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成因 口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口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口矿物的变化 口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口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1 矿物的成因 ❑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 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 矿物的变化 ❑ 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 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作用的性质,将之划分为 内生作用: 口岩浆作用 口伟晶作用 口热液作用 口外生作用 口风化作用 口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 口变质作用 口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作用) 口区域变质作用
2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 矿物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根据地质作用的性质, 将之划分为: ❑ 内生作用: ❑ 岩浆作用 ❑ 伟晶作用 ❑ 热液作用 ❑ 外生作用: ❑ 风化作用 ❑ 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 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 ❑ 变质作用: ❑ 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作用) ❑ 区域变质作用 结晶学与矿物学
形成可物的地质作用 内生作用 外生作用□变质作用 岩伟接热火 风沉 接区 浆 触液山 化积 触‖域 作作交作作 作作 变变 用用代用用 用用 质质 机化目胶生 械 体‖物 沉沉目沉沉 积积积‖积
3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内生作用 岩 浆 作 用 伟 晶 作 用 接 触 交 代 热 液 作 用 火 山 作 用 风 化 作 用 沉 积 作 用 接 触 变 质 区 域 变 质 机 械 沉 积 化 学 沉 积 胶 体 沉 积 生 物 沉 积 外生作用 变质作用
+十 + ∴羋 +十 ∴∵ + ∴ ZAn ++ 00 含金刚石的伟晶岩的带状构造 矽卡岩 热液矿脉 角砾云母橄榄岩
4
岩浆作用 在岩浆作用中,形成的主要矿物及其晶出的顺序依次为:Mg,Fe硅酸 盐-橄模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K,Na,Ca硅酸盐斜长石、正 长石、微斜长石以及石英等造岩矿物。从而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形成不同 的矿物组合,构成不同的岩石类型 岩浆作用可以形成重要的矿床,如超基性岩主要形成铬、铂或金刚石 矿床;基性岩主要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 钙碱性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Si02 石英碱性长石 岩石 含量 铁镁矿物 (Q) (Af) 主要次要 超基性岩 Cpx (橄榄岩类) <45%01+0px 无 无 (Hb) 基性岩 45- Cpx+Pl px 无-少 (辉长岩) 53%(基性) 无一少量 (Hb,Bi)量 中性岩 53-|H+P1 出现, (闪长岩) 63%(中性) Cpx, Bi<20% 但少量P1/Af=2/1 酸性岩 Bi+Pl (花岗岩) >63% (酸性) Hb >20% 主要 P1/Af=1/2
5 岩浆作用 钙碱性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 岩石 SiO2 含量 铁镁矿物 石英 (Q) 碱性长石 (Af) 主要 次要 超基性岩 (橄榄岩类) <45% Ol+Opx Cpx (Hb) 无 无 基性岩 (辉长岩) 45- 53% Cpx+Pl (基性) Opx (Hb,Bi) 无-少 量 无-少量 中性岩 (闪长岩) 53- 63% Hb+Pl (中性) Cpx,Bi <20% 出现, 但少量 Pl/Af=2/1 酸性岩 (花岗岩) >63% Bi+Pl (酸性) Hb >20% 主要 Pl/Af=1/2 在岩浆作用中,形成的主要矿物及其晶出的顺序依次为:Mg, Fe硅酸 盐-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K, Na, Ca硅酸盐-斜长石、正 长石、微斜长石以及石英等造岩矿物。从而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形成不同 的矿物组合,构成不同的岩石类型 岩浆作用可以形成重要的矿床,如超基性岩主要形成铬、铂或金刚石 矿床;基性岩主要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