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J重舣八制八电,抆2一电谟八备时刪八响→1 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和U,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RU1/=U1/(U/R)=[U1/(U-U·R R大 Uo(UL) R 图2-4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a.由于电阻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两端电压Un时必须 分别测出U和U,然后按U=U-U求出U值。 b.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 与R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2K。 ③输出电阻R的测量 按图2-4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的输出 电压U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即可求出R=(U-U0/U·Rts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④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 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 (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 图2-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 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有效值), 则动态范围等于22U。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
图2-5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⑤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与输入信号频率f之间 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6所示,A-m为中 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 1/2倍,即0.707A-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和上限频率f,则通 频带fm=fn-f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为此,可 采用前述测A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 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 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Au Aum=== C. E 0.707Aum 3DG 9011(NPN) 30G 9012(PNP) 9013(NPN) 图2-6幅频特性曲线 图2一7晶体三极管管脚排列 实验内容: m日人n
头电路灿图2-1所示。电仪岙刂头拉一中图1-1所示戏按, 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 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 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输入端先不加交流信号。接通+12V电源、地线。调节Rn,用万用 表测=3.0V,用万用表测量Ust及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R1值(注意:测 量电阻时,首先关掉实验箱电源,再将+12V电源线与电路断开及Rn与电路断 开,再进行测量。)记入表2-1 3K C Ui SK e2 5KT4/pF 图 表2-1 测量值 计算值 UB(v) Uz(v) U(v) Rb(kS) Umz(V) UcE(v) Ic(mA)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U加入频率为1Hz、电压有效值等于10m的正弦信号
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 表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和U的相位关系,在 坐标纸上画出波形图,记入表2-2。 表 Ue=3V U=10n (【)R(K)u(v) 记录一组U和U波形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景编 在放大器输入端U加入频率为1KHz、电压有效值等于10mV的正弦信号, 分别増大和减小Rn,使波形出现失真,在坐标纸上画出U的波形,记入表2 3中 2-3 Rc2=3KQ R=3 KQ U =3V U=10 mV U波形 工作点V电压管子工作状态 *4、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调节输入信号的电压,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刚好要失真还 没有失真前的电压,用示波器测量Ub值,记入表2-4 表 Rc2=3K RL=3K U==3V U,(m)
10 mV *5、泱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输入f=1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 测出U,U1和U记入表2-5。 保持U不变,断开R,测量输出电压U,记入表2-5。 表2-5Ut=3R2=3KR=3KQ Us(mv) U(mV)R:(KQ) U(V)U(v) R(KQ) 五、实验报告 记录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图,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为选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