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绍兴市试卷语文 温馨提示:沉着冷静,充满自信,你定能收获成功 (①本卷总会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②卷面整洁、书写特 别美观者酌加1-3分,卷面糊涂、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剽悍(bio)恣睢(sui)吞噬(shi)相形见绌(chu) B、污秽(hui) 干涸(he) 恻隐(ce)万恶不敖(she) C、睿智(rui) 诓骗( kuang)默契(qe)心无旁鹜(wu) 嗔视( 亘古(geng)讪笑(shon)叱咤风云(cha) 2、古诗名句填空(前6题必做,(7)(8)两题选做一题)(8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幽径独行迷! (梅尧臣《鲁山山行》) (4)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 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生活信念。 (8)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出现了暂时的困难,但我们相信 困难总会过去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请用刘 锡的诗句作答) 3、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4 分) 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 深刻的印象。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 就时时招唤着我。如今我终于来到社戏故乡,一睹她的风彩。 (1)改正错别字 改为 改为 (2)修改病句: 4、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活动(11分) 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将于2010年7月15日至26日在 中国古城绍兴举行。欢迎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绍兴市邮政局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特制纪念明信片一张,其正面如图。 专用会徽寓意介绍尚未完成,请根据提示填补完整。(4分) 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专用会徽 会徽创意来自于中国汉字“集”和“乐”的繁体字。“集”含有 的意思,“乐”含有 和 的寓意。会徽图案下方的文字造型中嵌入了一段城墙,寓意为2010年古城绍兴 和第六届“世合赛”有着天作之合的缘分。 (2)世合赛组委会公开征集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宣传用语,在大量来稿中经过反复筛选
1 浙 江 省 2010 年 初 中 毕 业 生 学 业 考 试 绍 兴 市 试 卷 语 文 温馨提示:沉着冷静,充满自信,你定能收获成功! (①本卷总会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②卷面整洁、书写特 别美观者酌加 1-3 分,卷面糊涂、字迹难辨者酌扣 1—3 分。) 一、积累与运用(32 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剽.悍(biāo) 恣睢.(suì) 吞噬.(shì) 相形见绌.(chù) B、污秽.(huì) 干涸.(hé) 恻.隐(cè) 万恶不赦.(shè) C、睿.智(ruì) 诓.骗(kuàng) 默契.(qiè) 心无旁骛.(wù) D、嗔.视(chēn) 亘.古(gèng) 讪.笑(shàn) 叱咤.风云(chà) 2、古诗名句填空(前 6 题必做,(7)(8)两题选做一题 ....)(8 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幽径独行迷! (梅尧臣《鲁山山行》) (4)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7)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 , ”的 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生活信念。 ( 8 ) 受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 一 些 企 业 出 现 了 暂 时 的 困 难 , 但 我 们 相 信 “ , ”,困难总会过去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请用刘 锡的诗句作答) 3、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4 分) 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 深刻的印象。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 就时时招唤着我。如今我终于来到社戏故乡,一睹她的风彩。 (1)改正错别字: 改为 改为 (2)修改病句: 4、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活动(11 分) 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将于 2010 年 7 月 15 日至 26 日在 中国古城绍兴举行。欢迎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绍兴市邮政局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特制纪念明信片一张,其正面如图。 专用会徽寓意介绍尚未完成,请根据提示填补完整。(4 分) 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专用会徽 会徽创意来自于中国汉字“集”和“乐”的繁体字。“集”含有 的意思,“乐”含有 和 的寓意。会徽图案下方的文字造型中嵌入了一段城墙,寓意为 2010 年古城绍兴 和第六届“世合赛”有着天作之合的缘分。 (2)世合赛组委会公开征集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宣传用语,在大量来稿中经过反复筛选
最后把评为一、二等奖的范围聚集到以下三条宣传语上。现在请你来参与评选,你认 为哪一条可以评为一等奖,说出你的理由。(3分) 备选用语: A我们参与,我们歌唱,我们快乐 B“合”聚绍兴,“唱”响天下 C歌声沟通世界,绍兴成就梦想 我投()的票,理由: (3)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将参加本届合唱比赛,其中一个曲目是中化名曲《好一朵 茉莉花》。请结合语境,根据下面歌词,为主持人拟写一段60字左右的“介绍词”。(4 分) 欢迎您来到美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接下来将由我们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 为您演唱中华名曲《好一朵茉莉花》。 请欣赏。 附:《好一朵茉莉花》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苿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5、名著《格列佛游记》阅读题(6分) A )C( D( 图A:这时有一个割麦人离我趴着的田龚已经不到十码远了 图B:(我)看到空中有一座岛,上面还住满了人 图C: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胳膊和腿被牢牢绑在地上 图D:它对着我的脸一个劲地看,显得非常惊奇 (2)小说中,格列佛游历的先后顺序是 (只填序号)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20分) 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 ①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我曾用树枝 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 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 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间匍匐着 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 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②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 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 ③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 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 ④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 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 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 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⑤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完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 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
