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以技术或产品为导向”转 向“以服务为导向”。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被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特点 和需求的用户所使用(尤其是那些没有专门的IT基础设施或支持的 小团体),进一步加速了基础设施的这一转变。同时一些信息化基础 设施服务也日益商品化。 因此信息化基础设施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通过多种方式在商品化 过程中表达用户的利益,比如建立商用计算的标准,并为何时从具体 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转向商品化服务提出建议。 未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其他重要趋势包括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出 现、由多核架构引发的软件危机等。 提高技术部件的性价比是人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 中,极可能发生重大的模式转变。而最重要的模式转变可能来自于数 据密集型科学的突破,这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并悄然改变大多数学科的科研方式。这种从传统的研究方法向数据密 集型科学的转变被称为“第四硏究模式”,将改变科学研究的计划、执 行、交流和评价 2.相关建议 e-IRG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影响和紧迫性依次为 (1)基础设施即服务:应当大力鼓励和支持采纳“基础设施即服 务(IaS)”的模式,以増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并确定和 提供可为社会更广泛利用的创新解决方案; (2)商用计算:应该利用商用计算把新用户和用户群与信息化 基础设施的其他部分连接起来; (3)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通过在全球标准化方面的努力,提高 信息化基础设施组成部件间的互操作性 (4)高性能计算:对欧洲与科学软件和百万万亿次计算相关的
- 21 - 1.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以技术或产品为导向”转 向“以服务为导向”。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被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特点 和需求的用户所使用(尤其是那些没有专门的 IT 基础设施或支持的 小团体),进一步加速了基础设施的这一转变。同时一些信息化基础 设施服务也日益商品化。 因此信息化基础设施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通过多种方式在商品化 过程中表达用户的利益,比如建立商用计算的标准,并为何时从具体 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转向商品化服务提出建议。 未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其他重要趋势包括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出 现、由多核架构引发的软件危机等。 提高技术部件的性价比是人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 中,极可能发生重大的模式转变。而最重要的模式转变可能来自于数 据密集型科学的突破,这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并悄然改变大多数学科的科研方式。这种从传统的研究方法向数据密 集型科学的转变被称为“第四研究模式”,将改变科学研究的计划、执 行、交流和评价。 2. 相关建议 e-IRG 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影响和紧迫性依次为: (1)基础设施即服务:应当大力鼓励和支持采纳“基础设施即服 务(IaaS)”的模式,以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并确定和 提供可为社会更广泛利用的创新解决方案; (2)商用计算:应该利用商用计算把新用户和用户群与信息化 基础设施的其他部分连接起来; (3)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通过在全球标准化方面的努力,提高 信息化基础设施组成部件间的互操作性; (4)高性能计算:对欧洲与科学软件和百万万亿次计算相关的
专门知识的获取能力应得到提高 (5)可持续型数据管理基础设施:为了提供通用的数据管理服 务,实现数据密集型研究,人们会在准备过程中使用大量资源,应保 留这些资源;已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计划应委派代表参与这项行动; (6)网络:开展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科研网络新技术和政策对 整个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创新潜力的影响; (7)商业化接受:应鼓励和支持将经过验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合作模式向更广泛的利用无缝过渡; (8)新用户群:支持新用户群访问信息化基础设施; (9)国际合作:欧洲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专家应当促进全球信息 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并在长期坚持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姜禾编译自 nttp://www.e-irg.eu/images/stories/publ/e-irgroadmap18december2009.pdf http://www.e-irg.ew/indexphp?option=comcontent&task=view&id=242<emid=22& 欧盟信息化基础设施咨询工作组发布数据管理报告 2008年,欧盟信息化基础设施咨询工作组(eIRG)建立了一个 任务小组,调查欧盟与科学数据管理相关的活动,以形成这一领域通 用和共享的政策。2009年12月21日,数据管理任务小组发布了最 终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得到了e-RG和欧洲硏究基础设施策略论坛 ( ESFRI)的批准,对元数据和质量、数据管理中的互操作性问题提 出了建议。 1.元数据和质量 报告讨论元数据和质量的部分研究了元数据描述的基本原则和 对存储在资源库中的资源的质量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被认为是所有 研究基础设施的基准,独立于科研领域。针对添加新元素、利用不同
