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解作者在塑造屈原、婵娟、郑詹尹等人物形象时,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关于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 贞,沫若是笔名。其它笔名还有郭鼎堂、麦克昂、易坎人、杜衍等。一八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郭沫若生 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家庭。郭沫若在家乡四川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不满五周岁,他就开 始受家塾教育:自1906年至1913年,他先后在乐山、成都读小学和中学。这个阶段,他阅读了大量的唐 宋诗文外,还阅读了如四书、五经等中国古书,广泛涉猎了《诗经》、《史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自 动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在中学时期,他还接触了西方科学书籍和林纾翻译的小说以及梁启超、章太炎 等人的政治文章,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郭沫若的主要剧作有《棠棣之花》(1941年)、《屈原》(1942年)、《虎符》(1942年)、《蔡文姬》(1959 年)。前三部主要是为抗战宣传服务的,《蔡文姬》则是歌颂民族大团结的 (2)郭沫若《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 在《棠棣之花》第二次上演的时候,有好些朋友纵恿我写《屈原》,我便起了写的念头。但怎么写法, 怎样才可从写得好,却苦恼着我。 第一,屈原的悲剧身世太长。在楚怀王时代做左徒时未满三十,在楚襄王二十一年郢都陨落而殉国时, 年已六十有二。三十多年来的悲剧历史,怎样可以使它被搬上舞台呢?我为这问题考虑了相当长的时间, 因不易解决使我不能执笔者有三个星期之久。 其次是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太崇高了,他的性格和他的作品都有充分的比重。要描写屈原,如力量不 够,便会把这位伟大人物漫画化。这是很危险的。有好些朋友听说我要写屈原,他们对于我的期待似乎未 免过高。在元旦的报章上就有人预言,“今年将有《罕默雷特》和《奥塞罗》型的史剧出现。”这种鼓励无 宁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欧洲文学中并没有好多《罕默雷特》和《奥塞罗》,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就算这 二篇最为壮烈。现在要教人一跃而跻,实在是有点苦人所难。批评家是出于好意还是出于“看肖神”令人 有点不能摩捉。 然而我终竟赌了一口气,不管它怎样,我总要写。起初是想写成上下两部,上部写楚怀王时代,下部 写楚襄王时代。这样的写法有点象《浮士德》。我把这个意思同阳翰笙兄商量过,他也很赞成。觉得只有 这样才是办法。分成成上下两部,每部写它个五六幕,两侧重在下部的结束。这是当初的企图。我现在还 留有一张关于下部的分幕和人物表,不妨把它抄录在下边吧 、服丧—一襄王、子兰、郑袖、屈原、女须、婵娟、群众。 屈服一一襄王、子兰、郑袖、屈原 三、流窜—一襄王、子兰、郑袖、秦嬴、屈原、詹尹、女须、婵娟
