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 (工程硕士课程班网络版) 清华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STS中心)】 ●邮编:100084 电话:10-62773013 传真:10-62787568 E-mail:sts999@Tsinghua.edu.cn
1 自然辩证法课程 (工程硕士课程班网络版) 清华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STS中心)】 • 邮编:100084 • 电话:10-62773013 • 传真: 10-62787568 • E-mail: sts999@Tsinghua.edu.cn
导言 当代科技的发展,提出许多囿于专业无法回答的问 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关系, 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等等。 “自然辫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以科学 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 力图以作出自己的回答。因此,自然辩证法作为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 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 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 导言 • 当代科技的发展,提出许多囿于专业无法回答的问 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关系, 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等等。 • “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以科学 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 力图以作出自己的回答。因此,自然辩证法作为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 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 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1课程性质和要求 (理工农医类)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课 ·教材教参 统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高教出版社1991 中心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参考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待出) 参考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r《自然辩 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 32课内学时课程: 网络版提纲式讲解24学时面授讲解辅导24学时。 作业与考试: 课程论文(按学术杂志的论文格式)1篇~5000字占课程成 绩的40%; 闭卷考试,2小时,占课程成绩的60%
3 1.课程性质和要求 • (理工农医类)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课 • 教材教参 – 统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高教出版社,1991 – 中心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参考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待出) – 参考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自然辩 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 • 32课内学时课程: – 网络版提纲式讲解24学时,面授讲解辅导24学时。 • 作业与考试: – 课程论文 (按学术杂志的论文格式) 1篇, ~5000字,占课程成 绩的40%; – 闭卷考试,2小时,占课程成绩的60%
2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分支;组成、桥梁;交叉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思维辩证法 自然科技文社科认知思维科学 自然 社会 思维
4 2.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哲分支;组成、桥梁;交叉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 思维辩证法 自然科技 人文社科 认知思维科学 自然 社会 思维
3对象和内容 自然辩证法从哲学高度,结合人文社科关于科 学技术的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来深化对于人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发展 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认识。 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自然观 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考察→科技方法论 对科技发展及其社会运行的考察→科技观 (整个课程相应地包括三部分)
5 3.对象和内容 • 自然辩证法从哲学高度,结合人文社科关于科 学技术的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来深化对于人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发展 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认识。 –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自然观 –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考察 →科技方法论 –对科技发展及其社会运行的考察→科技观 •(整个课程相应地包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