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复习 七到九年级课内古诗共13首,词6首,曲2首, 作者共19位,涉及的题材主要为六个方面 怀古、咏物、写景、战争、行旅、送别
古诗复习 七到九年级课内古诗共13首,词6首,曲2首, 作者共19位,涉及的题材主要为六个方面: 怀古、咏物、写景、战争、行旅、送别
诗歌的类型及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或事迹。咏史怀古诗 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 或抨击社会现实。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 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后加 “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 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暗含对现实的不 满甚至批判;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如杜牧《赤壁》、陈与 义《登岳阳楼》)
诗歌的类型及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或事迹。咏史怀古诗 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 或抨击社会现实。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 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后加 “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 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暗含对现实的不 满甚至批判;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如杜牧《赤壁》、陈与 义《登岳阳楼》)
(二)咏物诗 1、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 着意描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借所咏之物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格;或表达自己对人生的 思考、对人物的评价。 2、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3、解读方法: 找准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点)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如曹操《观沧海》、杜甫 《望岳》)
(二)咏物诗 1、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 着意描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借所咏之物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格;或表达自己对人生的 思考、对人物的评价。 2、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3、解读方法: 找准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点),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如曹操《观沧海》、杜甫 《望岳》 )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 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 物是王维、孟浩然。 1、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 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内容和情感上主要 表现为: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 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 情调,表达自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 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 物是王维、孟浩然。 1、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 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内容和情感上主要 表现为: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 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 情调,表达自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 唐代,形成了奇特壮丽的边塞诗,其代表人物是 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一般出现”“塞”“征” “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从军行》 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 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 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 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王维《使至塞上》、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春望》)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 唐代,形成了奇特壮丽的边塞诗,其代表人物是 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一般出现”“塞”“征”、 “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从军行》 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 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 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 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王维《使至塞上》、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春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