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对湖泊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湖泊内源污染严重。 大量研究表明,富营养化发生机理主要为 1)流城污染物排入是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最关键的因素 目前,我国约80%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同时工业 废水处理中对氮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大量污染物随河 流、地表径流排入湖泊。据统计:每年排入滇池、太湖、蘖 湖的TP、TN和COD量是湖泊最大允许量的3~10倍,破坏了 湖泊生源物质的平衡,造成水质恶化
活动对湖泊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湖泊内源污染严重。 大量研究表明,富营养化发生机理主要为: (1)流域污染物排入是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最关键的因素 目前,我国约80%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同时工业 废水处理中对氮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大量污染物随河 流、地表径流排入湖泊。据统计:每年排入滇池、太湖、巢 湖的TP、TN和COD量是湖泊最大允许量的3~10倍,破坏了 湖泊生源物质的平衡,造成水质恶化
(2)富营养化湖泊中水化学平衡发生变化 湖泊水体中三大平衡(pH、DO和C)是维持湖泊生态系 统良性循环的保障。大量污染物进入湖泊后造成湖水pH上升, 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而藻类大量繁殖又进一步提高湖水的 pH,进而为水华藻类如微囊藻等的疯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由湖水中光合作用产氧和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耗氧过程知, 水体DO下降有利于蓝藻生长,而对其它藻类生长不利。当湖 水N、P对藻类生成达饱和时,C也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此时 水体增加碳源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
(2)富营养化湖泊中水化学平衡发生变化 湖泊水体中三大平衡(pH、DO和C)是维持湖泊生态系 统良性循环的保障。大量污染物进入湖泊后造成湖水pH上升, 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而藻类大量繁殖又进一步提高湖水的 pH,进而为水华藻类如微囊藻等的疯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由湖水中光合作用产氧和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耗氧过程知, 水体DO下降有利于蓝藻生长,而对其它藻类生长不利。当湖 水N、P对藻类生成达饱和时,C也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此时 水体增加碳源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
(3)湖泊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 湖泊生物多样性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湖泊 自净过程、资源再生利用及作为生物基因库方面有重要意义 富营养化所带来的低DO、低透明度和基质强还原性等从根本上 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初级生产力结构,导致水生植 被特别是沉水植物的衰退和消失,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从以大型 水生植物为主转变为以藻类为主要初级生产者。 (4)湖泊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 沉积物是污染物及营养物质的蓄积库。当外源得到有效控
(3)湖泊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 湖泊生物多样性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湖泊 自净过程、资源再生利用及作为生物基因库方面有重要意义。 富营养化所带来的低DO、低透明度和基质强还原性等从根本上 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初级生产力结构,导致水生植 被特别是沉水植物的衰退和消失,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从以大型 水生植物为主转变为以藻类为主要初级生产者。 (4)湖泊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 沉积物是污染物及营养物质的蓄积库。当外源得到有效控
制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再释放也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一 个重要原因。据估计,若滇池点源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释 放的P仍可维持滇池水体目前富营养化水平达63年。 湖泊沉积物与湖水界面营养盐交换过程涉及N、P的生物 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物对营养物质的吸附解吸和沉积物的再 悬浮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研究表明:扰动、温度、 p、h、DO、藻类、微生物和湖泊水化学组成都将影响沉积 物P的释放。由于湖泊沉积物有时表现以释放P为主,有时却 表现为以吸附P为主,目前尚不清楚控制P从沉积物中释放或 吸附的关键因素
制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再释放也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一 个重要原因。据估计,若滇池点源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释 放的P仍可维持滇池水体目前富营养化水平达63年。 湖泊沉积物与湖水界面营养盐交换过程涉及N、P的生物 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物对营养物质的吸附-解吸和沉积物的再 悬浮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研究表明:扰动、温度、 pH、Eh、DO、藻类、微生物和湖泊水化学组成都将影响沉积 物P的释放。由于湖泊沉积物有时表现以释放P为主,有时却 表现为以吸附P为主,目前尚不清楚控制P从沉积物中释放或 吸附的关键因素
2.POPs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POPs可通过各种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长期存在于环境中。 多数POP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通过食 物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1989年我国提出优先控制的168种污染物黑名单,其中有机 污染物58种;推荐实施的优先控制污染物48种,有机污染物占 38种。这些有毒有机污染物在水中含量很低,主要被悬浮颗粒 物吸附并迁移到沉积物中。沉积物作为有机污染物的蓄积库, 它有可能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源 环境监测表明:我国一些主要河流都不同程度受到有机污
2. POPs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POPs可通过各种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长期存在于环境中。 多数POP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通过食 物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1989年我国提出优先控制的168种污染物黑名单,其中有机 污染物58种;推荐实施的优先控制污染物48种,有机污染物占 38种。这些有毒有机污染物在水中含量很低,主要被悬浮颗粒 物吸附并迁移到沉积物中。沉积物作为有机污染物的蓄积库, 它有可能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源。 环境监测表明:我国一些主要河流都不同程度受到有机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