Page 16 (2)理解作者在塑造屈原、婵娟、郑詹尹等人物形象时,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关于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 贞,沫若是笔名。其它笔名还有郭鼎堂、麦克昂、易坎人、杜衍等。一八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郭沫若生 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家庭。郭沫若在家乡四川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不满五周岁,他就开 始受家塾教育;自 1906 年至 1913 年,他先后在乐山、成都读小学和中学。这个阶段,他阅读了大量的唐 宋诗文外,还阅读了如四书、五经等中国古书,广泛涉猎了《诗经》、《史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自 动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在中学时期,他还接触了西方科学书籍和林纾翻译的小说以及梁启超、章太炎 等人的政治文章,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郭沫若的主要剧作有《棠棣之花》(1941 年)、《屈原》(1942 年)、《虎符》(1942 年)、《蔡文姬》(1959 年)。前三部主要是为抗战宣传服务的,《蔡文姬》则是歌颂民族大团结的。 (2)郭沫若《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 在《棠棣之花》第二次上演的时候,有好些朋友纵恿我写《屈原》,我便起了写的念头。但怎么写法, 怎样才可从写得好,却苦恼着我。 第一,屈原的悲剧身世太长。在楚怀王时代做左徒时未满三十,在楚襄王二十一年郢都陨落而殉国时, 年已六十有二。三十多年来的悲剧历史,怎样可以使它被搬上舞台呢?我为这问题考虑了相当长的时间, 因不易解决使我不能执笔者有三个星期之久。 其次是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太崇高了,他的性格和他的作品都有充分的比重。要描写屈原,如力量不 够,便会把这位伟大人物漫画化。这是很危险的。有好些朋友听说我要写屈原,他们对于我的期待似乎未 免过高。在元旦的报章上就有人预言,“今年将有《罕默雷特》和《奥塞罗》型的史剧出现。”这种鼓励无 宁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欧洲文学中并没有好多《罕默雷特》和《奥塞罗》,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就算这 二篇最为壮烈。现在要教人一跃而跻,实在是有点苦人所难。批评家是出于好意还是出于“看肖神”令人 有点不能摩捉。 然而我终竟赌了一口气,不管它怎样,我总要写。起初是想写成上下两部,上部写楚怀王时代,下部 写楚襄王时代。这样的写法有点象《浮士德》。我把这个意思同阳翰笙兄商量过,他也很赞成。觉得只有 这样才是办法。分成成上下两部,每部写它个五六幕,两侧重在下部的结束。这是当初的企图。我现在还 留有一张关于下部的分幕和人物表,不妨把它抄录在下边吧。 一、服丧——襄王、子兰、郑袖、屈原、女须、婵娟、群众。 二、屈服——襄王、子兰、郑袖、屈原。 三、流窜——襄王、子兰、郑袖、秦嬴、屈原、詹尹、女须、婵娟
