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递减法称取试样时,适合于称取 剧毒的物质 易吸湿、易氧化、 平行多组分不易吸 易挥发的物质 3 ()。 易与空气中C02反 湿的样品 B 应的物质 19 下列关于平行测定结果准确度与 精密度高则没有 精密度高则准确度 精密度高表明方法 存在系统误差 4 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随机误差 ·定高 的重现性好 则精密度一定 C 不高 19 滴定度Th是与用每mL标准溶液 被测物的体积 被测物的克数 标准液的克数 溶质的克数 B 5 相当的()表示的浓度。 19 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 HAc(Ka=1.8×10 HCI~邻苯二甲酸 NH3-H2O KH2PO4- 6 一对物质是 5)~NaAc 氢钾 Kb=1.8×105) Na2HPO4 A NH4CI 19 用NaOH溶液滴定下列()多 H2SO3 H2CO3 H2SO4 (Kal≥ H2C204 7 元酸时,会出现两个pH突跃。 (Ka1=1.3×10-2、 (Ka1=4.2×107、 1、Ka2=1.2×10-2) (Ka1=5.9×10-2、 A Ka2=6.3×10-8) Ka2=5.6×1011) Ka2=6.4×105) 19 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 NaOH+Na2CO3 Na2CO3+NaHCO3 NaHCO3 Na2CO3 8 指示剂时,消耗HCI标准滴定溶 A 液体积为18.00mL:加入甲基橙 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 HC1标准溶液14.98mL,那么溶液 中存在()。 19 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 H2C2042H2O Na2C204 HCI H2SO4 A 9 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20 以0.0lmol/LK2Cr2O7溶液滴定 3.351 0.3351 0.5585 1.676 A 0 25.00mLFe3+溶液耗去K2CrO7 25.00mL,每mLFe3+溶液含Fe
19 3 递减法称取试样时,适合于称取 ( )。 剧毒的物质 易吸湿、易氧化、 易与空气中 CO2反 应的物质 平行多组分不易吸 湿的样品 易挥发的物质 B 19 4 下列关于平行测定结果准确度与 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 精密度高则没有 随机误差 精密度高则准确度 一定高 精密度高表明方法 的重现性好 存在系统误差 则精密度一定 不高 C 19 5 滴定度 Ts/x是与用每 mL 标准溶液 相当的( )表示的浓度。 被测物的体积 被测物的克数 标准液的克数 溶质的克数 B 19 6 欲配制 pH=5.0 缓冲溶液应选用的 一对物质是 HAc(Ka=1.8×10- 5 )~NaAc HCl~邻苯二甲酸 氢钾 NH3·H2O (Kb=1.8×10-5 )~ NH4Cl KH2PO4- Na2HPO4 A 19 7 用 NaOH 溶液滴定下列( )多 元酸时,会出现两个 pH 突跃。 H2SO3 (Ka1=1.3×10-2、 Ka2=6.3×10-8 ) H2CO3 (Ka1=4.2×10-7、 Ka2=5.6×10-11) H2SO4 (Ka1≥ 1、Ka2=1.2×10-2 ) H2C2O4 (Ka1=5.9×10-2、 Ka2=6.4×10-5 ) A 19 8 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 指示剂时,消耗 HCl标准滴定溶 液体积为 18.00mL;加入甲基橙 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 HCl标准溶液 14.98mL,那么溶液 中存在( )。 NaOH + Na2CO3 Na2CO3 + NaHCO3 NaHCO3 Na2CO3 A 19 9 既可用来标定 NaOH 溶液,也可 用作标定 KMnO4的物质为 ( )。 H2C2O4·2H2O Na2C2O4 HCl H2SO4 A 20 0 以 0.01mol/LK2Cr2O7溶液滴定 25.00mLFe3+溶液耗去 K2Cr2O7 25.00mL,每 mL Fe3+溶液含 Fe 3.351 0.3351 0.5585 1.676 A
(M=55.85gmol)的毫克数 )。 20以K2Cn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 0.1g左右: 0.2g左右 1g左右: 0.35g左右 1 量时,用0.02mol/LK2Cp07滴 D 定。设试样含铁以Fe2O3(其摩尔 质量为150.7g/mol)计约为50%, 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 20 莫尔法采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 pH=2.04.0 pH=6.510.5 pH=4.06.5 pH=10.0-12.0 B 2 C时,其滴定条件是()。 20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1离子时,如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可能偏高也可 果不加硝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二 能偏低 ⊙ 丁酯),会使分析结果()。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莫尔法能测定CI 佛尔哈德法能测定 佛尔哈德法只能测 沉淀滴定中吸 B 4 、I、Ag 的离子有C1、 定的离子有C1、 附指示剂的选 Br、I、SCN-、 Br、I、SCN- 择,要求沉淀 Ag* 胶体微粒对指 示剂的吸附能 力大于对待测 离子的吸附能 力 20 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 )o 称量瓶 安瓿球 锥形瓶 滴瓶 B 5 20 碘值是指()。 100g样品相当于 1g样品相当于加碘 100g样品相当于 1g样品相当于 A 6 加碘的克数 的克数 加碘的毫克数 加碘的毫克数 20 在40mLCO、CH4、N2的混合气 10% 40% 50% 90% 7 体中,加入过量的空气,经燃烧 B 后,测得体积缩减了42mL,生成
