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结构特征、作用性能,记录有关常数。2、开启水泵打开调速器开关,水泵启动2~3分钟后,关阀2~3秒钟,以利用回水排除离心式水泵内滞留的空气。3、调整测压管位置待恒压水箱满顶溢流后,松开测压管固定螺丝,调整方位,要求测压管垂直、螺丝对准十字中心,使活塞转动松快。然后旋转螺丝固定好。4、测读水位标尺的零点已固定在活塞园心的高程上。当测压管内液面稳定后,记下测压管内液面的标尺读数,即h,值。5、测量流量用体积法或重量法测流量时,每次时间要求大于20秒,若用电测仪测流量时,则须在仪器量程范围内。均需重复测三次再取均值。6、改变水头重复实验逐次打开不同高度上的溢水孔盖,改变管嘴的作用水头。调节调速器,使溢流量适中,待水头稳定后,按3一5步骤重复进行实验。7、验证U2x±0,对F,的影响取下平板活塞,使水流冲击到活塞套内,调整好位置,使反射水流的回射角度一致,记录回射角度的目估值、测压管作用水深h。和管嘴作用水头H。。五、实验成果及要求1、记录有关常数。实验装置台号No.管嘴内径d=cm,活塞直径D=cm2、设计实验参数记录、计算表,并填入实测数据。3、取某一流量,绘出脱离体图,阐明分析计算的过程。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实测β(平均动量修正系数)与公认值(β=1.02~1.05)符合与否?如不符合,试分析原因。2、带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获得力矩,这对分析射流冲击无翼片的平板沿x方向的动量方程有无影响?为什么?3、通过细导水管的分流,其出流角度与U,相同,对以上受力分析有无影响?4、滑动摩擦力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试用实验来分析验证f的大小,记录观察结果。(提示:平衡时,向测压管内加入或取出1mm左右深的水,观察活塞及液位的变化)5、D2若不为零,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试结合实验步骤7的结果予以说明。19
19 1、准备 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结构特征、作用性能,记录有关常数。 2、开启水泵 打开调速器开关,水泵启动 2~3 分钟后,关阀 2~3 秒钟,以利用回水排 除离心式水泵内滞留的空气。 3、调整测压管位置 待恒压水箱满顶溢流后,松开测压管固定螺丝,调整方位,要求 测压管垂直、螺丝对准十字中心,使活塞转动松快。然后旋转螺丝固定好。 4、测读水位 标尺的零点已固定在活塞园心的高程上。当测压管内液面稳定后,记下 测压管内液面的标尺读数,即 c h 值。 5、测量流量 用体积法或重量法测流量时,每次时间要求大于 20 秒,若用电测仪测 流量时,则须在仪器量程范围内。均需重复测三次再取均值。 6、改变水头重复实验 逐次打开不同高度上的溢水孔盖,改变管嘴的作用水头。调节 调速器,使溢流量适中,待水头稳定后,按 3 — 5 步骤重复进行实验。 7、验证 2x 0 ,对 Fx 的影响 取下平板活塞,使水流冲击到活塞套内,调整好位置,使 反射水流的回射角度一致,记录回射角度的目估值、测压管作用水深 c h 和管嘴作用水头 H0 。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 No. 管嘴内径 d = cm,活塞直径 D = cm。 2、设计实验参数记录、计算表,并填入实测数据。 3、取某一流量,绘出脱离体图,阐明分析计算的过程。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1、实测 (平均动量修正系数)与公认值( = 1.02 ~ 1.05 )符合与否?如不符合, 试分析原因。 2、带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获得力矩,这对分析射流冲击无翼片的平板沿 x 方向的动 量方程有无影响?为什么? 3、通过细导水管的分流,其出流角度与 2 相同,对以上受力分析有无影响? 4、滑动摩擦力 fx 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试用实验来分析验证 fx 的大小,记录观察结果。 (提示:平衡时,向测压管内加入或取出 1mm 左右深的水,观察活塞及液位的变化) 5、 2x 若不为零,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试结合实验步骤 7 的结果予以说明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液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101.112B4567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水位调节阀:5.恒压水箱:6.管嘴: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12.上回水管。说明经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10的测压管1、2用以测量高、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3、4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4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三、实验原理u=c/2gh=k/hk=c/2g(4.1)式中u一一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一毕托管的校正系数;△h一一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u=@/2gH(4.2)20
20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⒈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⒉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液体力学 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 4.1 所示。 图 4.1 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⒈自循环供水器; ⒉实验台; ⒊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⒋水位调节阀; ⒌恒压水箱; ⒍管嘴; ⒎毕托管; ⒏尾水箱与导轨; ⒐测压管; ⒑测压计; 11.滑动测量尺(滑尺); 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 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 计 10 的测压管 1、2 用以测量高、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 3、4 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 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 4 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 三、实验原理 u = c 2gh = k h k = c 2g (4.1) 式中 u——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u = 2gH (4.2)
p'=cAh/AH(4.3)联解上两式可得式中一一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β'——测点流速系数;△H一一管嘴的作用水头。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准备(α)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用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上紧固定螺丝。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kcm0-5/s表4.1记录计算表校正系数c上、下游水位计毕托管测压计测点流速测点流速系数实验u=khhiAh测次h2AHh3hap'=ch/AHcmcmcmcm(cm/s)cmcm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2.毕托管的动压头△h和管嘴上、下游水位差△H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3.所测的流速系数?说明了什么?4.据激光测速仪检测,距孔口2~3cm轴心处,其点流速系数?为0.996。试问本实验的毕托管精度如何?如何率定毕托管的修正系数c?5.普朗特毕托管的测速范围为0.2~2m/s,流速过小或过大都不宜采用,为什么?另,测速时要求探头对正水流方向(轴向安装偏差不大于10度),试说明原因(低流速可用倾斜压差计)。21