- 22 - 专门知识的获取能力应得到提高; (5)可持续型数据管理基础设施:为了提供通用的数据管理服 务,实现数据密集型研究,人们会在准备过程中使用大量资源,应保 留这些资源;已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计划应委派代表参与这项行动; (6)网络:开展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科研网络新技术和政策对 整个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创新潜力的影响; (7)商业化接受:应鼓励和支持将经过验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合作模式向更广泛的利用无缝过渡; (8)新用户群:支持新用户群访问信息化基础设施; (9)国际合作:欧洲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专家应当促进全球信息 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并在长期坚持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姜禾 编译自 http://www.e-irg.eu/images/stories/publ/e-irg_roadmap_18_december_2009.pdf http://www.e-irg.e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42&Itemid=22& show=1 欧盟信息化基础设施咨询工作组发布数据管理报告 2008 年,欧盟信息化基础设施咨询工作组(e-IRG)建立了一个 任务小组,调查欧盟与科学数据管理相关的活动,以形成这一领域通 用和共享的政策。2009 年 12 月 21 日,数据管理任务小组发布了最 终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得到了 e-IRG 和欧洲研究基础设施策略论坛 (ESFRI)的批准,对元数据和质量、数据管理中的互操作性问题提 出了建议。 1. 元数据和质量 报告讨论元数据和质量的部分研究了元数据描述的基本原则和 对存储在资源库中的资源的质量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被认为是所有 研究基础设施的基准,独立于科研领域。针对添加新元素、利用不同
类型的选择和对现有元素的再利用等目标,报告重点讨论了相关元数 据的灵活性。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1)用户迫切需要服务提供商和资源库提供能够描述各种科研 资源和服务的元数据 (2)各学科越来越需要共同商定具体的语义元素,使研究人员 可以描述他们的服务和资源; (3)描述性元数据应当包括或涉及出处信息,以支持长期保存 和进一步处理; (4)元数据描述应当是永久性的,可以通过永久标识符进行辨 识,并需说明那些利用永久标识符来表征的资源和服务; (5)描述性元数据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描述不同类型的分组, 并给它们一个标识符,使它们可以被引用; (6)应在良好定义的元素语义基础上建立描述性元数据,以表 征人类和机器操作; (7)描述性元数据应当是开放的,并通过广泛接受的机制提供 使用,以满足跨学科利用的要求 (8)应鼓励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元数据描述; (9)应鼓励研究人员立即创建元数据,工具开发人员应能使这 些描述可以自动添加到工具中;所有资源和服务提供商必须创建和提 供优质的元数据描述。 2.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是实现灵活和统一访问跨学科数据的基础。报告提出以 下建议 (1)积极鼓励支持访问跨学科数字对象和相关服务的项目 (2)鼓励开发非特定学科的框架和信息架构,以实现数据的互 换 (3)为国际/国家在分布式异构数据设备方面的协议定义恰当的 管理结构和准则
- 23 - 类型的选择和对现有元素的再利用等目标,报告重点讨论了相关元数 据的灵活性。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1)用户迫切需要服务提供商和资源库提供能够描述各种科研 资源和服务的元数据; (2)各学科越来越需要共同商定具体的语义元素,使研究人员 可以描述他们的服务和资源; (3)描述性元数据应当包括或涉及出处信息,以支持长期保存 和进一步处理; (4)元数据描述应当是永久性的,可以通过永久标识符进行辨 识,并需说明那些利用永久标识符来表征的资源和服务; (5)描述性元数据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描述不同类型的分组, 并给它们一个标识符,使它们可以被引用; (6)应在良好定义的元素语义基础上建立描述性元数据,以表 征人类和机器操作; (7)描述性元数据应当是开放的,并通过广泛接受的机制提供 使用,以满足跨学科利用的要求; (8)应鼓励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元数据描述; (9)应鼓励研究人员立即创建元数据,工具开发人员应能使这 些描述可以自动添加到工具中;所有资源和服务提供商必须创建和提 供优质的元数据描述。 2. 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是实现灵活和统一访问跨学科数据的基础。报告提出以 下建议: (1)积极鼓励支持访问跨学科数字对象和相关服务的项目; (2)鼓励开发非特定学科的框架和信息架构,以实现数据的互 换; (3)为国际/国家在分布式异构数据设备方面的协议定义恰当的 管理结构和准则;