(Mr=55.85g/mol)的毫克数 ( )。 20 1 以 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 量时,用 0.02mol/LK2Cr2O7滴 定。设试样含铁以 Fe2O3(其摩尔 质量为 150.7g/mol)计约为 50%, 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 0.1g 左右; 0.2g 左右 1g 左右; 0.35g 左右 D 20 2 莫尔法采用 AgNO3标准溶液测定 Cl-时,其滴定条件是( )。 pH=2.0~4.0 pH=6.5~10.5 pH=4.0~6.5 pH=10.0~12.0 B 20 3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Cl-离子时,如 果不加硝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二 丁酯),会使分析结果( )。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可能偏高也可 能偏低 B 20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莫尔法能测定 Cl -、I -、Ag+ 佛尔哈德法能测定 的离子有 Cl -、 Br-、I -、SCN -、 Ag+ 佛尔哈德法只能测 定的离子有 Cl -、 Br-、I -、SCN - 沉淀滴定中吸 附指示剂的选 择,要求沉淀 胶体微粒对指 示剂的吸附能 力大于对待测 离子的吸附能 力 B 20 5 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 )。 称量瓶 安瓿球 锥形瓶 滴瓶 B 20 6 碘值是指( )。 100g 样品相当于 加碘的克数 1g 样品相当于加碘 的克数 100g 样品相当于 加碘的毫克数 1g 样品相当于 加碘的毫克数 A 20 7 在 40mL CO、CH4、N2的混合气 体中,加入过量的空气,经燃烧 后,测得体积缩减了 42mL,生成 10% 40% 50% 90% B
C0236mL,气体中CH4的体积分 数为()。 20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 0.188/1.125 0.108/1.105 0.088/1.025 0.180/1.120 8 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 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 光度各为()。 20 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 透过光强度相等 吸光度相等 吸光系数相等 以上说法都不 9 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 对 0 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 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 21 原子吸收光谱是( 带状光谱 线状光谱 宽带光谱 分子光谱 B 0 21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 钨灯 能斯特灯 空心阴极灯 氘灯 C 1 子吸收光谱,应选用的光源为 ( )。 21 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干扰,主 火焰中被测元素 火焰中干扰元素发 光源产生的非共振 火焰中产生的 D 2 要表现为()形式。 发射的谱线 射的谱线 线 分子吸收 21 测定pH的指示电极为()。 标准氢电极 玻璃电极 甘汞电极 银氯化银电极 B 3 21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合适的方 沉淀滴定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火焰光度法 发射光谱法 4 法()。 B 21 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由 电导 电导率 电导突变 电导率变化 C 5 于化学反应所引起的溶液() 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21 气-液色谱、液-液色谱皆属于 吸附色谱 凝胶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色谱 6 )
