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租佃制的演变 ·实物地租由分成制向定额制演进 ·16世纪开始出现押租制和永佃制(魏金玉,1993) ·5.雇工制的演变 ·明万历1588年条例解放短工,法律上与平民平等的地位 ·清乾隆1788年条例解放农业和商业雇佣长工,给予人身自由 6.白银内流 。明朝厉行朝贡制度,禁止商舶入海,但民间海外走私贸易不 止,以至被迫亦商亦盗。 ·嘉靖后闽、粤诸大外贸商帮形成,隆庆1567年开放海禁。 中国对南洋、日本、英荷贸易均属顺差,大量白银内流。 ·16~17世纪前叶流入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叶又流入2 600余万两;净流入不会少于1亿两,使明朝存银量增加三分 之二(吴承明1995、1998) 6
• 4. 租佃制的演变 • 实物地租由分成制向定额制演进 • 16世纪开始出现押租制和永佃制(魏金玉,1993) • 5. 雇工制的演变 • 明万历1588年条例解放短工,法律上与平民平等的地位 • 清乾隆1788年条例解放农业和商业雇佣长工,给予人身自由 • 6. 白银内流 • 明朝厉行朝贡制度,禁止商舶入海,但民间海外走私贸易不 止,以至被迫亦商亦盗。 • 嘉靖后闽、粤诸大外贸商帮形成,隆庆1567年开放海禁。 • 中国对南洋、日本、英荷贸易均属顺差,大量白银内流。 • 16~17世纪前叶流入白银近1. 5亿两,17世纪后叶又流入2 600余万两;净流入不会少于1亿两,使明朝存银量增加三分 之二(吴承明1995、1998) 6
二、海与帝国 明朝海禁制度下的对外贸易形式 ·朝贡体系(Tributary system)+走私贸易 郑和下西洋的辉煌 贸易属性:朝贡制度下与南洋各国的交易 外交属性:宣扬国威、建立朝贡、追捕建文帝 明代的海禁与倭寇之乱 ·欧洲人的到来打乱了既有格局 日本内部因素打乱了中日朝贡贸易 倭寇之乱是结构性的必然:士大夫与商人利益 ·隆庆开海(1567)重新带来贸易和经济的繁荣 7
• 明朝海禁制度下的对外贸易形式 • 朝贡体系(Tributary system) + 走私贸易 • 郑和下西洋的辉煌 • 贸易属性:朝贡制度下与南洋各国的交易 • 外交属性:宣扬国威、建立朝贡、追捕建文帝 • 明代的海禁与倭寇之乱 • 欧洲人的到来打乱了既有格局 • 日本内部因素打乱了中日朝贡贸易 • 倭寇之乱是结构性的必然:士大夫与商人利益 • 隆庆开海(1567)重新带来贸易和经济的繁荣 7
A 舫贡体制 斯拉光民族 俊罗斯 朝贡国 欧 北方游牧关 中 东三传 朝贡国 B 卫显解贺体制 伊斯生兰画 央 遗罗城南 老过牺每 印度圈 米校 出 人 图1一2 中因与周边关系(以清代为例) 图1一3 朝贡关系 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一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4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4。 8
海禁与开海 明代海禁与开海 120 ·海禁: 100 ·洪武三年(1370) 始:海禁防倭寇 80 ·郑和下西洋 ·嘉靖大倭乱 (1550) 60 开海: 40 ·隆庆元年 (1567) 20 清代的海禁“迁界 0 44,LLL ·顺治十八年 (1664) 始;康熙二十二年 Year (1683)终 FIGURE 1 NUMBER OF PIRATE ATTACKS ON COASTAL CHINA BY YEAR Kung and Ma(2014) 9
• 明代海禁与开海 • 海禁: • 洪武三年(1370 ) 始:海禁防倭寇 • 郑和下西洋 • 嘉靖大倭乱(1550 ) • 开海: • 隆庆元年(1567 ) • 清代的海禁“迁界” • 顺治十八年(1664) 始;康熙二十二年 (1683)终 Kung and Ma (2014) 9
14-16世纪的东亚海域 14世纪中叶,中国,明朝建立。 日本,南北朝时期,怀良亲王与室町幕府对立 朝鲜半岛,高丽王朝为李朝所取代 倭寇骚扰朝鲜半岛、辽东半岛 1405,郑和下西洋开始 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6,葡萄牙人抵达广州 1519,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秘鲁 1521,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环球航行抵达菲律宾 ·1523,宁波之乱(争贡事件,正常的中日贸易被取消) 10
• 14世纪中叶,中国,明朝建立。 日本,南北朝时期,怀良亲王与室町幕府对立 朝鲜半岛,高丽王朝为李朝所取代 倭寇骚扰朝鲜半岛、辽东半岛 • 1405,郑和下西洋开始 • 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 • 1516,葡萄牙人抵达广州 • 1519,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秘鲁 • 1521,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环球航行抵达菲律宾 • 1523,宁波之乱(争贡事件,正常的中日贸易被取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