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ing Evaluation)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学 时]54学时 [学 分]3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它从环境质量的基本 概念出发,依据环境价值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 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的正式实施,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技术, 具备环境质量评价的实际工作能力。 3.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质量评价 标准的概念:了解环境评价的概念和分类;了解环境标准体系及常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标准:掌握污染源评价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而判明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 染物: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和管 理程序;熟练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能运用大气扩散模型、 水质扩散模型及一般的声音传播衰减模式预测各类常见污染源对环境空气、水、声环境 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掌握环评报告表和报告书的编写要点: 了解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环境风险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累积环境影响 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1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3学分,54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教学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2 讲授、多媒体课件 2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2 讲授、多媒体课件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4 讲授、多媒体课件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讲授、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5 工程分析 4 讲授、多媒体课件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讲授、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 讲授、多媒体课件 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讲授、多媒体课件 9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4 讲授、多媒体课件、课外大作业 10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 讲授、多媒体课件 1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4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 12 其他环境影响评价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 13 机动、复习 2 合计 54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教学内容 (1)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2)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3)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难点: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2)了解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3)掌握环境标准的概念和作用、环境标准体系: (4)熟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实施情况。 (5)了解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状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教学内容 (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 (2)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4)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评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内容: 2
难点: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 (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的主要内容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3)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1.教学内容 (1)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3)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核查表法:指数法: 难点: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动态系统模拟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环境影响预测的各类方法、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各类方法: (2)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 (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教学内容 (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污染源调查: (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难点: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2)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3)掌握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4)了解自然环境调查内容、社会环境调查内容及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第五章工程分析 1.教学内容 (1)工程分析的作用: (2)工程分析的技术原则: (3)工程分析的方法: (4)工程分析的内容。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程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难点:工程分析的内容、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分析的作用和技术原则: 3
(2)熟练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 (3)掌握工程分析的内容: (4)了解一些典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 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教学内容 (1)地表水资源、水体污染、水体自净: (2)河流水质模型: (3)水质模型的标定: (4)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5)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体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确定:地表水环评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 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内容及方法。 难点:各种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条件,模型系数的标定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河流中污染物的混合和衰减模型,B0D一D0耦合模型; (2)掌握混合系数估值,耗氧系数和复氧系数的估值、多系数同时估算法: (3)了解河口、湖泊水质数学模型的种类及应用: (4)了解开发行为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5)掌握地表水环评的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6)掌握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第七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教学内容 (1)大气环境污染与大气扩散: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3)开发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识别: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气环境评价影响预测模式及其应用条件;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内容。 难点:大气环评模拟预测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大气环境污染与大气扩散过程; (2)熟练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识别、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3)了解开发行动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识别方法; (4)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第八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教学内容 (1)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3)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4
(4)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土壤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现状调查内容及评价方 法。 难点: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土壤的主要特征,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熟练掌握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 (3)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了解工业、农业、水利、矿业、交通、能源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5)掌握防治土壤污染、退化、破坏的对策和措施。 第九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教学内容 (1)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 (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4)噪声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境噪声评价等级的划分和工作要求,评价工作范围确定:预测点噪声级的计算 和等声级图的绘制:噪声影响评价的内容。 难点:预测点噪声级计算。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熟练掌握噪声衰减计算式,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3)了解环境噪声的概念和噪声源的类型,描述声音的物理量; (4)掌握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环境噪声评价等级的划分和工作要求,评价工作范围确定: (5)了解空气吸收衰减,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附加衰减,反射效应。 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教学内容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内容和方法: (4)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点。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评价程序、内容和方法。 难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概念、有关术语及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评价程序、内容和方法: (3)了解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