四、哀郢一一襄王、子兰、郑袖、白起、秦兵、屈原、女须、婵娟、群众。 五、投江一一屈原、渔父、群众、南公。 《服丧》是想写襄王三年,怀王囚死于秦归葬时候的事。当时楚国反秦空气极高,屈原得恢复其社会 上的地位,凭着群情的共愤,使当时的执政者终于和泰国绝了交 《屈服》是想写襄王六年时事。秦将白起战败韩国,斩首二十四万于伊阙。秦王借此余威,向楚压迫, 要求决战。襄王慑服,向秦求和,并迎妇于秦为其半子。此时屈原理应反对最烈,然而于事无补。 《流窜》是接着《屈服》而来的,想写成两场,前因激怒当局而遭窜逐,继则偕其亲近者在窜逐生活 中向郑詹尹卜居 《哀郢》是想写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都,襄王君臣出走时事。楚国险遭亡国的慘祸。屈原在这国破 的情境当中还须失掉女须和婵娟,增加其绝望。 《投江》便是想写投泪罗时的最后情景。渔父出了场之外,我还想把南公也拉出场。南公见《史记·项 羽本纪》,有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几句话。本来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或许还会后于屈 原,但我把他拉到这里来作为群众的领率,群众是在屈原死后来打捞他的尸首的。 约略这样的一个步骤,然而在认真开始执笔而且费了几天功夫把目前的《屈原》写出了时,却完全被 打破了。目前的《屈原》真可说是意想外的收获。各幕及各项情节差不多完全是在写作中逐渐涌出来的 不仅在写第一幕时还没有第二幕,就是第一幕如何拈来,都没有完整的预念。实在也奇怪,自己的脑识就 像水池开了闸一样,只是不断地涌出。涌到了平潮为止。 我是二号开始写的,写到十一号的夜半完毕。综计共十天。但在这十天当中,我曾作过四次讲演,有 次(十号)还是远赴沙坪坝的中大,我每天照常会客,平均一天要会十个人。照常替别人看稿子,五号 为看凌鹤的《山城夜曲》整个费了一天工夫。也照常在外面应酬,有一次(七号)苏联大使馆的茶会,看 影片到深夜。故尔实际上的写作时间,每天平均怕不上四小时吧。写得这样快实在是出乎意外 写第一幕的时晚要费得多些。我的日记上写着:一月二号“晚间开始写《屈原》得五页。”一月三号 “午前写《屈原》得十页左右。”一月四号“晚归续草《屈原》策一幕行将完成矣。”一月六号“写完《屈 原》第一幕。续写第二幕。” 写第一幕时在预计之外我把宋玉拉上了场,在初并没有存心在把他写坏。但结果是对他不客气了。我 又把子兰认为郑袖的儿子,屈原的学生,为增加其丑恶更写成了跛子,那是当然的事,并不是有什么充分 根据的。《屈原传》称子兰为“稚子子兰”,把郑袖认为他的母亲,在情理上是可能的。屈原在怀王时有宠 能充当子兰的先生也是清理中的事,故尔我就让他们发生了母子、师生的关系。 我在写第一幕的时候,除造出了一个婵娟之外,本来是想把女须拖上场的,但到快要写完一幕时,我 率性把她抛弃了。旧时认女须为屈原之姊,唯一的根据就是贾侍中说“楚人谓姐为须”。但只这样,则“女 须”犹言女姐,不能算作人名。郑玄以为妹,朱熹以为贱妾,是根据《易经》上的“归妹以须”。古时女
Page 17 四、哀郢——襄王、子兰、郑袖、白起、秦兵、屈原、女须、婵娟、群众。 五、投江——屈原、渔父、群众、南公。 《服丧》是想写襄王三年,怀王囚死于秦归葬时候的事。当时楚国反秦空气极高,屈原得恢复其社会 上的地位,凭着群情的共愤,使当时的执政者终于和泰国绝了交。 《屈服》是想写襄王六年时事。秦将白起战败韩国,斩首二十四万于伊阙。秦王借此余威,向楚压迫, 要求决战。襄王慑服,向秦求和,并迎妇于秦为其半子。此时屈原理应反对最烈,然而于事无补。 《流窜》是接着《屈服》而来的,想写成两场,前因激怒当局而遭窜逐,继则偕其亲近者在窜逐生活 中向郑詹尹卜居。 《哀郢》是想写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都,襄王君臣出走时事。楚国险遭亡国的惨祸。屈原在这国破 的情境当中还须失掉女须和婵娟,增加其绝望。 《投江》便是想写投泪罗时的最后情景。渔父出了场之外,我还想把南公也拉出场。南公见《史记·项 羽本纪》,有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几句话。