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四川省青神县教学研究室曾曦阳转发) 温暴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A、B卷,共26小题。其中A卷(1~10页)100分,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1~4页)为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Ⅱ卷(5~10页) 为多种题型,12个小题,共80分;B卷(11~12页)4个小题,共20分 3.答第I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并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4.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请将第Ⅱ卷和B卷各题 答案书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语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丫杈(cha)长吁(x)短叹 应和(he) 猝(cui)然长逝 B.羁绊(pan 中流砥(di)柱 蛮横(heng) 戛(jia)然而止 C.媲(pi)美颈受戮(u) 拗(ao)口 根深蒂(di)固 D.绮(qi)丽莫衷( chong)一是炮制(pao) 怏怏(yang)不乐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请责 更胜一筹 禁锢 恪尽职守 B.亵渎 龙吟凤秽 清洌 通宵达旦 C.阑语 相得益彰 混淆 翻来覆去 D.惬意 神秘莫测 沉缅 断壁残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 为我常常感到它在着一种热情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对所干的事情。 ③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 板上 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A.澎湃 文明/野蛮 既然/就 B.泛滥 野蛮/文明 既然/就 C.澎湃 野蛮/文明 虽然/但 D.泛滥 文明/野蛮 虽然/但
眉山市 2012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四川省青神县教学研究室 曾曦阳转发)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全卷分为 A、B 卷,共 26 小题。其中 A 卷(1~10 页)100 分,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1~4 页)为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第Ⅱ卷(5~10 页) 为多种题型,12 个小题,共 80 分;B 卷(11~12 页)4 个小题,共 20 分。 3.答第Ⅰ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并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4.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机读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请将第Ⅱ卷和 B 卷各题 答案书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A 卷(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分) 一、语言知识(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丫杈(chà) 长吁(xū)短叹 应和(hè) 猝(cuì)然长逝 B. 羁绊(pàn ) 中流砥(dǐ)柱 蛮横(hénɡ) 戛(jiá)然而止 C.媲(pì)美 引颈受戮(lù) 拗(ào)口 根深蒂(dì)固 D.绮(qǐ)丽 莫衷(chōnɡ)一是 炮制(páo) 怏怏(yānɡ)不乐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 更胜一筹 禁锢 恪尽职守 B.亵渎 龙吟凤秽 清洌 通宵达旦 C.阑语 相得益彰 混淆 翻来覆去 D.惬意 神秘莫测 沉缅 断壁残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 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着一种热情。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 对 所干的事情。 ③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 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 板上, 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A.澎湃 文明/野蛮 既然/就 B.泛滥 野蛮/文明 既然/就 C.澎湃 野蛮/文明 虽然/但 D.泛滥 文明/野蛮 虽然/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 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在苏东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 民请命,完成了祭祀仪式。 C.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 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没有深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6.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 灭人类 ②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③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④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等社会问题。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惩(苦于)山北之塞 B.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恰当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放开) C.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 弗敢加(增加)也,必以信 D.宾客意(意思)少舒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责问)理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8-10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 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在苏东坡 975 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 民请命 ...,完成了祭祀仪式。 C.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 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 .....”的说法。 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 没有深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6.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 灭人类。 ②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③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④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等社会问题。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惩.(苦于)山北之塞 B.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恰当)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放开) C.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 弗敢加.(增加)也,必以信 D.宾客意.(意思)少舒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责问)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 8—10 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今亡(逃跑)亦死 无论(不论)魏晋 B.今或(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怜(爱戴)之 此中人语(说)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以数谏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然也 10.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 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 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 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眉山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四川省青神县教学研究室曾曦阳转发) 题号 五六、七、八总分 总分人复查人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得分评卷人 课内文言文翻译、古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2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2.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今亡.(逃跑)亦死 无论..(不论)魏晋 B.今或.(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怜.(爱戴)之 此中人语.(说)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以.数谏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然.也 10.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 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 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 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眉山市 2012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四川省青神县教学研究室 曾曦阳转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80 分) 得分 评卷人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2.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 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题号 三 四 五 六、七、八 总分 总分人 复查人 得分 三、课内文言文翻译、古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2 分)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 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是 。(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清照《武陵春》) (4)美国在南海事件中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别有用心,想在亚太地区扩大自己 的军事势力,真可谓: (请用《醉翁亭记》中的名 句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得分评卷人 (一)议论文阅读(8分) 黄岩岛,到底属于谁 ①4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一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 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②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 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 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 皆是,如果按照菲“地理邻近论” 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 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 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④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⑤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 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岩岛的,1935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 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1983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 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⑥从开发利用上看,黄岩岛海域一直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而且中国政府还多次 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登上黄 岩岛进行考察。1994年又在岛上建了水泥纪念碑。 ⑦另外,4月28日,菲律宾媒体发表菲律宾专家的署名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 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的主张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⑧从种种依据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黄岩岛属于 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 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 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 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 分) (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李 清照《武陵春》) (4)美国在南海事件中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别有用心,想在亚太地区扩大自己 的军事势力,真可谓: 。(请用《醉翁亭记》中的名 句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23 分) 得分 评卷人 黄岩岛,到底属于谁 ①4 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 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②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 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 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 皆是,如果按照菲“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 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 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④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⑤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 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 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岩岛的,1935 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 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1983 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 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⑥从开发利用上看,黄岩岛海域一直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而且中国政府还多次 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例如,1977 年 10 月,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登上黄 岩岛进行考察。1994 年又在岛上建了水泥纪念碑。 ⑦另外,4 月 28 日,菲律宾媒体发表菲律宾专家的署名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 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的主张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⑧ 从种种依据 ....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黄岩岛属于 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一)议论文阅读(8 分)
14.这篇文章驳论与立论结合,请用“|”划分驳论部分与立论部分,只能划一处。(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5.第⑧段“从种种依据看”中的“种种依据”,在立论部分中具体指哪些依据?请简要概 括。(3分) 16.选文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得分评卷人」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枯 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 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 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 声蝉唱送来阵阵淸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 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 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 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 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一一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 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 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 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 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 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 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 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 17.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 18.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运用了 顺序,作用:
14.这篇文章驳论与立论结合,请用“︱”划分驳论部分与立论部分,只能划一处。(2 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5.第⑧段“从种种依据看”中的“种种依据”,在立论部分中具体指哪些依据?请简要概 括。(3 分) 16.选文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得分 评卷人 枯 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 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 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 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 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 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 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 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 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 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 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 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 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 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 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 第 9 期有改动) 17.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 分) 18.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 分) 运用了 顺序,作用: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