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頭 聆听来奖光哪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氓
简介《诗经》: 《青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 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 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 家的经典之一。汉时被尊为儒家经 典,始称《诗经》,总共305篇,又 称《诗三百》
一、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 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 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 家的经典之一。汉时被尊为儒家经 典,始称《诗经》,总共305篇,又 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 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60篇。它和 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 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 客骚人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j) 地区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 它是宫廷乐曲歌词,是正统音,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 宗庙祭祁的舞曲歌辞,共40篇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 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60篇。它和 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 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 客骚人”。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jī) 地区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 它是宫廷乐曲歌词,是正统音,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 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篇
《诗经》按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 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即诗人把思想感情 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使 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 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有引起联想, 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朱熹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经》按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 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 即诗人把思想感情 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使 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 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有引起联想, 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朱熹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六 老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加上《乐》为“六经” (六艺))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诗》《书》《礼》《易》《乐》 《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六 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加上《乐》为“六经 ” (六艺))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诗》《书》《礼》《易》《乐》 《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