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制作:惠州一中陈佳新 作品介绍学习目标《伐檀》《硕鼠》艺术手法
《诗经》两首 作品介绍 学习目标 《伐檀》 《硕鼠》 制作:惠州一中 陈佳新 艺术手法
址1学习《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学 2.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 习韭3了解文言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 目+了解诗4》的现实主义传統,认识现 标排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学 习 目 标 1.学习《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2.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 3.了解文言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 4.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 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及时代意义,了解 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 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 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 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 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 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 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 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 “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 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 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 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 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 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 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 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 “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世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 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 张餐兮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狙兮?彼君子兮,不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 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 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上 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困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 素飧兮! 123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 伐 檀 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 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 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 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 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 素飧兮! 1 2 3
劳动生活伐檀伐辐伐轮(繁重、艰辛 借景起兴河水清涟(反衬) 不稼不穑取三百廛、亿、困 胡? 伐檀〈愤怒责 (不劳 不狩不猎县狙、特、鹑犭而获) 反语讽刺不素餐兮(剥削者本质)
伐檀 劳动生活 伐檀 伐辐 伐轮 (繁重、艰辛) 借景起兴 河水 清涟 (反衬) 愤怒责问 不稼不穑 取三百廛、亿、囷 不狩不猎 县貆、特、鹑 反语讽刺 不素餐兮(剥削者本质) 胡? (不劳 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