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分封建邦,以藩屏周” 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 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 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 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 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 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 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 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 与一。 许倬云: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 续…分封的意义是占领民族与本地民族的重叠…是人口 的再编组。(《西周史》) 李峰:一个封国由一小群征服者,周人及其近属、依附于诸 侯家族的社会权贵组成。他们之下,是不同族群和文化背景 的移民,他们被与其有复杂社会关系的周人贵族带入新建的 封国;他们中的一些可能是周人的长期同盟,而另一些也可 能曾是周的敌人。在社会阶梯的最底部是大量的当地居民, 他们是地方封国新的统治对象。(《西周的政体》)
• 封建制:“分封建邦,以藩屏周” – 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 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 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 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 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 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 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 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 与一。 – 许倬云: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 续……分封的意义是占领民族与本地民族的重叠……是人口 的再编组。(《西周史》) – 李峰:一个封国由一小群征服者,周人及其近属、依附于诸 侯家族的社会权贵组成。他们之下,是不同族群和文化背景 的移民,他们被与其有复杂社会关系的周人贵族带入新建的 封国;他们中的一些可能是周人的长期同盟,而另一些也可 能曾是周的敌人。在社会阶梯的最底部是大量的当地居民, 他们是地方封国新的统治对象。(《西周的政体》)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日:吾闻时难得而易 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 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 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 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史记·齐太公世家》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 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 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 政周公。周公日:何疾也?日:吾简其君臣礼, 从其俗为也。(《史记·鲁世家》)
•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 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 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 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 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史记·齐太公世家》) •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 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 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 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 从其俗为也。(《史记·鲁世家》)
春秋 。春秋(B.C.770-403)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以这本文献记录的时代称为 “春秋时代”。 一春秋时代的开始是周平王东迁至洛邑,从此周王朝国 力衰弱,再不能控制各诸侯国。 一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历史的主线
春秋 • 春秋(B.C. 770-403) –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以这本文献记录的时代称为 “春秋时代”。 – 春秋时代的开始是周平王东迁至洛邑,从此周王朝国 力衰弱,再不能控制各诸侯国。 – 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历史的主线