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试题库 说明:试卷80分,平时成绩20分,共100分。 惠型: (一)单选题10题(每题0.5分,共5分) (二)多选题5题(每题1分,共5分) (三)判断题5题(每题1分,共5分) (四)典型应用题1题(供5分) (五)名词解释3题(每题5分,共15分) (六)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七)论述题1题(共15分) (一)、单选(80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A:信息资源是核心资源 B: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C: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性 D:社会生活逐步计算机化、自动化 2.“信总社会指数“的英文缩写是() A:IDC B:ISI C:BRP D:ISP 3.以下哪项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畴?() A:电子邮件(E-m阳i1) B:信息查询和浏览(W) C:新闻组(Newsgroup)
《电子政务》试题库 说明:试卷 80 分,平时成绩 20 分,共 100 分。 题型: (一) 单选题 10 题(每题 0.5 分,共 5 分) (二) 多选题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三) 判断题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四) 典型应用题 1 题(共 5 分) (五) 名词解释 3 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六) 简答题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七)论述题 1 题(共 15 分) (一)、单选(80 题): 1. 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 A: 信息资源是核心资源 B: 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C: 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性 D: 社会生活逐步计算机化、自动化 2."信息社会指数"的英文缩写是( ) A: IDC B: ISI C: BRP D: ISP 3.以下哪项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畴?( ) A: 电子邮件(E-mail) B: 信息查询和浏览(WWW) C: 新闻组(Newsgroup)
D:字处理(Word) 4.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的特点?() A: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行政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B: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使政府的每一项业务不需要人的干预而自动完成 C:电子政务将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 D: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5。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A: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B: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C: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D:可完全替代人工决策 6,关于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A:虚拟性 B:分权 C:扁平化结构 D:服务职能弱化 7,电子政务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计算机软、硬件设备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数据库 D:办公自动化技术 8.电子政务的核心是()。 A:信息技术 B:提供优质服务
D: 字处理(Word) 4.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的特点?( ) A: 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行政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B: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使政府的每一项业务不需要人的干预而自动完成 C: 电子政务将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 D: 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5.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 A: 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B: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C: 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D: 可完全替代人工决策 6.关于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 A: 虚拟性 B: 分权 C: 扁平化结构 D: 服务职能弱化 7.电子政务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 A: 计算机软、硬件设备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数据库 D: 办公自动化技术 8.电子政务的核心是( )。 A: 信息技术 B: 提供优质服务
C:维护原有政府模式 D:组织结构优化 9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称之为电子政务的()方 式。 A:G2G B:G2B C:G2C D:G2E 10.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称之为电子政务的()方式。 A:G2G B:G2B C:G2C D:G2E 11.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信息发布的优势?() A:发布快捷,无时空限制 B:功能全面,扩展方便 C:无纸存档,推动全面电子化 D:安全保密性强 12.下列关于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关系,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A:两者适用级别不同 B:两者对安全要求的级别不同 C:两者主要服务的对象不同 D:两者是完全独立的 13.按照应用复杂度划分,电子政务应用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四个档次,下列哪种划分的档 次和顺序是正确的?()
C: 维护原有政府模式 D: 组织结构优化 9.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称之为电子政务的( )方 式。 A: G2G B: G2B C: G2C D: G2E 10.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称之为电子政务的( )方式。 A: G2G B: G2B C: G2C D: G2E 11.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信息发布的优势?( ) A: 发布快捷,无时空限制 B: 功能全面,扩展方便 C: 无纸存档,推动全面电子化 D: 安全保密性强 12.下列关于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关系,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 A: 两者适用级别不同 B: 两者对安全要求的级别不同 C: 两者主要服务的对象不同 D: 两者是完全独立的 13.按照应用复杂度划分,电子政务应用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四个档次,下列哪种划分的档 次和顺序是正确的?( )
A:静态信息发布、网上事务处理、动态信息查询、网上业务提交 B:静态信息发布、多媒体信息发布、网上业务提交、网上事务处理 C:静态信息发布、动态信息查询、”一站式“办公、网上事务处理 D:静态信息发布、动态信息查询、网上业务提交、网上事务处理 14以下哪项属于政务外网运行的政府业务?() A:辅助决策 B:网上审批 C:办公自动化 D:网络安全 15.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实施下列哪种隔离方式?() A:逻辑隔离 B:物理隔离 C:物理隔离加逻辑隔离 D:两者都不是 16.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信息发布的优势?() A:发布快捷 B:扩展性强 C:安全可靠 D:无纸化 17.从政府与用户交互的角度来看,用户可以在网上与政府部门进行通信,政府部门也可以 通过电子方式应答用户的要求,这属于电子政务的哪种形式?() A: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B: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C:网上信息发布
A: 静态信息发布、网上事务处理、动态信息查询、网上业务提交 B: 静态信息发布、多媒体信息发布、网上业务提交、网上事务处理 C: 静态信息发布、动态信息查询、"一站式"办公、网上事务处理 D: 静态信息发布、动态信息查询、网上业务提交、网上事务处理 14.以下哪项属于政务外网运行的政府业务?( ) A: 辅助决策 B: 网上审批 C: 办公自动化 D: 网络安全 15.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实施下列哪种隔离方式?( ) A: 逻辑隔离 B: 物理隔离 C: 物理隔离加逻辑隔离 D: 两者都不是 16.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信息发布的优势?( ) A: 发布快捷 B: 扩展性强 C: 安全可靠 D: 无纸化 17.从政府与用户交互的角度来看,用户可以在网上与政府部门进行通信,政府部门也可以 通过电子方式应答用户的要求,这属于电子政务的哪种形式?( ) A: 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B: 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C: 网上信息发布
D:在线事务处理 18.以下哪项不属于有中国特色的”一站式“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 A:一厅式办公 B:全天式服务 C:一网式服务 D:一表式数据 19.1994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总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颁布,以下哪项不是该条 例涉及的内容?() A: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定义 B:对涉及计算机信总系统安全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规定 C:对违反该条例的行为进行了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 D:对整个互联网络的安全进行了规范 20.我国第一部关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 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91年5月 B:1994年2月 C:1997年4月 D:2001年12月 21.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信总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政务信总安全仅仅采取技术措施来解决,将非常困难 B:电子政务的信总安全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 C:电子政务的信总安全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 D: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只能依靠法律手段,辅助以管理、技术措施来解决 22.下列关于我国域名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C-适用于科研机构
D: 在线事务处理 18.以下哪项不属于有中国特色的"一站式"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 ) A: 一厅式办公 B: 全天式服务 C: 一网式服务 D: 一表式数据 19.1994 年 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颁布,以下哪项不是该条 例涉及的内容?( ) A: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定义 B: 对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规定 C: 对违反该条例的行为进行了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 D: 对整个互联网络的安全进行了规范 20.我国第一部关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 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 A: 1991 年 5 月 B: 1994 年 2 月 C: 1997 年 4 月 D: 2001 年 12 月 21.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仅仅采取技术措施来解决,将非常困难 B: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 C: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 D: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只能依靠法律手段,辅助以管理、技术措施来解决 22.下列关于我国域名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C-适用于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