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 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 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 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 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 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 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 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 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 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 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 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 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 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 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 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 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 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 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作者简介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 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 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掘英 雄泪!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 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 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 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 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 雄泪!
分析词的上片 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 什么景色? 一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 样的心绪呢?(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分析词的上片 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 什么景色?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 样的心绪呢?(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 借景抒情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 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 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 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 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 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 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 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 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 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 的手法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 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 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 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 种( ) 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 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 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 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 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 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 的手法。 磊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