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的基本参数■直径D45~150,也有30~150mm,科研拉到15~150mm,D越大,加工能力越大,生产效率越高。长径比(L/D)通常为18~25,小的可达到1:30其至1:35。,L/D越大,有利于塑化和混合,减少漏流和逆流生产能力大,且螺杆适应性强。但L/D增大,加工时间长,降解,自重加大而使自由端下垂,易擦伤
螺杆的基本参数 ◼ 直径D 45~150,也有30~150mm,科研 到15~150mm,D越大,加工能力越大,生 产效率越高。 ◼ 长径比(L/D) 通常为18~25,小的可达到 1:30甚至1:35。 ◼ L/D越大,有利于塑化和混合,减少漏流和逆流, 生产能力大,且螺杆适应性强。 ◼ 但L/D增大,加工时间长,降解,自重加大而使 自由端下垂,易擦伤
螺旋角Φ与螺距tΦ越大,挤出能力越大,剪切作用越小,Φ=10-30°,当t=D,Φ=17°41'时,螺杆一般是等螺距的,但也有不等螺距的。压缩比指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的容积之比,表示塑料通过螺杆的全过程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愈大,塑料受到挤压的作用也就愈大
◼ 螺旋角Φ与螺距t Φ越大, 挤出能力越大,剪切作用越小,Φ=10- 30° ,当t=D, Φ=17 °41′时,螺杆一般是 等螺距的,但也有不等螺距的。 ◼ 压缩比 指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 个螺槽的容积之比, 表示塑料通过螺杆的全过程 被压缩的程度。 压缩比愈大,塑料受到挤压的作用也就愈大
■螺槽深度hh小,产生较高的剪切速率,有利于传热和塑化,但挤出生产率低热敏性塑料(如PVC)宜用深槽螺杆■熔体粘度低和热稳定性较高的塑料(如PA等)宜用浅槽螺杆
◼ 螺槽深度h h小,产生较高的剪切速率,有利于传 热和塑化,但挤出生产率低; ◼ 热敏性塑料(如PVC)宜用深槽螺杆 ◼ 熔体粘度低和热稳定性较高的塑料(如PA 等)宜用浅槽螺杆
■螺杆与料筒的间隙大,生产效率低,且不利于热传导并降低剪切速率,不利于物料的熔融和混合。■过小时,强烈的剪切作用易引起物料出现热力学降解。一般=0.1~0.6mm为宜
◼ 螺杆与料筒的间隙δ ◼ δ大,生产效率低,且不利于热传导并降 低剪切速率,不利于物料的熔融和混合。 ◼ δ过小时,强烈的剪切作用易引起物料出 现热力学降解。 一般δ =0.1~0.6mm为宜
螺杆的作用■输送物料,螺杆转动时,物料在旋转的同时受到轴向压力,向机头方向流动。■传热塑化物料螺杆与料筒配合使物料接触传热面不断更新,在料筒的外加热和螺杆摩擦作用下,物料逐渐软化,熔融为粘流态。混合均化物料螺杆与料筒和机头相配合产生强大剪切作用,使物料进一步均匀混合,并定量定压由机头挤出
螺杆的作用 ◼ 输送物料 螺杆转动时,物料在旋转的同 时受到轴向压力,向机头方向流动。 ◼ 传热塑化物料 螺杆与料筒配合使物料接 触传热面不断更新,在料筒的外加热和螺 杆摩擦作用下,物料逐渐软化,熔融为粘 流态。 ◼ 混合均化物料 螺杆与料筒和机头相配合 产生强大剪切作用,使物料进一步均匀混 合,并定量定压由机头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