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不择高下,能安异同 ③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 ④每创手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倚 ⑤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⑥将数石盘互得势,则全体飞动,苍然不群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南垣生得黑而矮胖,性格滑稽,喜欢讲些街头巷尾荒唐不经的传说。有时受别人 调笑耍弄,但他心胸宽阔,不记恨人。 B.他每到一处,都被别人聘请营建园林,常常要逗留数月,有很多名园都是他指挥营 建的,像李工部的横云山庄、虞观察的予园等。 C.他营建园林与别人不同,几乎不用画图,能随心所欲、随机应变地选用各种山石来 垒出假山的脉络,烘托它的气势,而不留下人工的痕迹。 D.他在动工之初,先细心观察,将材料的特点记在心里。开工后,不必现场察看,常 常是一边与客人谈笑,一边安排工匠去做。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为此技既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3分) (2)人有学其术者,以为曲折变化,此君生平之所长,尽其心力以求仿佛,初见或似 久观辄非。(4分) (3)自吾以此术游江以南也,数十年来,名园别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怀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 归隐山林。 (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②不择高下,能安异同 ③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 ④每创手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倚 ⑤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⑥将数石盘互得势,则全体飞动,苍然不群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南垣生得黑而矮胖,性格滑稽,喜欢讲些街头巷尾荒唐不经的传说。有时受别人 调笑耍弄,但他心胸宽阔,不记恨人。 B.他每到一处,都被别人聘请营建园林,常常要逗留数月,有很多名园都是他指挥营 建的,像李工部的横云山庄、虞观察的予园等。 C.他营建园林与别人不同,几乎不用画图,能随心所欲、随机应变地选用各种山石来 垒出假山的脉络,烘托它的气势,而不留下人工的痕迹。 D.他在动工之初,先细心观察,将材料的特点记在心里。开工后,不必现场察看,常 常是一边与客人谈笑,一边安排工匠去做。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君为此技既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3 分) (2)人有学其术者,以为曲折变化,此君生平之所长,尽其心力以求仿佛,初见或似, 久观辄非。(4 分) (3)自吾以此术游江以南也,数十年来,名园别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 归隐山林。 (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 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子曰:“德不孤, 。”(《论语》)、 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2)人世有代谢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3)高山仰止, 。(《诗经》) 古人之观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 五、(12分) 16.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应征 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 术家:②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④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 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四种人的共同特点。(4分) 17.把下面六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人横线处。(只写序号)。(4分) 诗逐渐成为个人抒情的领域,而文则是宣扬政教的工具。 当宋词 盛极时,宋诗的议论也特别多。不管自觉不自觉,诗、词这两种艺术体裁,便明显有这 种区别 ①但诗却不然,作诗是更严肃的事情 ②于是,我们又有趣地看到了“诗”词”的分途 ③所谓“诗主言情,文主言道”,便被后世这样区分着 ④词大谈女人、爱情等等,看起来很难说是“载道”了。 ⑤在词里大发的政教议论毕竟是少数,包括正统的理论家们也似乎并不要求它去“载 道” ⑥但“诗”毕竟又有《诗大序》这种权威性的理论的主宰、管辖,谁也不敢否定,而这种 理论是要求诗必须为政教伦理直接服务的 18.为下面的漫画拟标题并说明其寓意。(4分) 赞成取消 文理分科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 分) (1)子曰:“德不孤,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2)人世有代谢,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3)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古人之观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五、(12 分) 16.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应征 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 术家;②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④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 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四种人的共同特点。(4 分) 17.把下面六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人横线处。(只写序号)。(4 分) 诗逐渐成为个人抒情的领域,而文则是宣扬政教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宋词 盛极时,宋诗的议论也特别多。不管自觉不自觉,诗、词这两种艺术体裁,便明显有这 种区别。 ①但诗却不然,作诗是更严肃的事情。 ②于是,我们又有趣地看到了“诗”“词”的分途。 ③所谓“诗主言情,文主言道”,便被后世这样区分着。 ④词大谈女人、爱情等等,看起来很难说是“载道”了。 ⑤在词里大发的政教议论毕竟是少数,包括正统的理论家们也似乎并不要求它去“载 道”。 ⑥但“诗”毕竟又有《诗大序》这种权威性的理论的主宰、管辖,谁也不敢否定,而这种 理论是要求诗必须为政教伦理直接服务的。 18.为下面的漫画拟标题并说明其寓意。(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