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18日,《申报》报道:“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消息,潘德明闻讯后即报 名参加,开始步行团有8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历尽艰险,他曾三次遇虎, 1932年初,他穿越1380里沙漠去利雅得时,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骆驼队才获救。1937 年7月,潘德明战胜艰难险阻,环游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云南省西双 版纳。 惩罚”实现了 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 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在一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 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丝毫动摇 不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 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默地说:“这个称号 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化学家李比希实现诺言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 答说:“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 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航海家鲍迪奇 美国数学家纳撒尔·鲍迪奇,从10岁起就到图书馆去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因而大器 早成,14岁就成了一名精通航海和天文的学者。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航海事业 自学了50多种语言,发现了当时航海权威穆尔的《航海实践》中80多条错误。经过多年实 践,终于创造了“鲍迪奇航海法一依靠星体定位导航”。 心理暗示的实验 立志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精神因素的强大作用上得以透 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事先告知一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们将不执行枪决,而 是被刺破静脉,让血从体内流尽而死。然后将死囚蒙上眼睛,绑上双手,带入一个特定的房 间坐定,拿针在他们的手腕上比划着轻刺一下(并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后轻轻地拧开一旁 的水笼头,让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几小时后,那一组囚犯先后停止了跳动。这样,囚犯在 肌肉没有遭受任何损伤的情况下死去。 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肌体产生何等巨大的作用。当然这是消极的作用。 然而我们已经可以由此及彼,由反得正了 Yuwenonline.c°m一
1930 年 6 月 18 日,《申报》报道:“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消息,潘德明闻讯后即报 名参加,开始步行团有 8 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历尽艰险,他曾三次遇虎, 1932 年初,他穿越 1380 里沙漠去利雅得时,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骆驼队才获救。1937 年 7 月,潘德明战胜艰难险阻,环游了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云南省西双 版纳。 惩罚”实现了 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 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在一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 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丝毫动摇 不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 33 岁的时候, 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默地说:“这个称号 在 20 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化学家李比希实现诺言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 答说:“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 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航海家鲍迪奇 美国数学家纳撒尔·鲍迪奇,从 10 岁起就到图书馆去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因而大器 早成,14 岁就成了一名精通航海和天文的学者。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航海事业, 自学了 50 多种语言,发现了当时航海权威穆尔的《航海实践》中 80 多条错误。经过多年实 践,终于创造了“鲍迪奇航海法-依靠星体定位导航”。 心理暗示的实验 立志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精神因素的强大作用上得以透 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事先告知一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们将不执行枪决,而 是被刺破静脉,让血从体内流尽而死。然后将死囚蒙上眼睛,绑上双手,带入一个特定的房 间坐定,拿针在他们的手腕上比划着轻刺一下(并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后轻轻地拧开一旁 的水笼头,让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几小时后,那一组囚犯先后停止了跳动。这样,囚犯在 肌肉没有遭受任何损伤的情况下死去。 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肌体产生何等巨大的作用。当然这是消极的作用。 然而我们已经可以由此及彼,由反得正了
2奉献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 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 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 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 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中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 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格言警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 讯) 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 键时刻有着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是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艾青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 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希望你们年轻一代,刀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 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凡是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或是为捍卫一个伟大真理而忍受穷苦的人们,才是英雄 (荷马·马蒂)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个只顾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鲁讯一—牛 鲁讯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他又在一首诗中写 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Yuwenonline.c°m一