本来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或许还会后于屈 原,但我把他拉到这里来作为群众的领率,群众是在屈原死后来打捞他的尸首的。 约略这样的一个步骤,然而在认真开始执笔而且费了几天功夫把目前的《屈原》写出了时,却完全被 打破了。目前的《屈原》真可说是意想外的收获。各幕及各项情节差不多完全是在写作中逐渐涌出来的。 不仅在写第一幕时还没有第二幕,就是第一幕如何拈来,都没有完整的预念。实在也奇怪,自己的脑识就 像水池开了闸一样,只是不断地涌出。涌到了平潮为止。 我是二号开始写的,写到十一号的夜半完毕。综计共十天。但在这十天当中,我曾作过四次讲演,有 一次(十号)还是远赴沙坪坝的中大,我每天照常会客,平均一天要会十个人。照常替别人看稿子,五号 为看凌鹤的《山城夜曲》整个费了一天工夫。也照常在外面应酬,有一次(七号)苏联大使馆的茶会,看 影片到深夜。故尔实际上的写作时间,每天平均怕不上四小时吧。写得这样快实在是出乎意外。 写第一幕的时晚要费得多些。我的日记上写着:一月二号“晚间开始写《屈原》得五页。”一月三号 “午前写《屈原》得十页左右。”一月四号“晚归续草《屈原》策一幕行将完成矣。”一月六号“写完《屈 原》第一幕。续写第二幕。” 写第一幕时在预计之外我把宋玉拉上了场,在初并没有存心在把他写坏。但结果是对他不客气了。我 又把子兰认为郑袖的儿子,屈原的学生,为增加其丑恶更写成了跛子,那是当然的事,并不是有什么充分 根据的。《屈原传》称子兰为“稚子子兰”,把郑袖认为他的母亲,在情理上是可能的。屈原在怀王时有宠, 能充当子兰的先生也是清理中的事,故尔我就让他们发生了母子、师生的关系。 我在写第一幕的时候,除造出了一个婵娟之外,本来是想把女须拖上场的,但到快要写完一幕时,我 率性把她抛弃了。旧时认女须为屈原之姊,唯一的根据就是贾侍中说“楚人谓姐为须”。但只这样,则“女 须”犹言女姐,不能算作人名。郑玄以为妹,朱熹以为贱妾,是根据《易经》上的“归妹以须”。古时女
子出嫁。每以同姓之妹或姪为媵,故“须”可解为妹,亦可解为妾。这样时,“女须”也不能算是人名, 因此我率性把女须抛弃了。我别立了一种解释,便是把《离骚》上的“女须之婵媛”解释为陪嫁的姑娘, 名叫婵娟。就是《湘君》中的“女婵媛兮,为余太息”,《哀郢》中的“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踱”, 我都想把它解释成人名。虽然没有其它的根据,但和把“女须”释为姐或妹之没有其它的根据是一样的。 女须”亦可解作天上的星宿“须女”,此解比较合理,但我在本剧中没有采用 第二幕以下的进行情况,让我还是抄写日记吧 月七日:“继续写《屈原》,进行颇为顺畅。某某等络绎来,写作为之中断。” 一月八日:“上午将《屈原》第二幕草完,甚为满意。……本打算写为上下部者,将第二幕写成之后, 已到最高潮,下面颇有难以为继之感。吃中饭时全剧结构在脑中浮出。决写为四幕剧,第三幕仍写屈原之 橘园,在此中刻画宋玉、于椒、婵娟等人物。第四幕写《天问》篇中之大雷电,以此四幕而完结。得比金 象,脑识颇为轻松,甚感愉快。” 月九日;“屈原须扩展成五幕或六幕,第四幕,写屈原出游与南后相遇,更展开南后与婵娟之斗争, 但生了滞碍。创作以来第一次遇着难关,因情调难为继。” 月十日:“第四幕困难得到解决,且颇满意。上午努力写作,竟将第四慕写成矣。……夜为第五幕 复小生滞塞,只得早就寝。” 月十一日:“夜将《屈原》完成,全体颇为满意,全出意想之外。此数日来头脑特别清明,亦无别 种意外之障碍。提笔写去,即不觉妙思泉涌,奔赴笔下。此种现象为历来所未有。计算二日开始执笔至今, 恰好十日,得原稿一二六页,……真是愉快。今日所写者为第五慕之全体,幕分两场,着想自亦惊奇,竟 将婵娟让其死掉,实属天开异想。婵娟化为永远之光明,永远之月光,尤为初念所未及 目前的《屈原》实在是一个意想外的收获,我把这些日记的断片摘录了出来,也就足以证明在写作过 程中是怎样的并没有依据一定的步骤。