2 最后把评为一、二等奖的范围聚集到以下三条宣传语上。现在请你来参与评选,你认 为哪一条可以评为一等奖,说出你的理由。(3 分) 备选用语: A 我们参与,我们歌唱,我们快乐 B“合”聚绍兴,“唱”响天下 C 歌声沟通世界,绍兴成就梦想 我投( )的票,理由: (3)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将参加本届合唱比赛,其中一个曲目是中化名曲《好一朵 茉莉花》。请结合语境,根据下面歌词,为主持人拟写一段 60 字左右的“介绍词”。(4 分) 欢迎您来到美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接下来将由我们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 为您演唱中华名曲《好一朵茉莉花》。 。请欣赏。 附:《好一朵茉莉花》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 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5、名著《格列佛游记》阅读题(6 分) A( )B( )C( )D( ) 图 A:这时有一个割麦人离我趴着的田龚已经不到十码远了…… 图 B:(我)看到空中有一座岛,上面还住满了人…… 图 C: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胳膊和腿被牢牢绑在地上…… 图 D:它对着我的脸一个劲地看,显得非常惊奇…… (2)小说中,格列佛游历的先后顺序是 、 、 、 。 (只填序号) 二、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20 分)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①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我曾用树枝 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 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 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间匍匐着 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 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②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 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 ③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 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 ④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 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 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 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⑤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完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 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
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 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⑥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 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 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 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 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 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 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 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 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 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 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 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 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 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 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 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 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 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 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 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被摔了下来。我不 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 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⑦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 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 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稍有改动) 6、某文学期刊要做迟子建的专题,其中选择了这篇文章,专栏记者为此采访了迟子建。以 下是记者的提问,假如你是迟子建,你将如何回答?(14分) 问题A:通常我们不会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而您用了,并且还把它作为文章题 目。您是怎样考虑的?(4分) 迟子建 问题B:有读者问,您在描绘这一只虫子前,花了很多笔墨,似嫌拖沓,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4分) 迟子建 问题C:这篇文章收录在您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中,您说您比较喜欢这篇文章 那么您觉得对“虫子”的描绘,最成功或最得意的是哪一点?(6分) 迟子建: 7、专题刊登以后,读者对文中“虫子”的行为各有评说,该文学期刊就此做了一个网上调 查,下面是网友们的观点,你的想法呢,请你也写一写,并作适当的阐述。(6分) 1楼:对这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大家有什么想法,一起谈谈吧 2楼: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虫子,一只令我自惭形秽的虫子,一位令人敬爱的作家,她的笔 尖给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指引着沉实的价值方向
3 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 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⑥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 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 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 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 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 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 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 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 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 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 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 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 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 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 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 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 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 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 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 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被摔了下来。我不 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 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⑦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 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 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稍有改动) 6、某文学期刊要做迟子建的专题,其中选择了这篇文章,专栏记者为此采访了迟子建。以 下是记者的提问,假如你是迟子建,你将如何回答?(14 分) 问题 A:通常我们不会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而您用了,并且还把它作为文章题 目。您是怎样考虑的?(4 分) 迟子建: 问题 B:有读者问,您在描绘这一只虫子前,花了很多笔墨,似嫌拖沓,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4 分) 迟子建: 问题 C:这篇文章收录在您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中,您说您比较喜欢这篇文章, 那么您觉得对“虫子”的描绘,最成功或最得意的是哪一点?(6 分) 迟子建: 7、专题刊登以后,读者对文中“虫子”的行为各有评说,该文学期刊就此做了一个网上调 查,下面是网友们的观点,你的想法呢,请你也写一写,并作适当的阐述。(6 分) 1 楼:对这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大家有什么想法,一起谈谈吧。 2 楼: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虫子,一只令我自惭形秽的虫子,一位令人敬爱的作家,她的笔 尖给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指引着沉实的价值方向