2.奉 献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 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 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 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 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中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 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格言警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 讯) 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 键时刻有着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是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艾青)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 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希望你们年轻一代,刀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 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凡是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或是为捍卫一个伟大真理而忍受穷苦的人们,才是英雄。 (荷马·马蒂)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一个只顾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鲁讯——牛 鲁讯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他又在一首诗中写 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法拉第——烛 物理学家万克尔·法拉第一生勤奋,对实用电学的三大分支都作了贡献,并在晚年写成 《电学的实验研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科学遗产。他希望自己:“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居里夫人—蝉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她很赞赏 蚕的精神:“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 是异物同类 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 ,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 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在遗嘱中说: “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 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达尔文心系造福事人类 达尔亠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 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是正确的,所 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这些话充分表现 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把一生献给科学 镭的发明者、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于科学,厌恶金钱和荣誉,她把所 得的奖金绝大部分用于科学实验及赠送给贫穷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结果毫 无保留地公之于众,而不接受当时可谋取巨富的专利权。在社会授予她的荣誉面前,居里夫 人只有一句话:“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 居里夫人长期接触镭,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两手被镭射线烧得伤痕累累,并得了臻命 的血液病。众劝她休息治疗,她谢绝了,她说:“我的生活是离不开实验室的。”在晚年10 多年里,她带病写出30种科学报告,好几种高深的科学理论书籍,每天仍然工作14小时 直到1934年闭上了她那双智慧的眼睛 两弹元勋——邓稼先 Yuwenonline.c°m一
法拉第——烛 物理学家万克尔·法拉第一生勤奋,对实用电学的三大分支都作了贡献,并在晚年写成 《电学的实验研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科学遗产。他希望自己:“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居里夫人——蝉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她很赞赏 蚕的精神:“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 是异物同类……” 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 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 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 3300 万克朗作为 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在遗嘱中说: “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 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达尔文心系造福事人类 达尔亠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 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1882 年 4 月 19 日,达尔文病逝。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 是正确的,所 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这些话充分表现 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把一生献给科学 镭的发明者、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于科学,厌恶金钱和荣誉,她把所 得的奖金绝大部分用于科学实验及赠送给贫穷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结果毫 无保留地公之于众,而不接受当时可谋取巨富的专利权。在社会授予她的荣誉面前,居里夫 人只有一句话:“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 居里夫人长期接触镭,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两手被镭射线烧得伤痕累累,并得了臻命 的血液病。众劝她休息治疗,她谢绝了,她说:“我的生活是离不开实验室的。”在晚年 10 多年里,她带病写出 30 种科学报告,好几种高深的科学理论书籍,每天仍然工作 14 小时, 直到 1934 年闭上了她那双智慧的眼睛 两弹元勋——邓稼先
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 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 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 戈壁。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 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 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从陶朱公到李嘉诚 古代的陶朱公,在19年间数致千金,但每次,他都把它们“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曾 用钱资助过勾践,也资助过田成子,现在,他把它分散给那些需要资助的人,对他来说,赚 钱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想利用赚来的钱有所作为。现代的李嘉诚,大巨富之后,时刻关注着 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从不吝啬解囊。1980年起,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汕 头大学的创办中,不惜花费57亿港元的巨资,要为潮汕地区兴建第一座学府,并立志要把 它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从最初的图纸 设计到后来的师资配备,无不一一过问。他曾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它一切 事业。”对于曾经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并走上经商之道的李嘉诚来说,汕大的创立,不 啻是圆了他当日求学的一个梦。而当他积毕生的心血以报效桑梓,当他智慧地运用他的成功 之果服务于华夏的子孙后代的时候,众不难从这一系列的壮举中窥析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 生命意义 无私捐赠 徐悲鸿逝世前捐赠毕生珍藏的文物。 郑振铎捐赠毕生珍藏的7万多册善本典籍。 巴金色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 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12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 方艺术系大楼之用。 纺织女士杜芸芸,将本该归她所有的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 上述捐赠,表现了他们“富贵于我如浮云”,一心为国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德。 茅盾为文学捐稿费 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简朴,他把稿费省下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解 放前他曾以稿费支援过贫病交加的进步作家。1957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缺少经 Yuwenonline, com
