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用具体行动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 能可贵的。 温州卷 (二)(13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 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 院。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兴正浓 (4)鞭数十 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B、蹲其身(其中的) 以丛草为林(把) 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用具体行动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 能可贵的。 温州卷 (二)(13 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 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 院。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兴.正浓 (4)鞭.数十 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 C、以.丛草为林(把)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3分 (三)(11分)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 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 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 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 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i)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 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答案】
2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3 分) (三)(11 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 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 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 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 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 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4)或.谓先主曰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 分) 【答案】
(二)(13分) 17.(4分)(1)颈,脖颈(2)慢慢地(3)兴致,兴趣(4)鞭打(用鞭子打) 19.(3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18.(3分)B 20.(3分)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热爱自然与生活。 (三)(11分) 21.(4分)(1)适逢,正赶上(2)率领,带领(3)劝说,说服(4)有人 22.(3分)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 23.(4分)因刘表的礼待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 呢? 9、写作(60分) 湖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一19题。(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 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 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以头抢地耳撞②皆布衣之士也.平民③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9.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三)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一22题。(8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 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
湖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 一 19 题。(8 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 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 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以头抢地耳 撞 ②皆布衣之士也.平民 ③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9.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 分) 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三)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 20 一 22 题。(8 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 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