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2012年初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4页第 Ⅱ卷第5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 式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小题,共29分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分。14小题每题2分;5-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h)骨元(n)杂侧隐 眼花摩乱 B胶耐(xd) 飘(p0o悍亢 鞠躬尽瘁 C豆(en洁煞(shd)白仰第然惯通 D蓬(00)胚(p6)芽 沉额 通宵达且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起令人叹为观止的食品造便事件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B他非常具有表演天分模仿的赵本山椭栩如生。 C这个小家伙滑稽的语言使在场的人们忍俊不禁。 D经过市容部门妙手回春的整治,原先脏乱不堪的道路变得整洁优美了。 初三语文第1页(共12页)
3.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 B他是第二个核事故的牺牲者在事故发生后5小时就死去了 C看着这些熟悉的物品,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战争年代。 D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教育局下达了一切校外人员均不得入校。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她忽而笑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 C终于登上了顶峰无边风景尽收眼底他不禁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慨 D学者感到挺纳闷苦苦思索这究竞是什么道理?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L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诗经关雎》) 上述两句在诗中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体现出一种音乐美。 B大漢孤烟直,长河落日国 (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景虽不多但空间大层次丰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美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黄河的奔腾澎湃。 D.山河破碎风飘军,身世浮沉而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此联运用拟人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片断完成69题(9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看”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 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吉售今了一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摔自信力了。 初三语文第2页(共12页)
如果单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 “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因人曾经有过“他信 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聿 的是逐渐言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 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成是有害,一时就 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6“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些群众忧国忧民,表现出对当时中国现状的不安。 B.一部分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以掩盖国民党当 局的罪责。 C那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人但求自保,民族的团结精神正迅速解体,因而有 识之士发出了感慨。 D国民党上层遍察民意后得出此结论应该有一定道理。 7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A捏造事实 B.以偏概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见大 8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批较的敌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一句中的”这一点现象”是指前文中所说的“公开的文 字”的内容。 c上面语段批驳的方式是通过论据来驳论点 D所谓”自欺力”是指”一味求神拜佛”,麻醉自己。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完成文后9-11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耶 初三语文第3页(共12页)
E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于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 说,墨于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又国不杀人。 于子超,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于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刑国有余 于地而不足于民,示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又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9.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于是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10对吾义固不杀人”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我讲义气,向来不肯杀人。 D我坚守道义,向来不肯杀人。 11对文章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墨子行十日十夜面至于郢”的目的是止楚攻宋,体现了墨子的非攻“主张 B墨子连用五个“不可谓”,步步深人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人矛 盾之中。 C公输盘服”一句中“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D作为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墨子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联系全文看也正是靠 他巧妙锋利的言辞最终迫使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初三语文第4页(共12页)
第Ⅱ卷(主观题共91分) 注意率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答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5小题,共91分。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每小题1分) (1)来垂钓碧溪上, (季白《行路难》)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落红不是无情物 (类自珍《己亥杂诗》) (4)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孟于《更我所欲也》) 13.《沁园春雪》一词中,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是:“ (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14-16题。(7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圣小过不改,大恶形 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情慢也嫉炉也,邪僻也情慢剧桥,孝敬焉;城炉则刻,灾害兴焉 僻则俠,节义颤焉。是数者,皆德之界而身之映。或有一焉,必去之如森腰远之如 夏。。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蜃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愿小而为之无恤⊙,则必默;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仗 基;或于小恶终无大戾②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心①(q)圣向圣人看齐②服(mnQ)分别是吃苗板和苗叶的害虫,③:子一类 有毒的虫,④整(sh):蜂竭子等用毒莉刺人或动物,心愤:担心忧虑,枚:所,①戾:罪过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2)己过不改则累德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点有一焉,必去之如品播远之如蜂蛋 初三语文第5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