1850 年,26 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 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 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 戈壁。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 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 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 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从陶朱公到李嘉诚 古代的陶朱公,在 19 年间数致千金,但每次,他都把它们“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曾 用钱资助过勾践,也资助过田成子,现在,他把它分散给那些需要资助的人,对他来说,赚 钱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想利用赚来的钱有所作为。现代的李嘉诚,大巨富之后,时刻关注着 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从不吝啬解囊。1980 年起,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汕 头大学的创办中,不惜花费 5.7 亿港元的巨资,要为潮汕地区兴建第一座学府,并立志要把 它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从最初的图纸 设计到后来的师资配备,无不一一过问。他曾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它一切 事业。”对于曾经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并走上经商之道的李嘉诚来说,汕大的创立,不 啻是圆了他当日求学的一个梦。而当他积毕生的心血以报效桑梓,当他智慧地运用他的成功 之果服务于华夏的子孙后代的时候,众不难从这一系列的壮举中窥析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 生命意义。 无私捐赠 徐悲鸿逝世前捐赠毕生珍藏的文物。 郑振铎捐赠毕生珍藏的 7 万多册善本典籍。 巴金色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 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 120 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 方艺术系大楼之用。 纺织女士杜芸芸,将本该归她所有的 10 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 上述捐赠,表现了他们“富贵于我如浮云”,一心为国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德。 茅盾为文学捐稿费 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简朴,他把稿费省下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解 放前他曾以稿费支援过贫病交加的进步作家。1957 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缺少经
费,他立刻捐款300元;1958年,故乡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资助500元 1981 年3月,茅盾的病情恶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让孩子笔录口述遗书二则。其中 则写道:“为了繁衍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我衷心地祝愿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胡耀邦同志在致茅盾同志悼词中称赞:直到生命的最后 时刻,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服务。 叶圣陶三易遗嘱 叶圣陶老人的遗嘱,全文不过130字,然而却写了三次。第一次写于老人重病之时的 1979年12月11日,老人嘱咐家人丧事从俭,只“在《人民日报》自费登个广告,告别相 识的人,说我跟他们永别了”。第二次是1980年12月21日,老人补写遗嘱,写道:“非但 不要开追悼会,别的什么会他不要开。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为我开无论什么会都是不适 宜的。”第三次是在1984年2月12日,老人再次补写遗嘱,表示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 学院(北京医院按照老人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作了解剖)。短短遗嘱,数年而成,两次增补 发人深思 邓拓万金救古画 1961年的一天,邓拓在荣宝斋看到一幅潇湘竹石图卷,画末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 这幅画是一位四川老人的祖传珍宝,说出自苏东坡的手笔。可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不是东 坡的真迹,因此,国家收藏部门没有收藏, 为了不使国家文物流失,邓拓同志把自己若干幅藏画卖给店里,凑足上万元,把那幅古 画买了下来。他从故宫藏画的记录中,查出了这幅画的有关记载,逐字逐句与画面核对,经 过半年的精心研究,他终于作出结论:潇湘竹石图确实是苏东坡的真迹,而不是伪作。一幅 将近千年的珍贵作品,辗转流传,终于被邓拓抢救保存下来 1964年,邓拓将个人所收藏的最好古画154件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他花万元 巨资收购、积半年辛劳鉴定的这幅古画。 举债创办“育才小学” 张震1964年出生在定远。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 百元。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记者,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快毕业 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婷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 1992年8月,他们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钱买砖木,盖起最初的四间教室,名曰“育 才小学”。学生来自田野,来自其它学校赶出来的差生。学费减免,其它费用低于国家标准, Yuwenonline, com
费,他立刻捐款 300 元;1958 年,故乡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资助 500 元。……1981 年 3 月,茅盾的病情恶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让孩子笔录口述遗书二则。其中一 则写道:“为了繁衍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 25 万元捐献给作协……我衷心地祝愿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胡耀邦同志在致茅盾同志悼词中称赞:直到生命的最后 时刻,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服务。 叶圣陶三易遗嘱 叶圣陶老人的遗嘱,全文不过 130 字,然而却写了三次。第一次写于老人重病之时的 1979 年 12 月 11 日,老人嘱咐家人丧事从俭,只“在《人民日报》自费登个广告,告别相 识的人,说我跟他们永别了”。第二次是 1980 年 12 月 21 日,老人补写遗嘱,写道:“非但 不要开追悼会,别的什么会他不要开。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为我开无论什么会都是不适 宜的。”第三次是在 1984 年 2 月 12 日,老人再次补写遗嘱,表示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 学院(北京医院按照老人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作了解剖)。短短遗嘱,数年而成,两次增补, 发人深思。 邓拓万金救古画 1961 年的一天,邓拓在荣宝斋看到一幅潇湘竹石图卷,画末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 这幅画是一位四川老人的祖传珍宝,说出自苏东坡的手笔。可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不是东 坡的真迹,因此,国家收藏部门没有收藏。 为了不使国家文物流失,邓拓同志把自己若干幅藏画卖给店里,凑足上万元,把那幅古 画买了下来。他从故宫藏画的记录中,查出了这幅画的有关记载,逐字逐句与画面核对,经 过半年的精心研究,他终于作出结论:潇湘竹石图确实是苏东坡的真迹,而不是伪作。一幅 将近千年的珍贵作品,辗转流传,终于被邓拓抢救保存下来。 1964 年,邓拓将个人所收藏的最好古画 154 件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他花万元 巨资收购、积半年辛劳鉴定的这幅古画。 举债创办“育才小学” 张震 1964 年出生在定远。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 百元。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记者,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快毕业 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婷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 学。 1992 年 8 月,他们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钱买砖木,盖起最初的四间教室,名曰“育 才小学”。学生来自田野,来自其它学校赶出来的差生。学费减免,其它费用低于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