(4)正确数据管理的基础是利用严格的为众多仓储系统所共同 支持的指南,正确建立仓储库; (5)为实现开放情景下的语义互操作性,应改变以前以项目为 导向建立本体的方法,将概念定义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离开来是可取 的(如ISO11179和ISO12620的建议) (6)需要采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以灵活适应不同应用和研 究人员的需求。 姜禾编译自 http://www.e-irg.ew/images/stories/publ/taskforcereports/dmtfjointreport.po http://www.e-irg.eu/index.php?option=comcontent&task=view&id=241&itemid=22&s how=1 日本探讨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中心振兴方案 2009年12月18日,日本总务省召开会议讨论了“云计算时代 的数据中心振兴方案”,并发布了相关工作报告,指出应予解决的问 题及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不利条件 (1)成本 目前在日本构建和运行数据中心的成本过高,主要体现在:①适 合构建数据中心的土地量少而价高;②为抵御自然灾害,需增大建筑 强度,这势必会增加建筑成本;③数据中心所需的服务器和通信设备 大多依靠进口,采购费高;④电费、通信费和人工费过高。 要振兴数据中心,增强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借助自身努力 降低成本。为此应更换节电设备、增加投资组合、促进信息共享、采 用新技术提高能效,并从税收制度上予以支持。 (2)制度 与数据中心相关的法律制度涉及面广,又缺乏相应的英文说明
- 24 - (4)正确数据管理的基础是利用严格的为众多仓储系统所共同 支持的指南,正确建立仓储库; (5)为实现开放情景下的语义互操作性,应改变以前以项目为 导向建立本体的方法,将概念定义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离开来是可取 的(如 ISO 11179 和 ISO 12620 的建议); (6)需要采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以灵活适应不同应用和研 究人员的需求。 姜禾 编译自 http://www.e-irg.eu/images/stories/publ/task_force_reports/dmtfjointreport.pdf http://www.e-irg.e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41&Itemid=22&s how=1 日本探讨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中心振兴方案 2009 年 12 月 18 日,日本总务省召开会议讨论了“云计算时代 的数据中心振兴方案”,并发布了相关工作报告,指出应予解决的问 题及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 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不利条件 (1)成本 目前在日本构建和运行数据中心的成本过高,主要体现在:①适 合构建数据中心的土地量少而价高;②为抵御自然灾害,需增大建筑 强度,这势必会增加建筑成本;③数据中心所需的服务器和通信设备 大多依靠进口,采购费高;④电费、通信费和人工费过高。 要振兴数据中心,增强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借助自身努力 降低成本。为此应更换节电设备、增加投资组合、促进信息共享、采 用新技术提高能效,并从税收制度上予以支持。 (2)制度 与数据中心相关的法律制度涉及面广,又缺乏相应的英文说明
难于理解和把握,阻碍了国外服务提供商在日本兴建数据中心或使用 日本的数据中心,造成国外数据中心对日本市场的垄断 应适当修订法律制度,例如在环保条例中对能效用具体数字进行 充分说明。此外,还应积累相关知识,补充英文资料,以促进数据中 心的发展。 2.增强竞争力的相关问题 (1)服务质量 本土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可信度都很高,却无法通过服务 等级协议(SLA)体现出来,导致用户无法判断其质量高低。 应对与数据中心有关的术语、目录等需提前公开的资料、SLA的 内容和表达方式实行标准化,重新审视国际建设标准,使其符合本土 环境,以促进用户使用本土数据中心 (2)确立本土数据中心的优势 终端用户一般并不介意其享受的服务来自哪家数据中心,从而服 务提供商也只会从服务构建的角度,比较并选择使用本土或国外的数 据中心。 应制定相关制度增进用户对本土数据中心的了解,最终确立本土 数据中心的优势。 3.促进本土数据中心的使用 对于用户而言,其享受的服务是来自本土还是国外服务器,并无 分别。此外,使用国外服务器可使服务商在发布他人著作时从某种程 度上免除侵权的刑事责任,避免法律风险,从而影响了本土数据中心 的使用。 应制定相关法律对权利者的权利予以保护,并采取措施促进服务 商使用本土服务器发布相关著作,可考虑引入安全港规则 张娟编译自 http://www.soumu.gojp/maincontent/000048767.pdf
- 25 - 难于理解和把握,阻碍了国外服务提供商在日本兴建数据中心或使用 日本的数据中心,造成国外数据中心对日本市场的垄断。 应适当修订法律制度,例如在环保条例中对能效用具体数字进行 充分说明。此外,还应积累相关知识,补充英文资料,以促进数据中 心的发展。 2. 增强竞争力的相关问题 (1)服务质量 本土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可信度都很高,却无法通过服务 等级协议(SLA)体现出来,导致用户无法判断其质量高低。 应对与数据中心有关的术语、目录等需提前公开的资料、SLA 的 内容和表达方式实行标准化,重新审视国际建设标准,使其符合本土 环境,以促进用户使用本土数据中心。 (2)确立本土数据中心的优势 终端用户一般并不介意其享受的服务来自哪家数据中心,从而服 务提供商也只会从服务构建的角度,比较并选择使用本土或国外的数 据中心。 应制定相关制度增进用户对本土数据中心的了解,最终确立本土 数据中心的优势。 3. 促进本土数据中心的使用 对于用户而言,其享受的服务是来自本土还是国外服务器,并无 分别。此外,使用国外服务器可使服务商在发布他人著作时从某种程 度上免除侵权的刑事责任,避免法律风险,从而影响了本土数据中心 的使用。 应制定相关法律对权利者的权利予以保护,并采取措施促进服务 商使用本土服务器发布相关著作,可考虑引入安全港规则。 张娟 编译自 http://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04876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