让婵娟误服毒酒而死,实在是在第五幕第一场写完之后才想到的。 因此便不得不把郑詹尹写成坏人。我使郑詹尹和郑袖发生了父女关系,不用说也是杜撰的。根据呢?只是 他们同一以郑为姓而已。祭婵娟用了《橘颂》这个想法,还是全剧写成之后,在十二号的清早出现的。回 想到第三幕中宋玉赠婵娟《橘颂》尚未交代,便率性拉来做了祭文,实在再适合也没有。而且和第一幕生 出了一个有机的叫应,俨然象是执笔之初的预定计划一样。这也纯全是出乎意外。 我把宋玉写成为一个没有骨气的丈人,或许有人多少会生出异议吧。不过我这也并不是任意诬蔑.司 马迁早就说过:“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 再拿传世的宋玉作品来说,如象《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小言赋》等,所 表现的面貌,实在只是一位帮闲文人。《招魂》一篇依照《史记》,应该是屈原的作品,但我为行文之便, 却依照王逸的说法划归了宋玉。考据余创作并不能完至一致,在这儿还得附带声明一句 HSge
Page 18 子出嫁。每以同姓之妹或姪为媵,故“须”可解为妹,亦可解为妾。这样时,“女须”也不能算是人名。 因此我率性把女须抛弃了。我别立了一种解释,便是把《离骚》上的“女须之婵媛”解释为陪嫁的姑娘, 名叫婵娟。就是《湘君》中的“女婵媛兮,为余太息”,《哀郢》中的“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我都想把它解释成人名。虽然没有其它的根据,但和把“女须”释为姐或妹之没有其它的根据是一样的。 又,“女须”亦可解作天上的星宿“须女”,此解比较合理,但我在本剧中没有采用。 第二幕以下的进行情况,让我还是抄写日记吧。 一月七日:“继续写《屈原》,进行颇为顺畅。某某等络绎来,写作为之中断。” 一月八日:“上午将《屈原》第二幕草完,甚为满意。……本打算写为上下部者,将第二幕写成之后, 已到最高潮,下面颇有难以为继之感。吃中饭时全剧结构在脑中浮出。决写为四幕剧,第三幕仍写屈原之 橘园,在此中刻画宋玉、于椒、婵娟等人物。第四幕写《天问》篇中之大雷电,以此四幕而完结。得比金 象,脑识颇为轻松,甚感愉快。” 一月九日;“屈原须扩展成五幕或六幕,第四幕,写屈原出游与南后相遇,更展开南后与婵娟之斗争, 但生了滞碍。创作以来第一次遇着难关,因情调难为继。” 一月十日:“第四幕困难得到解决,且颇满意。上午努力写作,竟将第四慕写成矣。……夜为第五幕 复小生滞塞,只得早就寝。” 一月十一日:“夜将《屈原》完成,全体颇为满意,全出意想之外。此数日来头脑特别清明,亦无别 种意外之障碍。提笔写去,即不觉妙思泉涌,奔赴笔下。此种现象为历来所未有。计算二日开始执笔至今, 恰好十日,得原稿一二六页,……真是愉快。今日所写者为第五慕之全体,幕分两场,着想自亦惊奇,竟 将婵娟让其死掉,实属天开异想。婵娟化为永远之光明,永远之月光,尤为初念所未及。……” 目前的《屈原》实在是一个意想外的收获,我把这些日记的断片摘录了出来,也就足以证明在写作过 程中是怎样的并没有依据一定的步骤。让婵娟误服毒酒而死,实在是在第五幕第一场写完之后才想到的。 因此便不得不把郑詹尹写成坏人。我使郑詹尹和郑袖发生了父女关系,不用说也是杜撰的。根据呢?只是 他们同一以郑为姓而已。祭婵娟用了《橘颂》这个想法,还是全剧写成之后,在十二号的清早出现的。回 想到第三幕中宋玉赠婵娟《橘颂》尚未交代,便率性拉来做了祭文,实在再适合也没有。而且和第一幕生 出了一个有机的叫应,俨然象是执笔之初的预定计划一样。这也纯全是出乎意外。 我把宋玉写成为一个没有骨气的丈人,或许有人多少会生出异议吧。不过我这也并不是任意诬蔑.司 马迁早就说过:“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 再拿传世的宋玉作品来说,如象《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小言赋》等,所 表现的面貌,实在只是一位帮闲文人。《招魂》一篇依照《史记》,应该是屈原的作品,但我为行文之便, 却依照王逸的说法划归了宋玉。考据余创作并不能完至一致,在这儿还得附带声明一句