3楼:生活中这样的虫子太悲剧了,为什么非要爬上去呢?虫子的牺牲很无谓,平淡是真, 惊天动地不是我们这些平凡人折腾得起的。 (二)(13分)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 折,从畏惧自然对征服自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 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20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6摄氏度,而21世纪将加快上升。此 外,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些危机,比如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 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而利用太阳能发电预计到2030年也只达到世界电子供应的10% 在此背景下,摈弃20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 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 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 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 发、追求绿色GDP 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 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一个“绿色大拇指”。最近召开的 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研究和展望了中国及全球低碳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享 了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 在说说“千秋功罪”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 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具备雄才大 略的历史英雄。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8、阅读文章第二小节,概括人类面临的危机。(4分) 答 9、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3分) 答 10、文章最后一小节中“绿色大拇指”一词是什么意思。(2分) l1、某机构想就“低碳经济与生活”为话题作一个问卷调査,请你根据文章对“低碳” 的解释,帮助完成下面这个问题的设计。(4分) 您愿意用哪些行为支持低碳生活行动? 口1、使用节能电器、环保车辆 口2、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 理 口3、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 口4、 口6、其他
4 3 楼:生活中这样的虫子太悲剧了,为什么非要爬上去呢?虫子的牺牲很无谓,平淡是真, 惊天动地不是我们这些平凡人折腾得起的。 4 楼: (二)(13 分)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 折,从畏惧自然对征服自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 在已经过去的 20 世纪,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 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20 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 0.76 摄氏度,而 21 世纪将加快上升。此 外,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些危机,比如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 40、60 和 100 年左右耗尽,而利用太阳能发电预计到 2030 年也只达到世界电子供应的 10%。 在此背景下,摈弃 20 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 势。 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英文为 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 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 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 发、追求绿色 GDP。 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 “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一个“绿色大拇指”。最近召开的 2010 中国低碳经济论坛,研究和展望了中国及全球低碳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享 了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 在说说“千秋功罪”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 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具备雄才大 略的历史英雄。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8、阅读文章第二小节,概括人类面临的危机。(4 分) 答: 9、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3 分) 答: 10、文章最后一小节中“绿色大拇指”一词是什么意思。(2 分) 答: 11、某机构想就“低碳经济与生活”为话题作一个问卷调查,请你根据文章对“低碳” 的解释,帮助完成下面这个问题的设计。(4 分) 您愿意用哪些行为支持低碳生活行动? □ 1、使用节能电器、环保车辆。 □ 2、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 理。 □ 3、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 □ 4、 □ 5、 □ 6、其他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吴广素爱人( (2)广故数言欲亡(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从民欲也(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 15、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4分) (二)(12分)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 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奏不得窥 焚不得窃聂南韩魏不很持之灰冇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 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 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 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2)虽有少劳(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四、写作(60分)
5 三、文言文阅读(25 分) (一)(13 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吴广素.爱人( ) (2)广故数.言欲亡(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4)从民欲.也( )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 / 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 15、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4 分) (二)(12 分)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 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 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 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 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 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 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 3 处,停顿处用“/”隔开。(3 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 利 耶?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 答: 四、写作(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