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盖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1.现浇式楼盖 2.装配式楼盖 3.装配整体式楼盖 ★混凝土楼盖按预加应力情况可分为: 1.钢筋混凝土楼盖 2.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用的最普遍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混 凝土平板楼盖,当柱网尺寸较大时,它可有效减小板厚, 降低建筑层高
★混凝土楼盖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1. 现浇式楼盖 2. 装配式楼盖 3. 装配整体式楼盖 ★混凝土楼盖按预加应力情况可分为: 1. 钢筋混凝土楼盖 2.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用的最普遍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混 凝土平板楼盖,当柱网尺寸较大时,它可有效减小板厚, 降低建筑层高
§9.2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9.2.1单向板与双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者主要在一个方向 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 弯曲的板,称为双向板。 如图:某四边支承板,受 均布荷载作用。 有关系:9=q1+92 (a) 沿两个方向划分条带后,板中 间挠度应相等,即有关系:
§ 9.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9.2.1 单向板与双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者主要在一个方向 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 弯曲的板,称为双向板。 如图:某四边支承板,受 均布荷载作用。 有关系: (a) 沿两个方向划分条带后,板中 间挠度应相等,即有关系: q q1 q2
5g,- 591 (b) 化简上式得:911=922, 384EI 384E1 1品 即4= (c) 将(c)代入(a)式可得:92=q/(1+ 02 (d): 同理由(a)式可得:9,=q/(1+ 01 e) 讨论:当lo2=2lo时,由(d)和(e)式可求得: 92=0.059q 91=0.941g 上述关系说明,此时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沿长边 方向传递的荷载可忽略不计
将(c)代入(a)式可得: (d); 同理由(a)式可得: (e) /(1 ) 4 01 4 02 2 l l q q /(1 ) 4 02 4 01 1 l l q q 上述关系说明,此时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沿长边 方向传递的荷载可忽略不计。 02 01 l 2l q 0.059q 2 q1 0.941q 4 01 4 02 1 2 l l 即 q q (c) 讨论:当 时,由(d)和(e)式可求得: EI q l EI q l 384 5 384 5 4 2 02 4 1 01 (b) 化简上式得:q1 l0 4 1 q2 l0 4 2
《规范》规定: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两对边支承的板和单边嵌固的悬臂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四边支承板(或邻边支承或三边支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当2/1<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当3>1,/1>2时,宜按双向板设计,若按单向板计 算,应沿长边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当1,/1≥3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则当1,/1,≤2时,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当1,/1>2时,为单向板肋梁楼盖
当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当 时,宜按双向板设计,若按单向板计 算,应沿长边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当 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规范》规定: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 3 l2 l1 3 l2 / l1 2 / 2 l2 l1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和单边嵌固的悬臂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板(或邻边支承或三边支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则当 l2 / l1 2 时,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当 l2 / l1 2 时,为单向板肋梁楼盖
9.2.2楼盖结构的布置 在肋梁楼盖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 布置。 结构设计总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应注意的问题: (1)考虑建筑使用要求;(2)受力合理; (3)方便施工。 1.柱网的布置 柱网的布置应当与梁格的布置统一考虑,不宜过大或过小。 次梁跨度:4-6米;主梁跨度:5-8米
在肋梁楼盖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 布置。 结构设计总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应注意的问题:(1)考虑建筑使用要求;(2)受力合理 ; (3)方便施工。 9.2.2 楼盖结构的布置 柱网的布置应当与梁格的布置统一考虑,不宜过大或过小。 次梁跨度:4-6米; 主梁跨度:5-8米 1. 柱网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