 民 约 论 》 书 名 由 法 律 出 版 社 出 版 , 现 在 更 名 为 《 社 会 契 约 论 》 移 交 商 务 印 书 馆 重 版 。 乘 这 次 重 版 的 机 会 , 我 对 全 书 译 文 做 了 较 大 的 修 订 ; 但 由 于 自 己 水 平 所 限 , 译 文 和 注 释 中 错 误 或 不 当 之 处 在 所 难 免 , 希 望 能 得 到 专 业 工 作 者 和 读 者 们 的 指 正 。 1 9 6 3 年 1 1 月 此 次 再 版 , 又 根 据 伏 汉 ( C . E . V a u g h a n ) 本 ( 剑 桥 两 卷 本 , 1 9 6 2 , 及 龙 门 一 卷 本 , 1 9 1 4 ) 和 波 拉 翁 ( G . B e a u l a v o n ) 本 ( 格 拉 赛 一 卷 本 , 1 9 2 0 ) 全 部 重 校 过 。 注 释 亦 有 较 大 的 增 删 , 大 多 采 自 哈 伯 瓦 斯 , 伏 汉 、 波 拉 翁 各 家 以 及 其 他 通 行 各 本 , 个 别 地 方 亦 间 下 己 意 , 以 期 有 助 于 理 解 原 文 。 《 日 内 瓦 手 稿 》 第 二 章 有 关 国 家 起 源 的 理 论 , 与 本 书 中 一 些 基 本 论 点 , 颇 多 可 以 互 相 参 证 之 处 , 为 历 来 的 研 究 者 所 重 视 , 此 次 亦 一 并 译 出 , 作 为 附 录 , 供 读 者 参 考 。 1 9 7 9 年 3 月 2 译 者 前 言
目录 第一卷① 第一章第一卷的题旨 第二章论原始社会 第三章论最强者的权利 第四章论奴隶制 第五章论总需追溯到一个最初的约定 第六章论社会公约 第七章论主权者 第八章论社会状态 第九章论财产权 第二卷②… 第一章论主权是不可转让的 第二章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章公意是否可能错误… 第四章论主权权力的界限 第五章论生死权 第六章论法律 ①此处伏汉本尚有如下标题:“本卷探讨人类是怎样由自然状态过渡到政 治状态的,以及公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一译注 ②此处伏汉本尚有如下标题:“本卷讨论立法
目 录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 一 卷 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 一 章 第 一 卷 的 题 旨 … …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 二 章 论 原 始 社 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第 三 章 论 最 强 者 的 权 利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第 四 章 论 奴 隶 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第 五 章 论 总 需 追 溯 到 一 个 最 初 的 约 定 … … … … … … … … … … … … … … 2 1 第 六 章 论 社 会 公 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第 七 章 论 主 权 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第 八 章 论 社 会 状 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第 九 章 论 财 产 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第 二 卷 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第 一 章 论 主 权 是 不 可 转 让 的 … … … … … … … … … … … … … … … … … … 3 8 第 二 章 论 主 权 是 不 可 分 割 的 … … … … … … … … … … … … … … … … … … 4 0 第 三 章 公 意 是 否 可 能 错 误 … … … … … … … … … … … … … … … … … … … 4 3 第 四 章 论 主 权 权 力 的 界 限 … … … … … … … … … … … … … … … … … … … 4 5 第 五 章 论 生 死 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0 第 六 章 论 法 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① ② 此 处 伏 汉 本 尚 有 如 下 标 题 : “ 本 卷 讨 论 立 法 。 ” — — 译 注 此 处 伏 汉 本 尚 有 如 下 标 题 : “ 本 卷 探 讨 人 类 是 怎 样 由 自 然 状 态 过 渡 到 政 治 状 态 的 , 以 及 公 约 的 根 本 条 件 是 什 么 。 ” — — 译 注
目录 第七章论立法者 第八章论人民 第九章论人民(续 第十章论人民(续)· 第十一章论各种不同的立法体系… 第十二章法律的分类 第三卷0…………… 第一章政府总论 第二章论各种不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则 第三章政府的分类 第四章论民主制 第五章论贵族制 …101 第六章论国君制 第七章论混合政府 第八章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 第九章论一个好政府的标志… 112 第十章论政府的滥用职权及其蜕化的倾向 第十一章论政治体的死亡 第十二章怎样维持主权权威…… 第十三章怎样维持主权权威续)…… 第十四章怎样维持主权权威(续)… 第十五章论议员或代表 第十六章论政府的创制绝不是一项契约 第十七章论政府的创制…… 第十八章防止政府篡权的方法 ①此处伏汉本尚有如下标题:“本卷讨论政治法,即政府的形式。”一译
第 七 章 论 立 法 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9 第 八 章 论 人 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 第 九 章 论 人 民 ( 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0 第 十 章 论 人 民 ( 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 第 十 一 章 论 各 种 不 同 的 立 法 体 系 … … … … … … … … … … … … … … … … 7 7 第 十 二 章 法 律 的 分 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 第 三 卷 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 第 一 章 政 府 总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 第 二 章 论 各 种 不 同 政 府 形 式 的 建 制 原 则 … … … … … … … … … … … … … 9 2 第 三 章 政 府 的 分 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 第 四 章 论 民 主 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8 第 五 章 论 贵 族 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1 第 六 章 论 国 君 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4 第 七 章 论 混 合 政 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4 第 八 章 论 没 有 一 种 政 府 形 式 适 宜 于 一 切 国 家 … … … … … … … … … … 1 1 6 第 九 章 论 一 个 好 政 府 的 标 志 … … … … … … … … … … … … … … … … … 1 2 3 第 十 章 论 政 府 的 滥 用 职 权 及 其 蜕 化 的 倾 向 … … … … … … … … … … … 1 2 6 第 十 一 章 论 政 治 体 的 死 亡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第 十 二 章 怎 样 维 持 主 权 权 威 … … … … … … … … … … … … … … … … … 1 3 3 第 十 三 章 怎 样 维 持 主 权 权 威 ( 续 ) … … … … … … … … … … … … … … 1 3 4 第 十 四 章 怎 样 维 持 主 权 权 威 ( 续 ) … … … … … … … … … … … … … … 1 3 7 第 十 五 章 论 议 员 或 代 表 … … … … … … … … … … … … … … … … … … … 1 3 9 第 十 六 章 论 政 府 的 创 制 绝 不 是 一 项 契 约 … … … … … … … … … … … … 1 4 4 第 十 七 章 论 政 府 的 创 制 … … … … … … … … … … … … … … … … … … … 1 4 6 第 十 八 章 防 止 政 府 篡 权 的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1 4 8 2 目 录 ① 此 处 伏 汉 本 尚 有 如 下 标 题 : “ 本 卷 讨 论 政 治 法 , 即 政 府 的 形 式 。 ” — — 译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