南后郑袖这个性格是相当有趣的,我描写她多是根据《战国策》上的材料,如送贿给张仪及谗害魏美 人的故事都是(《韩非子》上也有,因手中无书,未及参证)。这个人是相当有点权变的,似乎不亚于吕雉 与武则天。在我初期的计划中,是想把她的权势扩展到襄王一代,把襄王写成傀儡,把她写成西太后,前 面所列的人物表中一直到最后,都有郑袖,便是这个意向的表示了。但就在本剧中,她的性格已经完成, 我也感觉着没有再写的必要了 依据《史记》,在怀王时谮屈原的是上官大夫靳尚,但我把主要的责任,嫁到郑袖身上去了。这虽然 也是想当然的揣测,但恐怕是最近乎事实的。《卜居》里面有“将啶訾栗斯,喔咿嚅,以事妇人乎?” 的一问,所说的“妇人”应该就是指的郑袖。又《离骚》亦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 话,虽是象征的说法,但亦必含有事实。 《离骚》这两句是写到此处才偶然想到的,与剧中情节不无 相合之处,也是意外 关于令尹子椒的材料很少,《离骚》里面有“椒专佞以谄諼”一句,向来注家以为即是子椒。又楚襄 王时是“以其弟子兰为令尹”的,因此我便把子椒作为怀王时的令尹而写成为了昏庸老朽的人。 写张议多半是根据《史记·张仪列传》及《战国策》把他写得相当坏,这是没有办法的。在本剧中他 最吃亏,为了裡祀屈原,自不得不把他来做牺牲品。假使是站在文学家的立场来说话的时候,张仪对于中 国的统一是有功劳的人。 第四幕中的钓者是得自《渔父辞》中的渔父的暗示,性格不用说是写得完全不同。第五幕中的卫士成 为“仆夫”是因为《离骚》里面有“仆夫悲余马怀”的一个仆夫。这位仆夫要算是忠于屈原的唯一有据的 人物。然而他的姓名无从考见。又这位仆夫我把他定成为了汉北的人,原因是《抽思》里面有“有鸟自南 兮来集汉北”的一句,足见屈原初放流时是在汉北,故《思美人》章又有“指冢之西隈兮,与縹黄以为 期”之语。流窜江南,当是襄王时代的事了。 第五幕中卫士处置更夫,我写出了个活杀自在法。在这兒是相当费了一点思索的,前面日记中所说: “夜为第五幕复小生滞塞”,也就是指的写这儿的情形。我起初本是想很干脆地便把更夫勒死,但想到为 要救活一个便要杀一无辜者觉得于心不安。又曾想到率性把更夫写成坏人。譬如让更夫来毒杀婵娟,觉得 也不近情理。于是便想到活杀自在法,这在日本的柔道家是有的,似乎是把人的会厌骨向下按,便可使人 一时气绝,再将骨位复原,人又可以苏醒。日本救不会泅水的人也每用此法,以免手足纠缠。这个方法我 相信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但我问了好些朋友都不知道,我自己并不懂这个法术,也无从实验,因此又不免 有些踌躇。但我终竞还是那样写出了,为了在舞台上能安婵娟的心,我想也是必要的 关于靳尚,在《战国策》里面有一段故事极富有戏剧价值,便是怀王要放张仪的时候,有点不放心 靳尚便自告奋勇去监送张仪。有一位楚小臣,和靳尚有仇。他对魏国的张旄献计,要他派人在路上暗杀靳 尚以离间秦楚。张旄照办了,靳尚便在路上遭了刺杀。于是楚王大怒。秦、楚构兵而争事魏。这个故事在 初本也想写在剧本里面的,但结果是割爱了。假使戏剧还要发展的话,那位钓者,倒也可以作为楚小臣的。 Habe
