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营业费用(销售部)贷:原材料(三)燃料费用的分配若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与动力费一起,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同时,设“原材料一燃料”账户,其具体分配与原材料相同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一般: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四、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一)工资总额的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1、考勤记录2、产量及工时记录(四)工资结算与支付的核算工资结算单一式三份(劳资部门、工资条、财务部门)、工资结算汇总表(五)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按工时比例分配)账务处理: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应付工资五、折旧费用的核算(一)折旧的核算1、影响折旧的四因素固定资产原值、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2、折旧方法(1)直线法(2)加速折旧法3、几点折旧的特殊情况(1)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2)经营式租入的、未使用和不需用的、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3)房屋建筑物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提折旧(二)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折旧费用计算及分配表”思考:甲企业2003年3月份全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为100000元,又知该企业3月份增加一项固定资产,价值为100000元,同时报废一项固定资产,帐面原值为120000元,该企业上列两6
6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营业费用(销售部) 贷:原材料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若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与动力费一起,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同时,设“原材料 -燃料”账户,其具体分配与原材料相同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一般: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四、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1、考勤记录 2、产量及工时记录 (四)工资结算与支付的核算 工资结算单一式三份(劳资部门、工资条、财务部门)、工资结算汇总表 (五)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按工时比例分配) 账务处理: 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贷:应付工资 五、折旧费用的核算 (一)折旧的核算 1、影响折旧的四因素: 固定资产原值、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 2、折旧方法 (1)直线法 (2)加速折旧法 3、几点折旧的特殊情况 (1)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经营式租入的、未使用和不需用的、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3)房屋建筑物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提折旧 (二)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 “折旧费用计算及分配表”思考: 甲企业 2003 年 3 月份全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为 100000 元,又知该企业 3 月份增加一项 固定资产,价值为 100000 元,同时报废一项固定资产,帐面原值为 120000 元,该企业上列两
项固定资产统一使用1%的月折旧率。要求:假设没有其他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请计算该企业2003年4月份应提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固定资产某月应提折旧总额=上月应提折旧总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一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六、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一)利息费用的核算--一财务费用预提时,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支付时,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二)税金的核算一-一管理费用1、印花税: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2、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计算出时: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交纳时:借:应交税费贷:银行存款(三)其他费用的核算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贷:银行存款(现金)第二节期间费用的核算一、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等。发生时:借:营业费用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等)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营业费用二、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借:管理费用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等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手续费。发生时:借:财务费用7
7 项固定资产统一使用 1%的月折旧率。要求:假设没有其他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请计算该企业 2003 年 4 月份应提固定资产折旧总额。 固定资产某月应提折旧总额=上月应提折旧总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 资产应提折旧额 六、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费用的核算-财务费用 预提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税金的核算-管理费用 1、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 计算出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 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三)其他费用的核算 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银行存款(现金) 第二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费用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 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等。 发生时: 借:营业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等)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二、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等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 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手续费。 发生时: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详细阐述了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第三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其核算方法。【学习重点】重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时数】8时【教学内容】:一、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一)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1、账户的设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归集的程序:有两种,区别在于制造费用归集的不同(见课本)(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1、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情况借: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原材料/银行存款等借: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2、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情况借: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1、直接分配法(1)特点: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忽略不计(2)公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总量某受益单位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某种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3)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一B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车间8
8 贷:预提费用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详细阐述了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方 法和费用分配方法。 第三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其核算方法。 【学习重点】重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时数】8 时 【教学内容】: 一、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 1、账户的设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2、归集的程序:有两种,区别在于制造费用归集的不同(见课本) (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 1、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情况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情况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等)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1、直接分配法 (1)特点: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车 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忽略不计 (2)公式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总量 某受益单位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某种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3)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B 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一供电车间(4)优缺点:计算简便,但分配结果含有较大误差。因此,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不提供劳务,或劳务较少的情况。2、顺序分配法(1)特点:辅助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在前,先分配;受益多的在后,后分配分配时前者分配给后者,后者不再分配给前者(2)会计分录:分两步:先做前者分配的会计分录,后做后者分配的会计分录。3、交互分配法(1)特点:分两步,先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2)会计分录:先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锅炉车间供电车间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一锅炉车间再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A产品-B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锅炉车间一供电车间(3)优缺点:该方法分配给各受益单位的费用比前两种方法要准确,也有利于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水平。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4、代数分配法(1)定义及公式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该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2)优缺点:分配结果最正确,但比较复杂5、计划成本分配法(1)定义就是按各种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部门耗用的劳务量来分配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2)会计分录:A.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供水车间9
9 ——供电车间 (4)优缺点: 计算简便,但分配结果含有较大误差。因此,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不提供劳务,或劳 务较少的情况。 2、顺序分配法 (1)特点:辅助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在前,先分配;受益多的在后,后分配; 分配时前者分配给后者,后者不再分配给前者 (2)会计分录: 分两步:先做前者分配的会计分录,后做后者分配的会计分录。 3、交互分配法 (1)特点:分两步,先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 (2)会计分录: 先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供电车间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锅炉车间 再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B 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供电车间 (3)优缺点: 该方法分配给各受益单位的费用比前两种方法要准确,也有利于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 用水平。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 4、代数分配法 (1)定义及公式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数 量×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该产 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2)优缺点:分配结果最正确,但比较复杂 5、计划成本分配法 (1)定义 就是按各种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部门耗用的劳务量来分配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 方法。 (2)会计分录: A.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B.结转超支或节约额借: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一供水车间(超支用蓝,节约用红学)第四章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制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其核算方法。【学习重点】重点是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时数】8时【教学内容】一、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项目1、含义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2、内容包括三部分: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进行核算,因而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3、制造费用多栏式明细账中多栏项目的设置机物料消耗、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亏损报废、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4、科目:“制造费用”(按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二)制造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二、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制造费用分配的程序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则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1、生产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率一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一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三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10
10 B.结转超支或节约额 借: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第四章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制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其核算方法。 【学习重点】重点是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时数】8 时 【教学内容】: 一、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项目 1、含义 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 生产费用。 2、内容 包括三部分: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 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进行核算,因而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 生产的费用。 3、制造费用多栏式明细账中多栏项目的设置 机物料消耗、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 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亏损 报废、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4、科目:“制造费用”(按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 (二)制造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一)制造费用分配的程序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制造 费用则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配方法: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 配法 (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 1、生产工时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