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泵的运行特性 1、泵与管网系统的联合工作 2、泵的串并联运行 3、泵的工况调节 2008-5-4 1
2008-5-4 1 第十八讲 泵的运行特性 1、泵与管网系统的联合工作 、泵与管网系统的联合工作 2、泵的串并联运行 、泵的串并联运行 3、泵的工况调节 、泵的工况调节
1、泵与管网系统的联合工作 流体机械不可能孤立的工作。介质进入机器 前或流出机器后要经过管道、阀门等装置一 称为管网系统。 ·流体机械的实际运转工况点是由机器本身的 特性和管网特性共同决定的。 ● 在运行中,管网特性可能是变化的,所以机 器的工况点也是变化的-即变工况问题。 原动机的管网特性比较简单,本节主要讨论 泵的管网特性及流体机械的运转工况。 2008-5-4 2
2008-5-4 2 1、泵与管网系统的联合工作 、泵与管网系统的联合工作 z 流体机械不可能孤立的工作。 流体机械不可能孤立的工作。介质进入机器 前或流出机器后要经过管道、 前或流出机器后要经过管道、阀门等装置— 称为管网系统。 称为管网系统。 z 流体机械的实际运转工况点是 流体机械的实际运转工况点是由机器本身的 特性和管网特性共同决定的。 特性和管网特性共同决定的。 z 在运行中,管网特性可能是变 在运行中,管网特性可能是变化的,所以机 器的工况点也是变化的 器的工况点也是变化的-即变工况问题。 即变工况问题。 z 原动机的管网特性比较简单, 原动机的管网特性比较简单,本节主要讨论 泵的管网特性及流体机械的运转工况。 泵的管网特性及流体机械的运转工况
1.1、管网系统特性曲线 由水力学知:单位重量的流体自吸入池液面移到压出池液面 要克服的能头H为: p"-P' H。=H.+ △h 其中: 压出池 流量计 H.-一压水池和吸水池液面 H ∑Mh 压力表 的高度差 Hf(Q) ∑△h-一管路中水力损失总 调节阀冬H 和:吸出管路的摩擦 损失和局部损失。 地∑M=-∑S 一 修理阀 -P H。=H+ KO 2 2008-5-4 吸入池 泵的管网系统(装置)
2008-5-4 3 1.1、管网系统特性曲线 、管网系统特性曲线 (5 1 7 ) c c z H P P H H h γ ′′ − ′ = + + ∑ ∆ − 由水力学知:单位重量的流体自吸入池液面移到压出池液面 要克服的能头 为: 2 2 2 (5 1 - ) 2 8 z z c C h K P P H H K h Q Q H g γ ξ ′′ − ′ = + + − ∆ = = ∆ ∴ ∑ ∑ ∑ 其中: -压水池和吸水池液面 的高度差 -管路中水力损失总 和:吸出管路的摩擦 损失和局部损失。 一般地: PP’’’’ P’ Hz H ∑ ∆ h Q
1.2泵的在管网中的工作点 将管网特性曲线H.=f(O)和泵的特性曲线H=f(Q)绘在同一坐 标图上,交点为M.则M称为泵运转的工况点。 H H=f(Q) p"-p! 管网特性曲线 泵的运转工况点 2008-5-4
2008-5-4 4 1.2 泵的在管网中的工作点 泵的在管网中的工作点 ( ) ( ) H f c Q H f Q M M 将管网特性曲线 = = 和泵的特性曲线 绘在同一坐 标图上,交点为 .则 称为泵运转的工况点。 管网特性曲线 泵的运转工况点
1.3、工况稳定性分析 二、流体机械运转时的工作点 H 讨论: (1)泵能够在M点稳定运 转,是因为H。=H。即输 送单位重量液体需要的能 量H等于泵供给的能量H。 (2)假如由于某一扰动, 泵在A点运转,此时H4> H,液体由于能量不足而减速, 流量变小,工况点沿泵特性曲线从A点→M点。 (3)假如由于某一扰动,泵在B点运转,此时H。B<H,液体由于 能量剩余而加速,流量增大,工况点沿泵特性曲线从B点→M点 故:M点为泵稳定运转工况点,其位置由泵特性和管网特性共同 20g染定
2008-5-4 5 1.3、工况稳定性分析 、工况稳定性分析 二、流体机械运转时的工作点 二、流体机械运转时的工作点 , , c c cA A cB B M H H H H A H H A M B H H B M M = > < → → 讨论: (1)泵能够在 点稳定运 转,是因为 。即输 送单位重量液体需要的能 量 等于泵供给的能量 。 (2)假如由于某一扰动, 泵在 点运转,此时 液体由于能量不足而减速, 流量变小,工况点沿泵特性曲线从 点 点。 (3)假如由于某一扰动,泵在 点运转,此时 液体由于 能量剩余而加速,流量增大,工况 故: 点为泵稳定运转工况点,其位置 点沿泵特性曲线从 由泵特性和管 点 点 网特性共同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