Page 19 南后郑袖这个性格是相当有趣的,我描写她多是根据《战国策》上的材料,如送贿给张仪及谗害魏美 人的故事都是(《韩非子》上也有,因手中无书,未及参证)。这个人是相当有点权变的,似乎不亚于吕雉 与武则天。在我初期的计划中,是想把她的权势扩展到襄王一代,把襄王写成傀儡,把她写成西太后,前 面所列的人物表中一直到最后,都有郑袖,便是这个意向的表示了。但就在本剧中,她的性格已经完成, 我也感觉着没有再写的必要了。 依据《史记》,在怀王时谮屈原的是上官大夫靳尚,但我把主要的责任,嫁到郑袖身上去了。这虽然 也是想当然的揣测,但恐怕是最近乎事实的。《卜居》里面有“将哫訾栗斯,喔咿嚅 ,以事妇人乎?” 的一问,所说的“妇人”应该就是指的郑袖。又《离骚》亦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 话,虽是象征的说法,但亦必含有事实。——《离骚》这两句是写到此处才偶然想到的,与剧中情节不无 相合之处,也是意外。 关于令尹子椒的材料很少,《离骚》里面有“椒专佞以谄謾”一句,向来注家以为即是子椒。又楚襄 王时是“以其弟子兰为令尹”的,因此我便把子椒作为怀王时的令尹而写成为了昏庸老朽的人。 写张议多半是根据《史记·张仪列传》及《战国策》把他写得相当坏,这是没有办法的。在本剧中他 最吃亏,为了禋祀屈原,自不得不把他来做牺牲品。假使是站在文学家的立场来说话的时候,张仪对于中 国的统一是有功劳的人。 第四幕中的钓者是得自《渔父辞》中的渔父的暗示,性格不用说是写得完全不同。第五幕中的卫士成 为“仆夫”是因为《离骚》里面有“仆夫悲余马怀”的一个仆夫。这位仆夫要算是忠于屈原的唯一有据的 人物。然而他的姓名无从考见。又这位仆夫我把他定成为了汉北的人,原因是《抽思》里面有“有鸟自南 兮来集汉北”的一句,足见屈原初放流时是在汉北,故《思美人》章又有“指 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 期”之语。流窜江南,当是襄王时代的事了。 第五幕中卫士处置更夫,我写出了个活杀自在法。在这兒是相当费了一点思索的,前面日记中所说: “夜为第五幕复小生滞塞”,也就是指的写这儿的情形。我起初本是想很干脆地便把更夫勒死,但想到为 要救活一个便要杀一无辜者觉得于心不安。又曾想到率性把更夫写成坏人。譬如让更夫来毒杀婵娟,觉得 也不近情理。于是便想到活杀自在法,这在日本的柔道家是有的,似乎是把人的会厌骨向下按,便可使人 一时气绝,再将骨位复原,人又可以苏醒。日本救不会泅水的人也每用此法,以免手足纠缠。这个方法我 相信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但我问了好些朋友都不知道,我自己并不懂这个法术,也无从实验,因此又不免 有些踌躇。但我终竟还是那样写出了,为了在舞台上能安婵娟的心,我想也是必要的。 关于靳尚,在《战国策》里面有一段故事极富有戏剧价值,便是怀王要放张仪的时候,有点不放心, 靳尚便自告奋勇去监送张仪。有一位楚小臣,和靳尚有仇。他对魏国的张旄献计,要他派人在路上暗杀靳 尚以离间秦楚。张旄照办了,靳尚便在路上遭了刺杀。于是楚王大怒。秦、楚构兵而争事魏。这个故事在 初本也想写在剧本里面的,但结果是割爱了。假使戏剧还要发展的话,那位钓者,倒也可以作为楚小臣的
就这样本打算写屈原一世的,结果只写了屈原一天一一由清早到夜半过后。但这一天似乎已把屈原的 世概括了。究竟是不是《罕默雷特》型或《奧赛罗》型不得而知,但至少没有把屈原漫画化,是可以差 告无罪的。 年1月20日夜 (3)新版后记(有关片断) 在第五幕第二场中加入了靳尚人场一节。这样使观众早知道郑詹尹献给屈原的是毒酒,而增加心 理上的紧张。同时也更形象地显示出靳尚的性格。 1953年1月4日 四、“习题”参考答案
Page 20 就这样本打算写屈原一世的,结果只写了屈原一天——由清早到夜半过后。但这一天似乎已把屈原的 一世概括了。究竟是不是《罕默雷特》型或《奥赛罗》型不得而知,但至少没有把屈原漫画化,是可以差 告无罪的。 1942 年 1 月 20 日夜 (3)新版后记(有关片断) ……在第五幕第二场中加入了靳尚人场一节。这样使观众早知道郑詹尹献给屈原的是毒酒,而增加心 理上的紧张。同时也更形象地显示出靳尚的性格。 1953 年 1 月 4 日 四、“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