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55《恶乎往而不可》同步练习 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尻(kao) 曲偻(10 句(j)赘 B.有诊(zhen)饼(xian)鹗(xiao)炙 C.怛(da)化镆铘(ye)蘧(qu)然 D.眴(xun)若刖(yue)者婴(shd)资 【答案】C(A句:gou,B渗:1i,D眴:shun) 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予因以求时夜 B.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D.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E.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答案】E(A时一伺,B县一悬,C兑一悦,D郤一隙) 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 【答案】C(C况且A恶:①厌恶,②丑:B因:①就,②沿袭:D适:①往, ②恰好) 4.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例句中的“故”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 A.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B.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C(例句与C都当“旧”讲,A所以,B过去的技能,D特意)
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55《恶乎往而不可》同步练习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尻(kāo) 曲偻(lǚ) 句(jù)赘 B.有沴(zhěn) 跰 (xiān) 鸮(xiāo)炙 C.怛(dá)化 镆铘(yé) 蘧(qú)然 D.眴(xún)若 刖(yuè)者 翣(shà)资 【答案】 C(A 句:ɡōu,B 沴:lì,D 眴:shùn) 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予因以求时夜 B.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D.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E.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答案】 E(A 时—伺,B 县—悬,C 兑—悦,D 郤—隙) 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C(C 况且 A 恶:①厌恶,②丑;B 因:①就,②沿袭;D 适:①往, ②恰好) 4.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例句中的“故”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 A.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B.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C(例句与 C 都当“旧”讲,A 所以,B 过去的技能,D 特意)
5.下列句子中的“卒”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答案】AD(AD都当“终于”讲,B同“猝”,C士兵)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停数日,辞去 【答案】B(例句和B都当“推辞”讲A辞别,C言词,D告辞) 7.下列句子中的“形”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B D. 【答案】B(①形体;②显露) 8.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B.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C.还视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AC(AC都是宾语前置)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日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 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
5.下列句子中的“卒”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答案】 AD(AD 都当“终于”讲,B 同“猝”,C 士兵)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停数日,辞去 【答案】 B(例句和 B 都当“推辞”讲 A 辞别,C 言词,D 告辞) 7.下列句子中的“形”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①形体;②显露) 8.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B.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C.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 AC(AC 都是宾语前置)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 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
者也,常和人而己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 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 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 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 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卫有恶人焉(恶人:不善良的人) B.丈夫与之处者(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妇人:这里泛指成年女子) D.泛然而若辞(泛然:这里形容漫不经心的样子) 【答案】A(恶人:丑陋的人) 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不可入于灵府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今吾闻至人之言 D.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答案】D①D项均为代词,可译为“这”A项均为介词,第一个“于”意思是 对 向”,第二个意思是“到”B项均为连词,第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第 二个表示顺承关系C项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他”,第二个“之”是助词, 意思是“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B.果以恶骇天下 C.其脆易泮 D.少仲尼之闻
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 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 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 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 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卫有恶人焉(恶人:不善良的人) B.丈夫与之处者(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妇人:这里泛指成年女子) D.泛然而若辞(泛然:这里形容漫不经心的样子) 【答案】 A(恶人:丑陋的人)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不可入于灵府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今吾闻至人之言 D.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答案】 D(D 项均为代词,可译为“这”A 项均为介词,第一个“于”意思是 “对”、“向”,第二个意思是“到”B 项均为连词,第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第 二个表示顺承关系 C 项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他”,第二个“之”是助词, 意思是“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B.果以恶骇天下 C.其脆易泮 D.少仲尼之闻
【答案】CCC项“泮”通“判”,不是词类活用A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统治B 项“骇”是使动用法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 发展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 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 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 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 运用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 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 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 【答案】C(“运用比喻手法”错误,应是“运用夸张手法,造成肖像与内心的 强烈反差”)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 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既 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 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 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馀众 属周文帝已统岳兵,与信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及孝武西迁,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 乱识忠良,岂虚言哉!”时荆州虽陷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 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 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 遂定
【答案】 C(C 项“泮”通“判”,不是词类活用 A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B 项“骇”是使动用法 D 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 发展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 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 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 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 运用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 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 【答案】 C(“运用比喻手法”错误,应是“运用夸张手法,造成肖像与内心的 强烈反差”)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 之 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既 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 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 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馀众 属周文帝已统岳兵,与信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及孝武西迁,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 乱识忠良,岂虚言哉!”时荆州虽陷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 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 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 遂定
东魏又遣其将髙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 方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 厚 寻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閤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讼,历年不 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 附者数万家周文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 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 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 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 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 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选自《北史·独孤信传》有删节)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推荐 B.捐妻子从我捐:捐献 C.梁武义之义:以……为义,认为有信义 D.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雅:平素、向来 【答案】B(捐:舍弃,丢下) 14.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独孤信“有影响力”的一组是( ①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②流人愿附者数万家③胜乃令信入关,抚岳 馀众④少相友善,相见甚欢⑤矫称信据陇右⑥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 信而侧帽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D(①句说的是独孤信的父亲;③句只是说贺拔胜命独孤信入关招抚贺 拔岳的余部;④句只是表明了周文帝和独孤信的关系)
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 方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 厚 寻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讼,历年不 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 附者数万家周文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 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 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 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 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 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选自《北史·独孤信传》有删节)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推荐 B.捐妻子从我 捐:捐献 C.梁武义之 义:以……为义,认为有信义 D.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雅:平素、向来 【答案】 B(捐:舍弃,丢下) 14.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独孤信“有影响力”的一组是( ) ①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②流人愿附者数万家 ③胜乃令信入关,抚岳 馀众 ④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⑤矫称信据陇右 ⑥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 信而侧帽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 D(①句说的是独孤信的父亲;③句只是说贺拔胜命独孤信入关招抚贺 拔岳的余部;④句只是表明了周文帝和独孤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