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平面点位放样L1'bp1eoeo41Aa'p'1"图1-15
1.4 平面点位放样 1’ 1 b p p’ Δ1 Δa’ 图1-15 L θ0 е0 1″
1.4平面点位放样五、闯镜法闯镜法多用于在互不通视的两个点之间放样一点,使其在一条直线上。1.放样方法如图I-16所示,在AB直线上放样一点P,使其与A点的距离为S。(I)将经纬仪安置在靠近直线AB、距离A点的距离为S;(2)正镜照准A,纵转望远镜,在视线上靠近B点处取一点B";
五、闯镜法 闯镜法多用于在互不通视的两个点之间放 样一点,使其在一条直线上。 1.放样方法 如图1-16所示,在AB直线上放样一点P, 使其与A点的距离为S。 (1)将经纬仪安置在靠近直线AB、距离 A点的距离为S; (2)正镜照准A,纵转望远镜,在视线上 靠近B点处取一点B1 ' ; 1.4 平面点位放样
1.4平面点位放样(3)倒镜照准A,再纵转望远镜,在视线上靠近B点处取一点B2',并使P'BI=P'B2';(4)取B、B2'的中间位置B',量取AP"P'B'和BB',计算PP'两点的间距Spp=SAPX SBB:/SAB(5) 在P'点向直线AB方向量取SpP即得P点:(6)重复(I)~(4)步骤,直至P'在AB直线上
(3)倒镜照准A,再纵转望远镜,在视线 上靠近B点处取一点B2 ',并使P'B1'= P'B2 ' ; (4)取B1' 、B2 '的中间位置B',量取AP'、 P'B' 和BB',计算PP'两点的间距 SPP'=SAP' ×SBB'/SAB' (5)在P'点向直线AB方向量取SPP'即得P点; (6)重复(1)~(4)步骤,直至P'在AB 直线上。 1.4 平面点位放样
1.4平面点位放样B1P'B'B2'ABP图1-16·也可以用测角法,如图1-17所示p'abhABPd图1-17h = a· b · (180-β)/(L:p")
也可以用测角法,如图1-17所示。 h = a ∙ b ∙ (180-β)/(L∙ρ″) A B P P’ B’ B1’ B2’ 图1-16 1.4 平面点位放样 A B P P’ h 图1-17 a b d L
1.4平面点位放样2.闯镜法的精度分析主要误差源是照准误差mv。照准误差主要受到望远镜的放大率v的影响,一般取mv=±60"/ y(1.40)此时,A、B点的照准误差分别为mvA =±60"×d/(vp")mvB =±60"(L-d) / (vp")则(mv)^2=(mvA)^2+(mvB)^2mv= ±60"V2d (L-d) / (vp"L)(1.41)
2.闯镜法的精度分析 主要误差源是照准误差mv。照准误差主要受到望 远镜的放大率v的影响,一般取 mv =±60″/ v (1.40) 此时,A、B点的照准误差分别为 mvA =±60″×d/ (vρ″) mvB =±60″(L-d)/(vρ″) 则 (mv)^2 = ( mvA )^2 +( mvB )^2 mv = ±60″√2d(L-d)/(vρ″L) (1.41) 1.4 平面点位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