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 震旦纪时,高原的主体(藏北)及江河上源一带曾处于隆 起状态,其周围则为凹陷区。青藏高原的成陆历史,即 特提斯海在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南撤,每次运动 留下一条山脉。山脉较为稳定的地壳段落以地台型沉积 为标志,地貌景观则是山间盆地和广阔的高原面。中新 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山开始隆升。但此时 青藏高原海拔并不高。 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同时在 高原内部则形成一些新的断陷和山岭。孢粉组合特征表 明,当时的高原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
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 震旦纪时,高原的主体(藏北)及江河上源一带曾处于隆 起状态,其周围则为凹陷区。青藏高原的成陆历史,即 特提斯海在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南撤,每次运动 留下一条山脉。山脉较为稳定的地壳段落以地台型沉积 为标志,地貌景观则是山间盆地和广阔的高原面。中新 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山开始隆升。但此时 青藏高原海拔并不高。 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同时在 高原内部则形成一些新的断陷和山岭。孢粉组合特征表 明,当时的高原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
青藏高原上绵亘着多条长大山脉,构成了高原 地貌的骨架,山脉之间展布着辽阔的高原面, 其上湖泊星罗棋布,并有众多的内外流水系分 布
❖青藏高原上绵亘着多条长大山脉,构成了高原 地貌的骨架,山脉之间展布着辽阔的高原面, 其上湖泊星罗棋布,并有众多的内外流水系分 布
近东西向的山脉由帕米尔高原向东从北向 南主要分布着以下五条山脉) (1)阿尔金山与祁连山 (2)昆仑山 青藏地区主要山脉分布 (3)喀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 (4)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 (5)喜马拉雅山
近东西向的山脉由帕米尔高原向东从北向 南主要分布着以下五条山脉) (1)阿尔金山与祁连山 (2)昆仑山 (3)喀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 (4)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 (5)喜马拉雅山
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两山脉以金山口为界。前者 长500千米,海拔4000米左右;后者长1200千米, 海拔4000米以上,有6000米以上高峰。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四川西北部,长 达2500千米,平均海拔5000一6000米,山顶冰川分 布广泛。 青藏地区主要山脉分在 古拉 山
◼ 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两山脉以金山口为界。前者 长500千米,海拔4000米左右;后者长1200千米, 海拔4000米以上,有6000米以上高峰。 ◼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四川西北部,长 达2500千米,平均海拔5000—6000米,山顶冰川分 布广泛
喀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前者平均海拔6000米,乔 戈里峰8611米;后者脊海拔6000米,相对高度500米 左右,冰川、冰缘地貌广布。 ■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长1400千米 ·喜马拉雅山 青藏地区主要山脉分布
◼ 喀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前者平均海拔6000米,乔 戈里峰8611米;后者脊海拔6000米,相对高度500米 左右,冰川、冰缘地貌广布。 ◼ 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长1400千米 ◼ 喜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