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12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晓镜但愁云鬓改, (3) ,去年天气旧亭台。 似曾相识燕归来 (5)转朱阁 (6)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7)在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常被人们引用来形容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两 是 (8)《水调歌头》表达词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舍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美散文 B.《囚绿记》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C.《草莓》的作者是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 D.邓颖超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饱含着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 3、根据提示,完成(1)-(4)小题。(6分)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 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韵,给人以希 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有饱受欺凌,山洄破碎、民生凋敝 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 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d1砺前行的脚步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矢志
福建省惠安县 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题 (试卷满分:150 分钟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20 分) 一、语言积累(12 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12 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晓镜但愁云鬓改, 。 (3) ,去年天气旧亭台。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5)转朱阁, , 。 (6)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 , 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7)在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常被人们引用来形容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两 是: , 。 (8)《水调歌头》表达词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老舍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美散文。 B.《囚绿记》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C.《草莓》的作者是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 D.邓颖超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饱含着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 3、根据提示,完成(1)-(4)小题。(6 分)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 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韵,给人以希 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有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 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 dǐ 砺前行的脚步。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矢.志 dǐ 砺
(2)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应改为 (3)“凋敝”中的“敝”字用部首检字法以,可先查 部,再查 画。(2分) (4)这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第二部分阅读(满分:70分) (一)阅读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4-5题。(5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对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喻诗人自己,“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 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C、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 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指诗人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属国。 D、尾联写在萧关遇到侦査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流露出对都护的赞许之情。 5.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一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 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
(2)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 分) 应改为 (3)“凋敝”中的“敝”字用部首检字法以,可先查 部,再查 画。(2 分) (4)这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 第二部分 阅读(满分:70 分) (一)阅读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 4-5 题。(5 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对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喻诗人自己,“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 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C、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 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指诗人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属国。 D、尾联写在萧关遇到侦查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流露出对都护的赞许之情。 5.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2 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6-9 题。(16 分) 【甲】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 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 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 笑于大方之家。”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怒而飞怒 (2)百川灌河 (3)志怪者也志: (4)河伯始旋其面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分) 译文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2分) 译文: 9庄子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试结合甲乙两文分析?(5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4题。(22分) ①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 ②那是一个多么惬意而美丽的夜晚,乡村的夜静静的,明净的月光照在静寂的田野上,我 却十分悠闲地躺在父亲承包的鱼塘边的小屋里,看着布满星星的天空,枕着落在水里的月亮 心中却情不自禁地吟咏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③那是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到乡下老家看望父亲。尽管乡下树木密集、空气清新,但火 辣辣的太阳似乎要把一切都烤焦似的。乡下人除了早晚上坡干点必要的农活外,多半都呆在 家里,或者在院前的竹林下乘凉,都尽力去寻找最凉爽的地方呆上一时半会,合合眼打个盹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 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 笑于大方之家。”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怒而飞 怒:__________ (2)百川灌河 灌:__________ (3)志怪者也 志:__________ (4)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_________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 分) 译文: (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2 分) 译文: 9.庄子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试结合甲乙两文分析?(5 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0-14 题。(22 分) ①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 ②那是一个多么惬意而美丽的夜晚,乡村的夜静静的,明净的月光照在静寂的田野上,我 却十分悠闲地躺在父亲承包的鱼塘边的小屋里,看着布满星星的天空,枕着落在水里的月亮, 心中却情不自禁地吟咏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③那是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到乡下老家看望父亲。尽管乡下树木密集、空气清新,但火 辣辣的太阳似乎要把一切都烤焦似的。乡下人除了早晚上坡干点必要的农活外,多半都呆在 家里,或者在院前的竹林下乘凉,都尽力去寻找最凉爽的地方呆上一时半会,合合眼打个盹
