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革命与伦理选择 童天湘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人类基因 组图谱的绘制、破译人类生命的遗传密码,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转折 由认识客体、改造客体转向认识主体、改造主体的新时代。基因革命 伴随着基因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着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之迅速由 植物、动物转向人类自身,不仅深入人的生命本质,而且涉及人的价 值观;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貌,而且将改变我们的伦理观念。 基因专利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关于 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并非人工产物。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 的知识都是科学发现,而不是技术发明,按惯例是不能申请专利的, 故“基因专利”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严格地说,“专利保护的只是 DNA序列的应用,而不是序列本身 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 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
基因革命与伦理选择 童天湘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人类基因 组图谱的绘制、破译人类生命的遗传密码,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转折 ——— 由认识客体、改造客体转向认识主体、改造主体的新时代。基因革命 伴随着基因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着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之迅速由 植物、动物转向人类自身,不仅深入人的生命本质,而且涉及人的价 值观;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貌,而且将改变我们的伦理观念。 基因专利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片断,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关于 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并非人工产物。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 的知识都是科学发现,而不是技术发明,按惯例是不能申请专利的, 故“基因专利”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严格地说,“专利保护的只是 DNA 序列的应用,而不是序列本身。” 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 一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 2000 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
20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 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 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毕竟只有6万—10万个 每当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 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国外掠夺,丧失知 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基因平等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说明人 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0.1%是不同 的,说明每个成员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但是,这 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 用处,即便是有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少数白种人(约为1% 5%)在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滋病病毒的 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 视;依据人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首先用于基因诊断,检测致病的遗 传基因。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都能从基因中找 出原因,而且每个人都带有几种“致病基因”,应该一视同仁,不被
2000 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 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 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毕竟只有 6 万—10 万个。 每当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 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国外掠夺,丧失知 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基因平等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 99.9%是相同的,说明人 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 0.1%是不同 的,说明每个成员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但是,这 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 用处,即便是有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少数白种人(约为 1% — 5%)在一个基因中,有 31 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滋病病毒的 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 视;依据人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首先用于基因诊断,检测致病的遗 传基因。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都能从基因中找 出原因,而且每个人都带有几种“致病基因”,应该一视同仁,不被
歧视。特别是那些导致遗传癌症、糖尿病、艾滋病、帕金森氏病的基 因,对个人十分重要,常常不愿泄露给别人,也要求保护基因隐私权, 不受侵犯。 然而,基因治疗之初,所需要费用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只有 富人先用起来,却冷落了穷人,这有失公正。如果谁也不用,基因技 术得不到发展,不利于人类,有悖伦理。因此,当“公正”与“有利”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如何选择?看来,“先富起来”和“先用起来”, 未必公正,尚属合理。此时,“宽容”为两者驾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基因设计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 列,最终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 了人体遗传密码,就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 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 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 哪里?人性又在哪里? 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进化的方向,再 也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 至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在人科动物从猿猴中分离出来后的 500万年里,人类DNA的发展变化还不到2%。人类种群比众多其他种
歧视。特别是那些导致遗传癌症、糖尿病、艾滋病、帕金森氏病的基 因,对个人十分重要,常常不愿泄露给别人,也要求保护基因隐私权, 不受侵犯。 然而,基因治疗之初,所需要费用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只有 富人先用起来,却冷落了穷人,这有失公正。如果谁也不用,基因技 术得不到发展,不利于人类,有悖伦理。因此,当“公正”与“有利”,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如何选择?看来,“先富起来”和“先用起来”, 未必公正,尚属合理。此时,“宽容”为两者驾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基因设计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 序 列,最终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 了人体遗传密码,就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 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 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 哪里?人性又在哪里? 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进化的方向,再 也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 至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在人科动物从猿猴中分离出来后的 500 万年里,人类 DNA 的发展变化还不到 2%。人类种群比众多其他种
群 更单一,人类展示的差异性比黑猩猩还少。现在,世界各地男性精子 含量急剧下降,性功能障碍者日益增多,使不育成为严重问题,却又 被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进机器智能逼近人 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 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 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免优胜劣汰。人类要想立于不败 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术,对 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 价值。这种高智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判据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 DNA。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应当坚持决定论 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 物。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 基因是内因,决定生物人;环境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 社会人。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约在70~80% 左右,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如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可能特别依 赖于遗传素质”(见《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第412页)。因此,通过 基因设计实现智力的人工进化,不是臆想。印度弗吉尼亚大学宗教研 究教授拉奥说:“取得的知识,应该用在对全人类有益的方面。如果 漂亮的外表,强壮体格和聪明才智可以设计出来,那就应该让愈来愈
群 更单一,人类展示的差异性比黑猩猩还少。现在,世界各地男性精子 含量急剧下降,性功能障碍者日益增多,使不育成为严重问题,却又 被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进机器智能逼近人 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 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 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免优胜劣汰。人类要想立于不败 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术,对 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 价值。这种高智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判据。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 DNA。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应当坚持决定论 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 物。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 基因是内因,决定生物人;环境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 社会人。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约在 70~80% 左右,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如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可能特别依 赖于遗传素质”(见《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第 412 页)。因此,通过 基因设计实现智力的人工进化,不是臆想。印度弗吉尼亚大学宗教研 究教授拉奥说:“取得的知识,应该用在对全人类有益的方面。如果 漂亮的外表,强壮体格和聪明才智可以设计出来,那就应该让愈来愈
多的人都能拥有。鲁迅先生曾以超人的远见指出:“就世界现有人种 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园满的人类出现。 基因禁区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基因技术的扩大应用,也可能被滥 用,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绝非耸人听闻 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不仅鉴别出使每人都不同的一些 微小的基因差别(即单核苷多态性SNP,目前发现80多万种),而且已 经发现人种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被种族主义 者和恐怖主义分子所利用。他们可以针对某一种群的特定基因,研究 怎样攻击它、感染它而置人于死地,以便制造出一种新式的基历武器, 达到灭绝种族的罪恶目的。 然而,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绝不会做技术异化的奴隶。人类理性 必定战胜技术异化。人类彼此是兄弟,不能互相仇杀。人类只有一个 基因组,不得被兽类侵犯。人类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必须限制基因技 术的使用,设置基因禁区,绝对不允许制造基因武器、半人半兽之类 的东西,以便保护全人类的最大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因技术的潜在危险,倍受国际社会关注。早在1995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不久该委员会便起草
多的人都能拥有。鲁迅先生曾以超人的远见指出:“就世界现有人种 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园满的人类出现。” 基因禁区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基因技术的扩大应用,也可能被滥 用,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绝非耸人听闻。 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不仅鉴别出使每人都不同的一些 微小的基因差别(即单核苷多态性 SNP,目前发现 80 多万种),而且已 经发现人种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被种族主义 者和恐怖主义分子所利用。他们可以针对某一种群的特定基因,研究 怎样攻击它、感染它而置人于死地,以便制造出一种新式的基历武器, 达到灭绝种族的罪恶目的。 然而,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绝不会做技术异化的奴隶。人类理性 必定战胜技术异化。人类彼此是兄弟,不能互相仇杀。人类只有一个 基因组,不得被兽类侵犯。人类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必须限制基因技 术的使用,设置基因禁区,绝对不允许制造基因武器、半人半兽之类 的东西,以便保护全人类的最大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因技术的潜在危险,倍受国际社会关注。早在 1995 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不久该委员会便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