21 联解上两式可得 = c h / H (4.3) 式中 u——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H ——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a)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用医 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 1、2 相连通。(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 管嘴出口处约 2~3cm,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 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 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 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 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 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 操作调节阀 4 并相应调节调速器 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 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⑴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⑵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 6~10 倍以内时,误差在 2~5%以上, 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 3 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实验台号 No 表 4.1 记录计算表 校正系数 c= ,k= cm0.5/s 实验 测次 上、下游水位计 毕托管测压计 测点流速 u = k h (cm/s) 测点流速系数 h1 = c h / H cm h2 cm H cm h3 cm h4 cm h cm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⒈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 ⒉毕托管的动压头 h 和管嘴上、下游水位差 H 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 ⒊所测的流速系数 说明了什么? ⒋据激光测速仪检测,距孔口 2~3cm 轴心处,其点流速系数 为 0.996。试问本实验的 毕托管精度如何?如何率定毕托管的修正系数 c? ⒌普朗特毕托管的测速范围为 0.2~2m/s,流速过小或过大都不宜采用,为什么?另,测速 时要求探头对正水流方向(轴向安装偏差不大于 10 度),试说明原因(低流速可用倾斜压差计)
6.为什么在光、声、电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常用毕托管这一传统的液体测速仪器?(五)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征;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3、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5.1所示。22
22 ⒍为什么在光、声、电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常用毕托管这一传统的液体测速仪器? (五)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征;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 5.1 所示
32图5.1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图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恒压水箱:5、有色水水管:6.稳水孔板:7、溢流板:8、实验管道:9、实验流量调节阀。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三、实验原理4R =_ 40=KQ:K =dv元dyV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测记本实验的有关常数。2、观察两种流态。打开开关3使水箱充水至溢流水位,经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9,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管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1)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少。当流量调节到使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2)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体积法或电测法测定流量:(3)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偏离过大,需重测;(4)重新打开调节阀,使其形成完全紊流,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不少于三次;(5)同时用水箱中的温度计测记水温,从而求得水的运动粘度。23
23 图 5.1 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管; 6、 稳水孔板; 7、溢流板; 8、实验管道; 9、实验流量调节阀。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 4 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 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 3-5 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 5 注入实验管道 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 消色的专用色水。 三、实验原理 KQ dv Q v d Re = = = 4 ; dv K 4 =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记本实验的有关常数。 2、观察两种流态。 打开开关 3 使水箱充水至溢流水位,经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 9,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 管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 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 再逐步关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⑴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少。当流量调节到使 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 ⑵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体积法或电测法测定流量; ⑶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偏离过大,需重测; ⑷重新打开调节阀,使其形成完全紊流,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不少于三次; ⑸同时用水箱中的温度计测记水温,从而求得水的运动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