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作者简介:(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 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 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 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 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 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 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作者简介:(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 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 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 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 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 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 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 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 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 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 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 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 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 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不长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 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 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 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 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 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 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 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不长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 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 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 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 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 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66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 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 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 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 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 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 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 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 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 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66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 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 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 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 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结合注释朗读词作,掌握全词内容。 孙权 时无英雄 上阕:大好河山 刘裕怀古伤今朝廷腐败 用典壮志未酬 对比 刘义隆评古论今前车之鉴 用典 下阕: 现实状况四十三年现实如故 神鸦社鼓百姓麻木 用典 廉颇评古论今壮志难酬 用典
结合注释朗读词作,掌握全词内容。 大好河山 孙权 刘裕 怀古伤今 时无英雄 朝廷腐败 壮志难酬 上阕: 下阕: 刘义隆 廉颇 用典 评古论今 前车之鉴 壮志未酬 评古论今 用典 用典 现实状况 四十三年 现实如故 神鸦社鼓 百姓麻木 用典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