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与管理 精品课程 ·斜线型流水施工图表 (2)流水施工设计要点 施工段:施工过程(或工序);连续搭接:均衡投入。 (3)流水施工参数 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施工段:施工过程(或工序);工作面;工艺间歇:技术间歇。 (4)流水施工的基本计算 流水施工工期等于两相邻施工过程开始投入施工的时间差和最后一个施工过程总持续 时间之和。 流水步距b的计算,可采用下表和相应步骤进行: ·列表。即列出各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表: 。累加。即将各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分别累计: ·斜减。即将以上各施工过程的累计作业时间错位相减: ·取大。在各列差数中取其中最大值,即为该相邻两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 (5)施工流向的选择与优化 合理选择施工流向,应该立足于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和周围的施工环境,结合工程项目 分期施工和交付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决定施工流向的因素: ·施工场地的场地条件: ·施工现场内外道路交通条件 。项目的交工顺序和使用要求: 。现场竖向设计和土方挖填的平衡关系: ·建筑物的类型和施工平面布局。 施工流向优化的方法一排序方法。 第3章施工组织设计 3.1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以工程或建设项目为对象,所进行的施工规划(或计划),就是施工组织设计,其结果 所形成的程序性文件称为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是施工组织与管理的重要组 成内容。 6 宗永臣编
施工技术与管理 精品课程 (1)产生背景 我国在建国初期,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管理模式,施工组织设计就 是当时基本建设计划管理的主要基本方法之一。但现在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主 要的是通过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来实现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 (2)设计对象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而编制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规划。它是随着工程建设程 序各环节工作内容的逐步展开,由战略性到实施性的逐步深化过程,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负 责编制的主体内容和深度要求也不尽相同。 3.2施工组织设计的类型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编制的主体、涉及的工程范围和编制的时间及深度要求,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发挥不同的作用。 (1)按编制的主体分类 。建设方的施工组织设计 ·承建方的施工组织设计 (2)按编制的对象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的对象分类,主要是指根据建设项目的分解结构,分别编制不同层 次、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不同深度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3)按编制的时间和深度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的时间和深度要求,是根据工程建设程序来决定的。建设项目或 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是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编制,用于指导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 的施工总体部署,为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的组织、发包方式和合同结构的选择等工作提供依据。 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相应工程 工前的施工准备期间进行编制的。 3.3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7 宗永臣编
施工技术与管理 精品课程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应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范围、复杂程度和管理要求进行确定。 原则上应使所编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能起到指导施工部署和各项作业技术活动的作用, 对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又有慎密的分析和相应的对策措施,体现出其针对性、 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合理性。 3.3.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 (1)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施工条件分析主要包括: ·①施工合同条件:②现场条件:③法规条件。 (2)施工总体部署 施工总体部署是一种战略性的施工程序及施工展开方式的总体构想策划。通过施工总体 部署的描述,阐明施工条件的创造和施工展开的战略运筹思路,使之成为全部施工活动的基 本纲领。 (3)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是指施工组织设计范围内全部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及其进程的时间计 划。它包括工程交工或动用的计划日期,各主要项目施工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交义搭接关系: 建设总工期和主要单位工程施工工期。 (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设施配置计划 根据工程的特点、实物工程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做好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类设施配 置的计划安排:施工现场供电、供水、供热等需要量的测算及配置方案:工地材料物资堆场 及仓库面积的确定与安排:现场办公、生活等所需临时房屋的数量及配置、搭设方案,甚至 还包括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及围墙的修建等。 (5)施工总平面图 在施工总平面图上,用规定或定义的专用图例,标志出一切地上、地下的已有和拟建的 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标志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临时道路、临时供 水供电供热供气管线:仓库堆场、现场行政办公及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永久性测量放线标 桩等的位置。 3.3.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8 宗永臣编
施工技术与管理 精品课程 从承包单位施工项目管理的角度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用于指导具体施工项目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实施质量、工期、成本 和安全目标控制的直接依据。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 。时间计划。通常用横道图、网络图等形式来表现整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展开、各作业 活动的相互关系、时间进程及计划施工工期。 ·资源计划。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设备、 模板、脚手架等。 (4)施工平面图 根据其所需布置的全部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整个施工期间为生产服务,位置是固定的不宜多次搬移的设施。如施工临 时道路,供水供电管线,仓库加工棚,临时办公房屋等; 。另一类是随着各阶段施工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动态变化的布置方案,如土方堆放、 混凝土构件预制,主要装修材料,进场待安装的建筑设备等等。 (5)施工措施 施工措施主要是指为贯彻执行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的布置与管理,从技 术、经济、组织、管理、合约(分包及采购等施工所必需的合同)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 可操作的措施和要求。 3.4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 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如下两类: (1)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总体部署和施工程序的合理性: ·建设工期及施工均衡性: 9 宗永臣编
施工技术与管理 精品课程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 。质量、安全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及施工用地情况。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计划施工工期是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否明确,保证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冬雨季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第4章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 它借助网络图的基本理论对项目的进展及内部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描述和具体规划,有利于计 划系统优化、调整和计算机的应用。 4.1概述 (1)基本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运用网络图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计划管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方 法。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需把握下列要点: ·将整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活动,确定各项施工活动所需的时间、人力、物力, 明确各活动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 ·按照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络图模型,通过计算确定各工作的时间参数、关键 工作和关键线路,确定资源消耗和投资分布: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优化原理,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时间、费用和资源进行优化 和调整,选择最优方案: ·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调整偏差,实行有效的监 督和相应的控制。 (2)发展历史 早期的进度计划大多采用横道图的形式。1956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工程技术人 员和数学家共同开发了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1958年,美国海 军军械局针对舰载洲际导弹项目研究,开发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me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 10 宗永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