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一本章内容 本 第一、二节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营养类型 (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 第四节培养基 (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 如何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培养基
本章内容: 第一、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营养类型 (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 第四节 培养基 (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特点 如何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培养基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 本 章 学 习 重 点 : 6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水:70%-90% 微生物细胞 无机物(盐) 干物质1 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 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 细胞化学元素组成: 元素水平上需要20种左右 主要元素ε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需求上的统一性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微生物细胞 水:70%-90% 干物质 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 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 无机物(盐)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需求上的统一性” 细胞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元素水平上需要20种左右 7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动物 微生物 绿色益物 (异养) (自养) 异养 自养 碳源 糖类、脂肪 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源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蛋白质及其降解无机氮化物、 无机氮化物 物 能源 与碳源同与碳源同 或利用日利用日光能 光能 生长因子 维生素 有些需要维生素等 不需要 不需要 生长因子 无机元素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水分 水 水 水 水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动物 (异养) 微生物 绿色植物 (自养) 异养 自养 碳源 糖类、脂肪 糖、醇、有机酸等 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二氧化碳 氮源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 蛋白质及其降解 物、有机氮化物、 无机氮化物、氮 无机氮化物、氮 无机氮化物 能源 与碳源同 与碳源同 氧化无机物或利用日 光能 利用日光能 生长因子 维生素 有些需要维生素等 生长因子 不需要 不需要 无机元素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水分 水 水 水 水 8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碳源与碳源普 碳源:提供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涼。 碳源谱:从微生物整体来看,碳源的范围 元素水平化合物水平 培养基原料水平 CH. X复杂蛋白质、核酸等 牛肉膏、蛋白胨、 花生饼粉等 CHO.N 多数氨基酸、 一般氨基酸、明胶等 有机 简单蛋白质等 碳CH0 糖、有机酸、醇、 葡萄糖、蔗糖、糖蜜、 脂质等 各种淀粉等 天然气、石油及其不同 CH 烃类 馏分、石蜡油等 米c(?) CO 机 CO2 cO 碳cox NaHco NaHco3CaCO3、白垩屬 3
(一)碳源与碳源谱 • 碳源:提供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源。 • 碳源谱:从微生物整体来看,碳源的范围 类 型 元素水平 化合物水平 培养基原料水平 有 机 碳 C·H·O·N·X 复杂蛋白质、核酸等 牛肉膏、蛋白胨、 花生饼粉等 C·H·O·N 多数氨基酸、 简单蛋白质等 一般氨基酸、明胶等 C·H·O 糖、有机酸、醇、 脂质等 葡萄糖、蔗糖、糖蜜、 各种淀粉等 C·H 烃类 天然气、石油及其不同 馏分、石蜡油等 无 机 碳 C(?) — — C·O CO2 CO2 C·O·X NaHCO3 NaHCO3、CaCO3、白垩 等 9
會微生物碳源谱特意 2个类型: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种数多) 无机碳源(自养微生物,种数少) 谱广:碳源谱很广>动、植物界的总和,除以外 最佳碳源:为c·H·0型有机物。 双功能∂ε异养菌的碳源等于能源,碳源常是双功能营养物 利用差异:微生物间利用碳源谱能力差异大。 例如,假单胞杆菌属的某些菌能利用90多种碳源物质; 甲烷氧化菌只能利用甲烷、甲酸和甲醇几种 产甲烷菌仅能利用0和少数10或20化合物
微生物碳源谱特点 • 2个类型: 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种数多) 无机碳源(自养微生物,种数少) • 谱广: 碳源谱很广 >> 动、植物界的总和,除C以外。 • 最佳碳源:为 C • H • O 型有机物。 • 双功能 C: 异养菌的碳源等于能源, 碳源常是双功能营养物 • 利用差异: 微生物间利用碳源谱能力差异大。 例如, 假单胞杆菌属的某些菌能利用90多种碳源物质; 甲烷氧化菌只能利用甲烷、甲酸和甲醇几种; 产甲烷菌仅能利用CO2和少数1C或2C化合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