CO2 36mL,气体中 CH4的体积分 数为( )。 20 8 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 2cm 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 0.750,若 改用 0.5cm和 3cm吸收池,则吸 光度各为( )。 0.188/1.125 0.108/1.105 0.088/1.025 0.180/1.120 A 20 9 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 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 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 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 )。 透过光强度相等 吸光度相等 吸光系数相等 以上说法都不 对 D 21 0 原子吸收光谱是( )。 带状光谱 线状光谱 宽带光谱 分子光谱 B 21 1 欲分析 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 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 钨灯 能斯特灯 空心阴极灯 氘灯 C 21 2 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干扰,主 要表现为( )形式。 火焰中被测元素 发射的谱线 火焰中干扰元素发 射的谱线 光源产生的非共振 线 火焰中产生的 分子吸收 D 21 3 测定 pH 的指示电极为( )。 标准氢电极 玻璃电极 甘汞电极 银氯化银电极 B 21 4 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合适的方 法( )。 沉淀滴定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火焰光度法 发射光谱法 B 21 5 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由 于化学反应所引起的溶液( ) 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电导 电导率 电导突变 电导率变化 C 21 6 气-液色谱、液-液色谱皆属于 ( )。 吸附色谱 凝胶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色谱 C
21氢火焰检测器的检测依据是 不同溶液折射率 被测组分对紫外光 有机分子在氢火焰 不同气体热导 7 ()。 不同 的选择性吸收 中发生电离 系数不同 21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 装置简单化 灵敏度 适用范围 分离效果 B 8 器()优于热导检测器。 211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示组分在 保留时间 保留体积 相对保留值 调整保留时间 9 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 D 数是()。 22醇羟基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为 1000cm 2000-2500cm 2000cm 3600-3650cm 0 ( )。 D 22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分子外层电子、 原子外层电子、振 分子振动转动能 分子外层电子 ()。 振动、转动能级 动、转动能级的跃 级的跃迁 的能级跃迁 的跃迁 迁 22 对高聚物多用()法制样后再进 薄膜 糊状 压片 混合 2 行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A 22 配位滴定中,使用金属指示剂二 pH=6.3-11.6 pH=6.0 pH>6.0 pH<6.0 3 甲酚橙,要求溶液的酸度条件是 D ( )。 22 IUPAC把C级标准试剂的含量规 原子量标准 含量为 含量为 含量为 B 4 定为()。 (100士0.02)% (100±0.05)% (100±0.10)% 22 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 G.R. A.R. C.P. L.P. B 5 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22 系统误差的性质是()。 随机产生 具有单向性 呈正态分布 难以测定 B 6 22 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 22.38 22.4 22.48 22.36 C 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38、 22.36、22.40、22.48,用Q检验
21 7 氢火焰检测器的检测依据是 ( )。 不同溶液折射率 不同 被测组分对紫外光 的选择性吸收 有机分子在氢火焰 中发生电离 不同气体热导 系数不同 C 21 8 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 器( )优于热导检测器。 装置简单化 灵敏度 适用范围 分离效果 B 21 9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示组分在 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 数是( )。 保留时间 保留体积 相对保留值 调整保留时间 D 22 0 醇羟基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为 ( )。 