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6 • (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 • (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 • (三)我国小麦品种温光特性的区域分布 • (四)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实践意义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感温和感光特性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6 • (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 • (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 • (三)我国小麦品种温光特性的区域分布 • (四)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实践意义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感温和感光特性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7 (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 • 典型冬小麦秋播,翌年可以正常开花结实。但如 不经任何处理在春季播种,会延迟或不能抽穗开 花。 • 这表明,在小麦一生要经过一些以某种外界或内 部因素起作用的质变过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 • 这种分为不同阶段的质变过程称为阶段发育,其 中每一个具体的质变阶段叫一个发育阶段。 • 已知小麦有两个发育阶段: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7 (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 • 典型冬小麦秋播,翌年可以正常开花结实。但如 不经任何处理在春季播种,会延迟或不能抽穗开 花。 • 这表明,在小麦一生要经过一些以某种外界或内 部因素起作用的质变过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 • 这种分为不同阶段的质变过程称为阶段发育,其 中每一个具体的质变阶段叫一个发育阶段。 • 已知小麦有两个发育阶段: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8 1 感温阶段 • 种子萌发后需一定时间低温,以后才能正常发育。 由于温度(低温)是本阶段的主导因素,故称为 感温阶段(又称春化阶段,vernalization)。 • 1950’s中期,将我国小麦的春化特性分为3种类 型: – (1)冬性:通过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3℃,35天以上; – (2)半冬性: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7℃,15~35天; – (3)春性: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12℃,5~15天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8 1 感温阶段 • 种子萌发后需一定时间低温,以后才能正常发育。 由于温度(低温)是本阶段的主导因素,故称为 感温阶段(又称春化阶段,vernalization)。 • 1950’s中期,将我国小麦的春化特性分为3种类 型: – (1)冬性:通过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3℃,35天以上; – (2)半冬性: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7℃,15~35天; – (3)春性: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12℃,5~15天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9 2 感光阶段(光照阶段) • 光照阶段是在春化阶段完成后的一个以一定时间的长 日照为主导因素的发育阶段。也分为3种类型: – (1)反应迟钝型:每天8~12小时日照,经16天以 上,均能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南方春性品种属之。 – (2)反应中等型:每天8小时日照不能通过光照阶 段,但在12小时日照下经24天可以通过光照阶段。 一般弱冬性品种属之。 – (3)反应敏感型:每天12小时日照下,经30~40天 才能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冬性品种属之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9 2 感光阶段(光照阶段) • 光照阶段是在春化阶段完成后的一个以一定时间的长 日照为主导因素的发育阶段。也分为3种类型: – (1)反应迟钝型:每天8~12小时日照,经16天以 上,均能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南方春性品种属之。 – (2)反应中等型:每天8小时日照不能通过光照阶 段,但在12小时日照下经24天可以通过光照阶段。 一般弱冬性品种属之。 – (3)反应敏感型:每天12小时日照下,经30~40天 才能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冬性品种属之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0 2 感光阶段(光照阶段) • 温度在20℃左右时通过光照阶段最快,<10℃或>25℃ 时通过缓慢,4℃时基本停止。在光照阶段,冬性品 种对低温的反应比春性品种敏感,所以尽管在越冬期 间通过了春化阶段,但由于气温低,不能转入光照阶 段,以保证一定的抗寒性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0 2 感光阶段(光照阶段) • 温度在20℃左右时通过光照阶段最快,<10℃或>25℃ 时通过缓慢,4℃时基本停止。在光照阶段,冬性品 种对低温的反应比春性品种敏感,所以尽管在越冬期 间通过了春化阶段,但由于气温低,不能转入光照阶 段,以保证一定的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