也是乘凉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④我的父亲乘凉的最好去处是他承包的那个鱼塘,因为要喂养和照看鱼塘里的鱼,父亲 就在鱼塘边搭起一个简陋的棚子,棚子是用竹子编的,父亲还用稀泥巴在外面涂了一层,这 样就冬暖夏凉。冬天把门关上,里面升上一个炉子,不管外面下起多大的雪,里面也一样的 暖暖的:夏天只要把门打开,凉凉的风就轻轻地吹拂着小屋,里面凉悠悠的就是天然的“避 暑山庄”。棚子里虽然只能放下一张床和几个小凳子,但在这空旷的田野上,在这宽宽的鱼 塘边,在这清清的水面上,别有一番风味。 ⑤也许我早就知道父亲鱼塘边的小屋冬暖夏凉,我一到老家就直往父亲的鱼塘跑去,只见 父亲的小屋里正坐着几个人在高兴地聊着天。他们见我回来了,就赶忙叫我进去坐,他们仍 天南地北地聊着,我却在屋里坐着乘凉,也许是我在城里吹惯了空调,回到乡下尽管手中的 扇子扇个不停,还是感觉到很热,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可来到这小屋里,一会就感觉到凉悠 悠的 ⑥不一会,那几个跟父亲聊天的人走了,父亲就与我聊起天来。在这清清的鱼塘边,时不 时有鱼儿游出水面,在清澈透明的水里游来游去,时不时弄出“叮叮咚咚”水声,父亲看着 顽皮的鱼,高兴地说:“这些鱼,多可爱,我看见它们就像看见你们小时候一样,多高兴 多快乐呀!”我说:“听说你这鱼塘承包期快满了,还承包么?”父亲说:“当然要承包, 只要在这鱼塘边一坐,心中就有一种快乐和踏实的感觉哟!”我似乎明白了父亲的心情,虽 然我们都劝父亲不要再承包这鱼塘,因母亲常年在城里帮着做生意的弟弟带孩子,也想叫父 亲去城里享享福,可他总以有鱼塘走不开为由一再拒绝 ⑦晚上,父亲说我怕热就在鱼塘边的小屋里睡,他回家去睡,我高兴地接受了父亲的这 安排。这是一个多么静寂而美丽的夜,当人们在唤回未到家的鸡鸭之后,月亮便渐渐地沿着 那山顶升起,虽然农家小院的灯火通明,但还是挡不住这月光的明净,那皎洁的月光照在那 片静静的田野上,好一幅山村田园美景。我走出小屋,站在鱼塘边,看着月光映照下的水面, 如身临仙境一般。 ⑧夜已经很深了,我不知是因为这山村的静寂而沉思,还是因为月光下的山村夜色而陶 醉,却无法入眠。尽管我躺在这凉爽的小屋里,但眼前却是被月光点缀的鱼塘美景,我透过 这一片清清的水面,看见落在水里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明更大更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 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再低头一看,落 在水中的月亮就慢慢在向我靠近,此时,月亮似乎就在我枕下 10、文章描绘了一幅幅淡而温馨的画面,请根据文章⑥-⑧的内容把下列画面补充完整。(6
也是乘凉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④我的父亲乘凉的最好去处是他承包的那个鱼塘,因为要喂养和照看鱼塘里的鱼,父亲 就在鱼塘边搭起一个简陋的棚子,棚子是用竹子编的,父亲还用稀泥巴在外面涂了一层,这 样就冬暖夏凉。冬天把门关上,里面升上一个炉子,不管外面下起多大的雪,里面也一样的 暖暖的;夏天只要把门打开,凉凉的风就轻轻地吹拂着小屋,里面凉悠悠的就是天然的“避 暑山庄”。棚子里虽然只能放下一张床和几个小凳子,但在这空旷的田野上,在这宽宽的鱼 塘边,在这清清的水面上,别有一番风味。 ⑤也许我早就知道父亲鱼塘边的小屋冬暖夏凉,我一到老家就直往父亲的鱼塘跑去,只见 父亲的小屋里正坐着几个人在高兴地聊着天。他们见我回来了,就赶忙叫我进去坐,他们仍 天南地北地聊着,我却在屋里坐着乘凉,也许是我在城里吹惯了空调,回到乡下尽管手中的 扇子扇个不停,还是感觉到很热,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可来到这小屋里,一会就感觉到凉悠 悠的。 ⑥不一会,那几个跟父亲聊天的人走了,父亲就与我聊起天来。在这清清的鱼塘边,时不 时有鱼儿游出水面,在清澈透明的水里游来游去,时不时弄出“叮叮咚咚”水声,父亲看着 顽皮的鱼,高兴地说:“这些鱼,多可爱,我看 见它们就像看见你们小时候一样,多高兴 多快乐呀!”我说:“听说你这鱼塘承包期快满了,还承包么?”父亲说:“当然要承包, 只要在这鱼塘边一坐,心中就有一种快乐和踏实的感觉哟!”我似乎明白了父亲的心情,虽 然我们都劝父亲不要再承包这鱼塘,因母亲常年在城里帮着做生意的弟弟带孩子,也想叫父 亲去城里享享福,可他总以有鱼塘走不开为由一再拒绝。 ⑦晚上,父亲说我怕热就在鱼塘边的小屋里睡,他回家去睡,我高兴地接受了父亲的这一 安排。这是一个多么静寂而美丽的夜,当人们在唤回未到家的鸡鸭之后,月亮便渐渐地沿着 那山顶升起,虽然农家小院的灯火通明,但还是挡不住这月光的明净,那皎洁的月光照在那 片静静的田野上,好一幅山村田园美景。我走出小屋,站在鱼塘边,看着月光映照下的水面, 如身临仙境一般。 ⑧夜已经很深了,我不知是因为这山村的静寂而沉思,还是因为月光下的山村夜色而陶 醉,却无法入眠。尽管我躺在这凉爽的小屋里,但眼前却是被月光点缀的鱼塘美景,我透过 这一片清清的水面,看见落在水里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明更大更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 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再低头一看,落 在水中的月亮就慢慢在向我靠近,此时,月亮似乎就在我枕下…… 10、文章描绘了一幅幅淡而温馨的画面,请根据文章⑥-⑧的内容把下列画面补充完整。(6
分) 乡人夏日乘凉→乡亲鱼棚闲话→ 11、父亲为什么舍不得离开鱼塘?(4分) 2、“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一句中的“枕”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3、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了李白的相关诗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4、本文写了夏夜、月色、家乡和作者的心境,你认为哪一个是主要的?请阐述你的看法 (5 分) (四)阅读《枯枝与鲜花》,完成15-17题。(12分)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 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 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 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 一体的 ③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④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⑤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上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 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⑥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5、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4分)
分) 乡人夏日乘凉→乡亲鱼棚闲话→ → → 11、父亲为什么舍不得离开鱼塘?(4 分) 12、“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一句中的“枕”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13、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了李白的相关诗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14、本文写了夏夜、月色、家乡和作者的心境,你认为哪一个是主要的?请阐述你的看法。 (5 分) (四)阅读《枯枝与鲜花》,完成 15-17 题。(12 分)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 显出一 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 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 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 一体的。 ③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④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⑤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上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 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⑥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5、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