1000cm-1 2000-2500cm-1 2000cm-1 3600-3650cm-1 D 22 1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分子外层电子、 振动、转动能级 的跃迁 原子外层电子、振 动、转动能级的跃 迁 分子振动-转动能 级的跃迁 分子外层电子 的能级跃迁 C 22 2 对高聚物多用( )法制样后再进 行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薄膜 糊状 压片 混合 A 22 3 配位滴定中,使用金属指示剂二 甲酚橙,要求溶液的酸度条件是 ( )。 pH=6.3~11.6 pH=6.0 pH>6.0 pH<6.0 D 22 4 IUPAC 把 C 级标准试剂的含量规 定为( )。 原子量标准 含量为 (100±0.02)% 含量为 (100±0.05)% 含量为 (100±0.10)% B 22 5 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 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 G.R. A.R. C.P. L.P. B 22 6 系统误差的性质是( )。 随机产生 具有单向性 呈正态分布 难以测定 B 22 7 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 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2.38、 22.36、22.40、22.48,用 Q 检验 22.38 22.4 22.48 22.36 C
判断、应弃去的是()。(已 知:Q0.90=0.64,n=5) 22 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203 在所测定的数据 若再进行测定,将 总体平均值μ落入 在此区间内包 D 8 的μ置信区间为 中有95%在此区 有95%的数据落入 此区间的概率为 含μ值的概率 (35.21±0.10)%,其意义是 间内 此区间内 0.95 为0.95 ()。 22 将0.2mol/LHA(Ka=1.0×105)与 3 3.15 3.3 4.15 9 0.2 mol/LHB(K=1.0×109)等体积混 A 合,混合后溶液的pH为 ( )。 23 c(NaCO3)=0.10mol/L的 11.63 8.70 2.37 5.6 A 0 NazCO3水溶液的pH是()。 Ka1=4.2×10-7、Ka2=5.6×10-1l 23 当增加反应的酸度时,氧化剂的 FeCl3 12 K2Cr207 Ce(SO4)2 1 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C 23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 KIO3(0210= H202(0H,0220H= HgCl2(HgC/HgCl S032-(00S032- C 2 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 1.20V) 0.88V) =0.63V) /S=-0.66V) 应选择的氧化剂是()。φ (Fe3+Fe2+)=0.72V,p (Sn4+/Sn2+)=0.14V 23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 阳离子 密度 电导率 PH B 3 行检验的指标是()。 23滴定管读数时,视线比液面低, 偏低 偏高 能偏高也可能偏 无影响 B 4 会使读数()。 低 23 在21℃时由滴定管中放出10.03 +0.04mL -0.04mL 0.00mL 0.03mL A 5 mL纯水,其质量为10.04g。查表 知21℃时1mL纯水的质量为
判断、应弃去的是( )。(已 知:Q0.90 =0.64,n=5) 22 8 当置信度为 0.95 时,测得 Al2O3 的 μ 置信区间为 (35.21±0.10)%,其意义是 ( )。 在所测定的数据 中有 95%在此区 间内 若再进行测定,将 有 95%的数据落入 此区间内 总体平均值 μ 落入 此区间的概率为 0.95 在此区间内包 含 μ 值的概率 为 0.95 D 22 9 将 0.2mol/LHA(Ka=1.0×10-5)与 0.2mol/LHB(Ka=1.0×10-9 )等体积混 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为 ( )。 3 3.15 3.3 4.15 A 23 0 c(Na2CO3)=0.10 mol/L 的 Na2CO3水溶液的 pH 是( )。 Ka1=4.2×10-7、Ka2=5.6×10-11 11.63 8.70 2.37 5.6 A 23 1 当增加反应的酸度时,氧化剂的 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 。 FeCl3 I2 K2Cr2O7 Ce(SO4)2 C 23 2 在 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 Sn2+氧化为 Sn4+而 Fe2+不被氧化, 应选择的氧化剂是( )。φ (Fe3+/Fe2+)=0.72V,φ (Sn4+/Sn2+)=0.14V KIO3(φ o 2IO3- /I2= 1.20V) H2O2( φ oH2O2/2OH-= 0.88V ) HgCl2( φ oHgCl2/Hg2Cl2 = 0.63V) SO3 2- ( φoSO3 2- /S= -0.66V ) C 23 3 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 行检验的指标是( )。 阳离子 密度 电导率 pH B 23 4 滴定管读数时,视线比液面低, 会使读数( )。 偏低 偏高 可能偏高也可能偏 低 无影响 B 23 5 在 21℃时由滴定管中放出 10.03 mL 纯水,其质量为 10.04g。查表 知 21℃时 1mL 纯水的质量为 +0.04mL -0.04mL 0.00 mL 0.03 m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