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氮及其化合物 >氨的化学性质 加合反应 氨为路易士碱,提供孤对电子与其它分子加成 如:NH3+H2O→NH4+OH 加H+生成铵盐 加OH-释放NH3用于实验室制NH3、鉴定NH4盐 Agt 2NH3 --Ag(NH3)21 Cu2++4NH3→Cu(NH3)2 CaCl2+8NH3-CaCI2. 8NH3 (∴CaCl2不能做NH的干燥剂) 2)取代反应 可生成一系列NH3的衍生物,如:NNH2、Li2NH、AIN 又如:Hg(NH2)CI、CO(NH2)2 上页下页 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14.2 氮及其化合物 如: NH3 + H2O NH4 + + OH- 加H+ 生成铵盐 加OH- 释放NH3 用于实验室制NH3、鉴定NH4 +盐 Ag+ + 2NH3 ─→[Ag(NH3 )2 ] + Cu2+ + 4NH3 ─→[Cu(NH3 )4 ] 2+ CaCl2 + 8NH3 ─→ CaCl2·8NH3 (∴CaCl2不能做NH3的干燥剂) ➢ 氨的化学性质 1) 加合反应 氨为路易士碱,提供孤对电子与其它分子加成 2) 取代反应 可生成一系列NH3的衍生物,如:NaNH2、Li2NH、AlN 又如:Hg(NH2 )Cl、CO(NH2 )2
14.2氮及其化合物 氨的化学性质 2NH+ 2Na NaNH+h 4NH3+ CoCl2 CO(NH2)2+ 2NH4CI 2NH3+ HgCl2-Hg(NH2)CI++ NHCI 3)还原反应 如: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02800 ℃ 4NO+6H2O(工业制HNO3的基础反应) 2NH +3Cuo-3Cu+N+3Ho 2NH3+ 3CI2 2+ 6HCI (可用于检验C2气管道是否漏气) NHANO3 N20+ 2H20 上页下页 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14.2 氮及其化合物 ➢ 氨的化学性质 2NH3 + 2Na NaNH2 + H2 4NH3 + COCl2 CO(NH2 )2 + 2NH4Cl 2NH3 + HgCl2 Hg(NH2 )Cl + NH4Cl 如:4NH3 + 3O2 (纯氧) 2N2+6H2O 4NH3 + 5O2 4NO + 6H2O (工业制HNO3的基础反应) 2NH3 + 3CuO ─→ 3Cu + N2 + 3H2O 2NH3 + 3Cl2 ─→ N2 + 6HCl (可用于检验Cl2气管道是否漏气) 3) 还原反应 400℃ 800℃ Pt NH4NO3 N2O + 2H2O
14.2氮及其化合物 铵盐 ①NH4与碱金属离子(如K+)的某些性质相似导至其对应盐类有某些 相似性。如:晶型、颜色、溶解性。 ②固体铵盐的热分解性: 与对应碱金属离子的盐又有不同之处,如:铵盐有水解性,热不稳定性。 固体铵盐的热分解规律(分解产物因酸根性质不同而异) a.非氧化性酸的铵盐 (NH4CrO热分解反应中产生气和绿色的Cr2O3, b.氧化性酸的铵盐 N2或氮的氧化物(不放NH3↑) ③NH4的鉴定: a NH++OH- NH3+H2O;(可用湿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bNH4+奈斯勒试剂一→棕色↓ K2|HgI4KOH溶液 上页下页 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 铵盐 ① NH4 +与碱金属离子(如K+ )的某些性质相似导至其对应盐类有某些 相似性。如: 晶型、颜色、溶解性。 ② 固体铵盐的热分解性: 与对应碱金属离子的盐又有不同之处,如: 铵盐有水解性, 热不稳定性。 a. 非氧化性酸的铵盐; 固体铵盐的热分解规律(分解产物因酸根性质不同而异): (NH4 )2CrO7热分解反应中产生气和绿色的Cr2O3, b. 氧化性酸的铵盐 N2或氮的氧化物(不放NH3↑) ③ NH4 +的鉴定: a. NH4 + + OH- NH3 + H2O;(可用湿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b. NH4 + + 奈斯勒试剂 ─→ 棕色↓ K2 [HgI4 ]–KOH溶液 14.2 氮及其化合物
14.2氮及其化合物 (2)氨的衍生物 联氨、羟氨、氢叠氮酸 >联氨(肼)N2H4 制法2NH3+ Naclo NH+ NaCl+H,o 反应分两步,痕量过渡金属离子会影响肼的生成 性质: 元弱碱碱性:NH3>N2H4>NH2OH 可形成配合物 强还原剂(碱性下) N2H4()+O2(g) N2(g)+2H2O >氢叠氮酸HN3 制法肼与亚硝酸作用生成氢叠氮酸 N2H4+ HNO2 HN3+ 2H20 上页下页 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联氨、羟氨、氢叠氮酸 (2) 氨的衍生物 14.2 氮及其化合物 ➢ 联氨(肼) N2H4 •制法 2NH3 + NaClO N2H4 + NaCl +H2O 反应分两步,痕量过渡金属离子会影响肼的生成 •性质: 二元弱碱 可形成配合物 强还原剂(碱性下) N2H4 (l) + O2 (g) N2 (g) + 2H2O 碱性:NH3 > N2H4 > NH2OH ➢ 氢叠氮酸 HN3 •制法 肼与亚硝酸作用生成氢叠氮酸 N2H4 + HNO2 HN3 + 2H2O
14.2氮及其化合物 叠氮酸及叠氮离子的结构 N-N H 性质 ①受撞击易爆炸分析: ∠H8=527k.mo2(g) 2HN3(g)—3N2(g)+H ②挥发性一元弱酸。 HN (ag) H++N Ka=19×105 其稀的水溶液几乎不分解。 叠氮化物 重金属(AgPb2、cu2Hg2+…)的叠氮化物受撞击易爆炸分解, 用作“引爆剂” 上页下页 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性质 ① 受撞击易爆炸分析: 2HN3(g) 3N2 (g) + H2 (g) △r H m = -527 kJ.mol-1 •叠氮酸及叠氮离子的结构 N N N H · · · ·· · ·· ·· N N N · · ·· · ·· · ·· ·· ② 挥发性一元弱酸。 HN3(aq) H+ + N3 - Ka=1.9×10-5 其稀的水溶液几乎不分解。 •叠氮化物 重金属(Ag+、Pb2+、Cu2+、Hg2 2+…)的叠氮化物受撞击易爆炸分解, 可 用作“引爆剂” 14.2 氮及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