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温度场的分类 稳定温度场 工件上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不稳定温度场---随时间变化 准稳定温度场---恒定热功率作用于焊件,开始是不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 便饱和 移动稳定温度场--恒功率的电源在工件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温度场与热源以 同样的速度移动各点的温度只取决于空间坐标,与时间无 关形成相对稳定的温度场(相当于半个鸡蛋壳壮的等温面 向前移动 22规范的选择 221电弧对金属的加热 实际焊接热功率称为有效功率,用qu表示 qn=nU·---[/S ηn-电弧热效率,主要决定于,焊接方法,焊接规范,焊接材料的种类 手工电弧焊nn=0.77-0.87 埋弧自动焊n=0.77~0.99 222焊接规范的选择 焊接规范的定义:焊接时,焊接电流I( welding current),电弧电压U( arc voltage),焊 接速度v( welding speed,进条速度vr的数值的大小 焊接线能量( energy input)是焊接规范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表示单位长度焊缝上投入的有 效热量用q表示 qu nUr [cm/s 一焊缝长度 t—焊接时间 规范→温度场→成形→焊缝质量 2.2.3手工电弧焊焊接规范的选择 电弧电压一般为20-25V,由于高温会导致药皮的脱落,所以温度应控制在400°C,电 流不能太大,根据经验公式:I=K·d 22.4埋弧自动焊接规范的选择 电流的选择:一种是根据焊缝熔深选择,S=k·Ⅰ 另一种是根据焊条直径选择,Ⅰ=110d-10d2±100 进条速度Ⅴr的选择:要保证电弧不断的稳定的燃烧,必须使进条速度等于溶化速度
2.1.3 温度场的分类 − − − − − − − − − − − − 向前移动 关形成相对稳定的温度场 相当于半个鸡蛋壳壮的等温面 同样的速度移动各点的温度只取决于空间坐标,与时间无 移动稳定温度场 恒功率的电源在工件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温度场与热源以 便饱和 准稳定温度场 恒定热功率作用于焊件,开始是不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 不稳定温度场 随时间变化 稳定温度场 工件上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 2.2 规范的选择 2.2.1 电弧对金属的加热 实际焊接热功率称为有效功率,用 q u 表示 q U I J S u u = − − − / u --电弧热效率,主要决定于,焊接方法,焊接规范,焊接材料的种类 手工电弧焊 u =0.77~0.87 埋弧自动焊 u =0.77~0.99 2.2.2 焊接规范的选择 焊接规范的定义:焊接时,焊接电流 I(welding current),电弧电压 U(arc voltange),焊 接速度 VH(welding speed),进条速度 VT的数值的大小 焊接线能量(energy input)是焊接规范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表示单位长度焊缝上投入的有 效热量用 qL 表示 qL= H H u V UI V q = [J/cm] VH = t L [cm/s] L—焊缝长度 t—焊接时间 规范→温度场→成形→焊缝质量 2.2.3 手工电弧焊焊接规范的选择 电弧电压一般为 20~25V,由于高温会导致药皮的脱落,所以温度应控制在 400ºC,电 流不能太大,根据经验公式: I = Kd 2.2.4 埋弧自动焊接规范的选择 电流的选择:一种是根据焊缝熔深选择, S = k I 另一种是根据焊条直径选择, 110 10 100 2 I = d − d 进条速度 VT的选择:要保证电弧不断的稳定的燃烧,必须使进条速度等于溶化速度
单位时间溶化的焊条的重量On=kx·[gh 单位时间送进的焊条的重量ar=F7y·Vr[gh] Fx-焊条截面积 条比重 Kr·I sion: v= Fr·y 焊接速度VH的选择: Conclusion: I 电弧电压的选择:一般为20~40V 2.3焊接规范对焊缝形状的影响 2.3.1焊缝形状特征 形状系数y=S 基体金属比B= F--堆焊金属截面积 F--基体金属熔化截面积 填充系数 6~12 注:焊缝成形( appearance of weld)-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形成的焊缝外形 2.32焊接电流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对熔深影响最大(正比),熔宽和增高量影响不大 2.3.3电弧电压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对熔宽影响最大(正比),熔深和增高量有所下降 234焊接速度对焊缝形状的影响:随着焊接速度的増加,焊接线能量减小,熔宽明显变窄, 增高量有所増加,熔深逐渐减小 235焊丝直径对焊缝形状的影响:焊丝直径増加,电弧摆动作用加强,熔宽増加,当焊接 电流不变,随着焊丝直径的减小,电流密度有所增加,熔深也相应增加 24焊接接头型式及焊缝代号( welding symbols 241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对接焊接边缘分为:卷边,平对,V型,X型,K型,U型等 坡口,目的是为了确保接头的质量及其经济性,坡口尺寸按照GB985-88和GB986-88 2.4.2焊缝代号及标注方法:按照GB32488规定 2421常用焊接方法的代号,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 2.4_22基本代号,采用近似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表示 2423辅助符号,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 2424补充符号,是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的符号 2.42.5尺寸符号,是表示焊缝各部分焊缝尺寸大小的符号 2426指引线,表示焊缝位置的符号(是由箭头线,和两条基准线) 思考题:
单位时间溶化的焊条的重量 k I T T = [g/h] 单位时间送进的焊条的重量 T FT VT = ' [g/h] FT --焊条截面积 --焊条比重 Conclusion: = T T T F K I V 焊接速度 VH 的选择: Conclusion: = H H H F K I V 电弧电压的选择:一般为 20~40V 2.3 焊接规范对焊缝形状的影响 2.3.1 焊缝形状特征 形状系数 = =1.3 ~ 2 S C 基体金属比 F FH F + = 0 0 − − − − 基体金属熔化截面积 堆焊金属截面积 FH F0 填充系数 0 = = 6 ~ 12 H C [注]:焊缝成形(appearance of weld)---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形成的焊缝外形 2.3.2 焊接电流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对熔深影响最大(正比),熔宽和增高量影响不大 2.3.3 电弧电压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对熔宽影响最大(正比),熔深和增高量有所下降 2.3.4 焊接速度对焊缝形状的影响: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接线能量减小,熔宽明显变窄, 增高量有所增加,熔深逐渐减小。 2.3.5 焊丝直径对焊缝形状的影响:焊丝直径增加,电弧摆动作用加强,熔宽增加,当焊接 电流不变,随着焊丝直径的减小,电流密度有所增加,熔深也相应增加。 2.4 焊接接头型式及焊缝代号(welding symbols) 2.4.1 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对接焊接边缘分为:卷边,平对,V 型,X 型,K 型,U 型等 坡口,目的是为了确保接头的质量及其经济性,坡口尺寸按照 GB985-88 和 GB986-88 2.4.2 焊缝代号及标注方法:按照 GB324-88 规定 2.4.2.1 常用焊接方法的代号,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 2.4.2.2 基本代号,采用近似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表示 2.4.2.3 辅助符号,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 2.4.2.4 补充符号,是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的符号 2.4.2.5 尺寸符号,是表示焊缝各部分焊缝尺寸大小的符号 2.4.2.6 指引线,表示焊缝位置的符号(是由箭头线,和两条基准线) 思考题:
思考题1~3:[习题集]思考2.1-2.3; 习题: 习题1-6:[习题集]2.1-1~2.1-3 [习题集]2.2-1~2.2-2 习题集]2.3-1, Chapter3焊接变形与应力 Stress and reform of welding 本章重点:1.杆件的均匀加热、冷却过程的变形与应力 2长板条在不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 3焊接残余变形 4预防和矫正残余变形的方法 5焊接残余应力 6焊接残余应力的调节及消除措施 本章难点:1.杆件的均匀加热、冷却过程的变形与应力 2.长板条在不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 3.焊接残余变形 4焊接残余应力 31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基本概念 3.1.1焊接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宏观应力:在整个焊接范围平衡的应力 按应力的分布范围2微观应力:在晶粒范围内相互平衡的应力 3超微观应力:在晶格范围平衡的应力 1单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一个方向作用 根据结构中的空间位置{2双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两个方向作用 3三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三个方向作用 根据应力与缝的相对位置门纵向应力: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平行 2横向应力: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垂直 瞬时应力:焊接过程出现的应力 根据应力产生、作用的时间 2残余应力:焊后留下的应力
思考题 1~3: [习题集]. 思考 2.1 ~2.3; 习 题: 习 题 1~6: [习题集] 2.1--1 ~ 2.1-3, [习题集] 2.2 –1~ 2.2-2, [习题集] 2.3 –1, Chapter 3 焊接变形与应力 Stress and reform of welding 本章重点:1.杆件的均匀加热、冷却过程的变形与应力 2.长板条在不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 3.焊接残余变形 4.预防和矫正残余变形的方法 5.焊接残余应力 6.焊接残余应力的调节及消除措施 本章难点:1.杆件的均匀加热、冷却过程的变形与应力 2.长板条在不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 3.焊接残余变形 4.焊接残余应力 3.1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基本概念 3.1.1 焊接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按应力的分布范围 超微观应力:在晶格范围平衡的应力 微观应力:在晶粒范围内相互平衡的应力 宏观应力:在整个焊接范围平衡的应力 3. 2. 1. 根据结构中的空间位置 三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三个方向作用 双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两个方向作用 单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一个方向作用 3. 2. 1. 根据应力与焊缝的相对位置 横向应力: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垂直 纵向应力: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平行 2. 1. 根据应力产生、作用的时间 残余应力:焊后留下的应力 瞬时应力:焊接过程出现的应力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